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祥  叶志远  李燕玲 《体育教学》2012,32(12):40-41
一、技能学习受伤型 体育课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目的之一在于促进学生有效掌握运动技能.因此,在课上出现受伤是在所难免的.受伤情况包含两点:教师在示范技术动作时,出现受伤;学生在技能练习时,出现受伤. 我们教师在做动作示范时,都力求技术动作做到规范、到位、准确,以强化学生正确的动作表象概念.而绝大部分老师在做示范前并没有做过准备活动,因此导致在课上做动作示范时受伤的机率较高.从防控角度来看,教师做好准备活动和适当减慢技术动作示范的速率较为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2.
<正>"安全"一词对于我们教学而言,既涉及老师,也关系学生。对于教师而言,由于学生在课堂上出现伤害,而带来"不安全"心理;对于学生而言,由于一次或二次的运动损伤,而对某运动项目产生抵触心理,产生"一次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效应。从而也给体育教材中的很多内容戴上了"不安全"的帽子,致使老师不敢教,学生不愿学。使这些教学内容,失去它应有的价值。那么是谁拿走了我们的"安全"?我们又该如何让这些"不安全"教材回归课堂呢?  相似文献   

3.
体育课堂纪律就是在体育课中,教师学生共同遵守的课堂行为规范。一般来说,教师从外部对学生施加准则与控制,就是外在纪律,即他律;而学生从内部向自己施加准则与控制,就是内在纪律,即自律。我们知道,一个教师的课堂管理无论多么有效,都会面临纪律问题。特别是起始年级,如果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堂行为规范,体育课上就会出现一些纪律问题,就会使体育课有效教学时间减少,影响课的效果。研究表明,一学年的开始几周,在决定学生课堂中如何与教师、学生相互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起始年级形成良好课堂行为规范的最好时机,这…  相似文献   

4.
平时提到体育教学安全,我们大多关注的是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运动安全,却很少把体育教师的安全放在心上。然而,最近给我印象深刻的是我的一名同事受伤的事故。当时她在跑道边上组织学生练习耐久跑,正当她聚精会神地在跑道边上给学生登记成绩的时候,被另一个班一名快速跑过的男同学从侧面撞倒在地。由于她身材相对瘦小,  相似文献   

5.
吕长林 《收藏界》2018,(8):87-87
目前,伴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小学科学课堂上出现了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互动交流现象。这样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探究、主动参与学习的活动。在课堂教学中,交流是小学科学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交流的机会。一、善于倾听是学生有效交流的基本条件我们教师都知道从小学到大学,大多数人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课堂倾听来进行的。倾听是影响每个人学习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对课堂学习效果影响极大。课堂上,学生倾听教师的讲话;学生倾听学生的发言;教师倾听学生的发言,这样就构成了我们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6.
李翔龙 《中华武术》2020,(3):76-77,26
走进中学体育课堂,我们发现教师的常态课堂大多数都不太受学生欢迎。普遍现象是:老师在滔滔不绝地讲和满头是汗的示范,或者放羊式让学生自己玩,学生在课堂上却是无精打采或者我行我素。有些体育教师上课缺乏激情,语调单调,比如教师教学手段单一、不善于启发引导学生等。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体育课堂是好课堂?上好一堂体育课应该运用哪些策略?我们如何才能构建属于自己的好体育课堂?以吸引学生积极学练呢。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即时批评是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思想,行为上的过错提出责备并帮助改正的一种教育方式,也是师生之间进行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由于体育教学的独特性,我们要经常用批评这种教育手段。当学生在课堂中犯错误时,如何运用批评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呢?我认为在体育课堂教学即时批评中要做到“五要”“五忌”。  相似文献   

8.
论体育专业运动技术教学中的"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专业运动技术教学中的“活”,一直是技术教学中的一项必然要求,也是评价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尺度。从不同时期、不同运动专项的技术教学大纲中,甚至教育管理机构下发的课堂教学评价量化标准上,大都可以找到“课堂气氛活跃”、“活跃课堂”之类词语。所以,在目前体育专业运动技术教学实践中,多数教师针对体育专业运动技术教学特点具有相对固定性和程序性,以及这些特性对学生学习情绪所带来的枯燥心理影响,常常以课堂形式上的“情绪活跃”代替技术教学所需“活”的本质,并且还有不少似活非活的理解充斥着我们的技术教学课…  相似文献   

9.
走进课堂,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辛辛苦苦准备的教案在课开始不久,学生似乎都会了、都懂了,只好生拉硬扯地把学生拉回来;或者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学生云里雾里,尽管教师努力启发,学生还是似懂非懂。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备课时忽视了对学生原有基础的了解,所设的教学起点远远超出或落后于学生的实际水平。  相似文献   

10.
学生的教育工作是需要智慧的,智慧的重要表现就是要有预谋。 教育离不开教师的预谋,教学是在预谋中进行的。我们知道,教师的一堂优质课是要花费很多心血的,不仅深入研究了教材,也深入研究了学生,还对课堂的每个环节进行了精心的设计,甚至教师对课堂的每个环节可能发生的问题或情况都预先考虑到了。  相似文献   

11.
教学实践课是提高学生教学训练能力的有效方法。但是,学生上课的时间多长为宜,指导教师采取哪些必要的方式进行指导等问题,一直没能得到彻底解决。田径教研室91级田径专修教学小组经过近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研究,认为由学生连续上教学实践课应不少于三次,而且指导老师要在课堂上对每次深做较全面的剖析与总结。这样做对提高学生教学训练能力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而那些问题一般都是教师转稼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去解决,但有一些问题必须由教师自己去面对并解决的,而且只有把这些问题处理好,体育课堂才会成为教师的花园、学生的乐园。下面就谈谈我们教师需要带进课堂的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一定要讲究社会公德,不会故意让学生受伤的,在上课前要作好准备工作,如检查好场地器材,上课时让学生作好准备活动,教会学生保护与帮助方法,随时提醒学生安全第一,在此基础上由于体育课的特殊性,难免发生意外,还会有学生或教师受伤,那就根据受伤情况进行妥善处理。1、学生受伤的处理:1998年10月9日上午我上高二男生体育课,一名学生在单扛摆浪过程中摆得太急太大,手一滑掉在垫上造成肘关节脱臼,我马上给他冷敷,问诊,自己主动拿钱送他到医院治疗,经过1个月的治疗、休息,学生能继续上体育课了。学生在上课受伤后治疗的…  相似文献   

14.
避免学生意外损伤的七项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怎样才能避免学生在运动中受伤呢?这个看起来比较简单的问题,在我们教学中往往被忽略掉了。一些教师只注意到上课时采取各种保护措施,预防学生在练习中受伤,却忽视了“未雨绸缪”,把如何避免受伤的方法传授给学生。比如:教师根据自己课程的内容设计了准备活动,但为什么如此设计则从不给学生讲明白。学生只跟随教师做,等到学生自己独立参与运动时,就不知道该如何设计准备活动了。如何教导学生自觉掌握运动技巧,避免受伤,笔者根据几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看法,与大家商榷。1.教学方法、组织管理设计要科学合理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组织管理是防…  相似文献   

15.
新课堂是充满活力的“生命课堂”。体育新课堂要求从“素质、技能训练课堂”走向“生命课堂”。其基本内涵是:学生个体和群体是充满生命力的,教师个体及教学技能是充满生命力的,教学内容是充满生命力的,教学过程也是充满生命力的……正如学生追求的:“我们多么渴望,课堂像碧蓝的天空,任我们翱翔;我们多么渴望,课堂像浩瀚的大海,任凭我们跳跃”。  相似文献   

16.
冬季冰上课是我国北方地区的特色体育课程,对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意志品质、社会适应能力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效果居高不下的运动损伤发生率是制约普通高校冬季冰上课程发展的瓶颈。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与逻辑分析法,对普通高校冬季冰上课运动损伤的特点及发生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在冰上课上的受伤率高达24.1%;下肢受伤率为65.6%,是受伤率最高的部位;技术动作不到位、安全意识薄弱、准备活动不充分、未听从教师管理与指导、有害怕和恐惧心理、教师课堂管理松散、教学内容太难、冰面质量不好、恶劣的天气条件等是引发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提出着力推进安全意识与防护技能教育,课堂教学的科学管理,加强场地与器材的维护,风险规避或转移等措施积极预防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体育课的田径项目教学,主要是在室外(含室内和雨盖场地)场地上进行的,不同于文化课程的室内课,学生所处的场地比室内大,环境更复杂,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在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学生的安全就可能会受到威胁。所以,上课的教师必须采取措施,有效地对课堂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8.
<正>一、沉着冷静化急为缓课堂发生不利于教学的突发事件,教师首先要沉着冷静,不能着急。对于学生间、师生间的矛盾冲突,要学会冷处理,化急为缓,以便寻找合理的处理方法。对于学生受伤等情况,要认真分析学生病情,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尽快送医院救治,切不可擅自施救,以免延误病情或给学生造成更大的伤害。  相似文献   

19.
有些教师对发收器材工作不重视,课堂上时常出现学生一哄而上抢器材的现象。为避免这种现象,我们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几种发放器材的方法,与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强调课堂是一个不断生成的教学,它更多地关注课堂生成的新情景(问题)、新内容、新方法、新过程,更多关注学生在课堂中个性化的生命活动。它不仅要看教师“教”的怎样,更要看学生“学”得怎样,甚至要从学生如何学这个基点来看教师是怎样教的。在教学中,随着教学过程的深入,学生会生成新的想法和各种要求,在生成性的课堂上,教师需要随时根据学生的情况,理清学生的思想脉络,让学生放开手脚,能想、能看、能谈、能练,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