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教育教学活动要由"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教学中应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真正意义上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学习"。  相似文献   

2.
一、活动背景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意识到要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并且在教学中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但"探究学习"多数都流于形式,所谓"探究活动"只是引诱学生钻进教师预设的"圈套",没有丰富的探究活动和探究空间,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去发现"新知识"。这样,使"探究活动"成为一  相似文献   

3.
在科学课堂中,教师要巧用"加减乘除",有意识地引领学生一起亲历探究过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让学生活跃的思维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一、"加"倍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参与课  相似文献   

4.
魏永才 《辽宁教育》2007,(11):35-35
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广大教师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学习,关注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让学生主动学习,很多教师精心设疑,积极引导学生探究。但关注学生的主动学习,仅仅靠教师“设疑”、学生“探究”是远远不够的。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教师的问题设计,更要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5.
劳动技术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技术学习过程应是主动建构知识、不断拓展能力的过程,也是富有生机、充满探究、生动活泼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仅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还是参与者、促进者,只有教师在课堂上适时地"进"与"退",学生才能有机会在学习中主动习得知识、掌握技能。第一,教师适时"退",让学生做课堂的"小"教师。教师适时地"退",就是要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做课堂的"小"教师。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绝对不是消极被动的,而应该是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叶圣陶先生说过:"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学生的探究性阅读不仅仅是参与阅读学习活动,更是带着强烈探究意识的投入,所以教师不是给学生  相似文献   

7.
<正>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灵魂,教师高超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笔者根据近30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思想品德教师教学语言的"八要",以飨读者。一、要精指语言精炼,言简意赅,一语中的,切忌絮絮叨叨,不着边际,既浪费教学时间,又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第一,明确教师职责,充分信任学生,不要包办代替。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学习任务是由学生自己通过自学独立完成的。教师的作用是明确学习任务,引领学生思考、探究,而不是  相似文献   

8.
程文欢 《学子》2014,(5):38-38
正一、教师角色的转变1.由"导师"向"学友"转变教师要与学生站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探究,在平等的交流中作"裁判",在激烈的争论中做"首席"。要有甘当小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分享,一起成长。例如中国食品遭遇贸易壁垒,学生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的重要任务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体验、探究、合作、交往的平台.在物理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不应被看成"知识的传授者",而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启发者、质疑者和示范者,充分发挥"导向"作用,抓好学生物理学习中的"听、说、读、写".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乐于探究"被作为新课程改革目标之一,教师为教学准备的教学材料要有利于学生探究,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引导学生探究,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一切探究性活动始于探究性问题的提出或情境的创设。  相似文献   

11.
<正>与传统教学相比,新课程力求推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教师摆正角色,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督促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沟通和交流互动的过程。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怎么在语文教学中践行新课程理念?怎么组织好一堂真正把学生放在眼里、装在心中的语文课?怎么才能把教师习惯性的"表演"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行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突出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具体的探究活动中实现。由于对探究性学习的研究与实践才刚刚起步,教师对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如何进行引导缺乏明确的认识。笔者认为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应做到到位而不越位。一、引导适时探究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得到保证,但这并不等于学生就一定能开展主体性学习,如果缺乏教师的引导,仍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要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让学生从模仿到主动,逐步进行探究学习。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要做到适时、必要、谨慎、有效,使学生真正从探究中有…  相似文献   

13.
王绿波 《考试周刊》2012,(16):138-139
新课程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研究者,所以教师要营造一种宽松、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创造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等新型的学习方式。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呢?我认为要抓好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大胆尝试与体验,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把握知识的真谛。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发现进行积极评价,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以生为本"就是要落实好这一新的基本理念,把学习真正放手给  相似文献   

15.
章莉 《学子》2013,(9):22-23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探究性学习"作为另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逐渐走进课堂,要想让语文教学在探究中生彩,让学生在探究中感受精彩,必须要"巧妙"地实施探究,让探究"巧"进语文课堂。学生在学习上的这种探究能力不是天生的,它需要教师做系统而细致的工作。养成学生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工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从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篇课文,从语言形式到思想内容,从故事情节到知识内核,要学习、要讲解的方面确实很多.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往往偏重知识寝输,追求面面俱到,而且其学习方式又未能从以"接受学习"为主流,转移到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流上来.学习方式没有根本改变,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就很难落到实处.所以,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阅读方式应当提倡在深读探究阶段,只围绕一两个能覆盖全文的话题,突出重点,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主地研究阅读,把课堂还给学生,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可见,确立高质量的阅读话题(也称"主问题"或"探究专题"),是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效益的关键.笔者认为,高效的"阅读话题"的提炼要体现以下"五性".  相似文献   

17.
<正>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创新。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探究出独创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切实可行的,符合学生特征的民主、和谐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活动中,对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和能力进一步深化和培养。一、营造自主、合作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发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一堂课,教师都要设法调动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探究式学习作为科学课学习的一种基本学习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实践着。但是,学生一旦离开教师这个"拐杖",自主探究某一问题时,却感到无从下手,不知如何进行研究。因此,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像从事科学研究那样去观察、实验、思考,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树立自主探  相似文献   

19.
高质量的预习方式是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高质量的预习过程也是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如何才能让高中学生实现高质量预习?作者认为,高中物理教师要指导学生由传统预习走向"系统化预习"。  相似文献   

20.
钟新华 《小学生》2013,(12):64-64
自主探究学习是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呼唤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在老师的合作引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自觉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凡是学生能够探究得出的知识,教师要放手给学生探究;凡是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的问题,教师要留有学生充分的空间;凡是学生能独立操作的,教师要让学生自由操作,让学生在体验中开启思维,自主探究,把握数学本质,获取鲜活的知识。一、巧设数学问题情境,唤起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