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为了建立静态平衡能力的量化评价标准,为技能主导类难度项群静态平衡能力的选材提供量化评价依据,使用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研究所生产的平衡测力台、计算机及配套软件,对140位8岁普通男生和11名8岁武术运动员进行了36项指标的测试。运用聚类分析、因子分析法确立了静态平衡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单项指标评分公式和评分结构建立了5个等级的8岁男童静态平衡能力的评价标准。在将依据经验选材法选出的11名8岁男运动员的测量值代入该评价系统进行试验性评分后,得出该评价系统与传统经验选材法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这套量化评价系统将能较准确地反映8岁儿童的静态平衡能力,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运用ANOVA和Nonparametric Test法,得出6~8岁儿童的平衡能力在性别、年龄上存在差异.其中男童6岁、7岁分别与8岁之间的差异比6岁、7岁之间的差异要大;女童的情况与男童相似,但差异没男童明显.总体讲,6~8岁儿童的静态平衡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强.运用Correlations分析,得出身高、体重与平衡能力之间中度相关.运用Factor Analysis法.分别建立了6岁、7岁、8岁男童和6岁、7岁、8岁女童的静态平衡能力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3.
影响浙江省10~12岁女子游泳运动员全能成绩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伟  李娜 《体育科学》2004,24(2):42-44
依据2002年浙江省“迎春杯”游泳全能比赛统计数据,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分析影响浙江省10~12岁女子不同游泳专项运动员全能比赛成绩因素的权重值,建立将形态类指标纳入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不同游泳专项运动员全能比赛成绩的综合评分模型。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因子分析法、回归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讨江苏少年男子铅球运动员专项力量指标体系的构成,初步建立预测模型、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结果显示:专项成绩的评价由5个力量指标系统构成,其中4项敏感指标可以作为检测专项成绩的指标,建立的预测模型、评价标准能够量化、简洁的评价江苏少年男子铅球运动员专项力量的训练水平。  相似文献   

5.
社区体育的评价标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蔡皓  吴刚 《体育科研》2009,30(3):60-62-96
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社区体育评价标准进行研究。提出了4条制定社区体育评价标准的基本依据,8条社区体育评价一级指标和32条社区体育评价的二级指标。以及社区体育评价指标体系的评分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6.
篮球运动员战术思维能力评价模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篮球运动的客观规律和现代篮球运动技、战术发展特点,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18种影响篮球运动员战术思维能力构成因素中选出6种主要评价指标进行综合排序,给出了综合因子评分模型,并对该方法的效果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专项训练效果评估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青少年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专项训练指标体系进行探讨与分析,其目的是试图构建出青少年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专项训练内容评估的一般体系;研究结果:1)青少年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专项训练内容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以及62个三级指标组成,其中,一级指标涵盖:身体控制能力、操化技术能力、难度技术能力、过渡衔接技术能力以及表现风格5个方面;2)建立综合评估模型,得到青少年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专项训练效果的综合评价数值,以便运动员对自己的能力进行纵向与横向的比较,找出优劣势,从而为教练员的训练决策以及更好地把握运动员不同竞技能力的发展情况提供一个量化标准。  相似文献   

8.
运用调查、访谈、测量、因子分析和逐步回归等方法.对我国优秀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专项能力结构及评价标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优秀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专项能力结构由综合能力因子、助跑起跳能力因子、力量因子、起跳控制效果能力因子4方面构成;(2)确立了握竿高度、重心腾起高度、跳远、卧推4个影响我国优秀女子撵竿跳高运动员运动成绩的专项能力指标;(3)建立了运动成绩与专项能力各指标发展的预测模型;(4)制定了专项能力的综合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9.
太极拳练习对中老年人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运用体力测定、问卷调查及数理统计法,从单脚支撑能力和身体重心动摇量方面,探讨太极拳练习对中老年人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睁、闭眼单脚站立、睁眼重心动摇计上双脚站立20s、单脚站立10s等各指标平均值,40、50岁年龄组与60、70岁年龄组间均呈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组的熟练者与初学者间,60、70岁年龄组有显著性差异。表明:长期太极拳练习,对维持与提高中老年人的静态平衡能力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对第16届亚运会女子篮球比赛各球队的21项技术指标进行统计,并运用因子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影响第16届亚运会女子篮球比赛成绩的技术数据指标可以分为:进攻能力和效果类因子、得分类因子、失误类因子、防守能力类因子和远投能力类因子,这5类决定着各球队的综合技战术水平,影响球队的成绩;在揭示亚运会女子篮球比赛技战术发展趋势的同时,建立影响比赛成绩的技术指标体系,探索出一种较合理有效的量化评价球队技战术质量的方法,为教练员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速度耐力专项素质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110名优秀女大学生竞技健美操选手为研究对象,用R型聚类分析方法从20项初选体能结构指标中筛选出能有效反映其体能水平的9项指标,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求出各指标的权重并建立我国优秀女大学生竞技健美操选手体能特征模型、体能单项评分标准和体能综合等级评价标准。旨在为教练员科学规划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提供依据,并为女子健美操项目选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普通高校体育工作的内涵和《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基础上,通过专家访谈和两轮的专家调查,建立了由组织与管理系统、条件保障系统、体育实施系统、体育效果系统的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45个三级指标组成的普通高校体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了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每一个指标的权重值。  相似文献   

13.
为发展我国女子足球运动,提高女子足球运动员身体素质整体水平,笔者对全国女子足球运动进行了多年系统的跟踪调查,对女子足球运动员主要身体素质指标进行了测试与评价,并制定出我国女子足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等级评价标准;综合发展水平评定标准;身体素质发展均衡程度评定标准和我国女子足球运动员综合身体素质模式。以期为各级决策部门提供信息,使之更有效地组织训练,控制训练全过程  相似文献   

14.
发展性体育教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和数理统计法,运用发展性教师评价理论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体育教师素质进行综合评价。发展性体育教师评价内容包括: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与备择集的建立、评价主体的确定、评价方法的选择、评价量表和评价运算程序的设计。据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总结了我国南部沿海区域文化生态特点的基础上,应用文化生态学的研究视角和相关理论,构建了一个包含体育物质、体育经济、体育社会和体育文化4个维度的南部沿海区域体育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把15个指标分成了发展和协调两类指标,分别给出了两类指标和总体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6.
提升滑雪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解释滑雪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强弱,有利于促进滑雪旅游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滑雪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为研究内容,构建了由5个二级指标、12个三级指标和46个四级指标的滑雪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法。认为滑雪旅游目的地吸引物在滑雪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构成要素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滑雪旅游目的地设施是提高滑雪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必要因素;滑雪旅游管理是提高滑雪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核心力量;“环境支持力”是滑雪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最基本的保障因素;限制性与放大因素是保持滑雪旅游目的地旺盛生命力的基础,为我国滑雪旅游目的地的长远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对选聘教练员工作科学评估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珂青  蔡磊 《山东体育科技》2005,27(1):48-49,52
运用模糊数学中的综合评判方法对教练员的工作进行评价,对教练员评估体系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建立评估等级和评估矩阵两级评估标准,使选拔教练员的工作走上科学化的轨道,旨在推动教练员选拔制度的改革向科学化、制度化、正规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竞技体育的社会发展及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体育社会学为基础,阐述了发展竞技体育的重要意义,并确定了社会对竞技体育评价概念、发展指标、社会功能等评价内容以及改革竞技体育的管理体制,对研究我国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内容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