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在煤矿井下煤层巷道掘进中,对掘进前方进行超前探测,从而预知掘进前方的煤层异常情况,对于保障安全生产、预防突发性事故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探地雷达探测技术是一种快速、高效、经济、可靠的物探方法,将其应用于煤炭超前探测预报可以弥补超前钻探的不足,有利于提高煤巷超前探测的效率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隧(巷)道超前探测"是目前地球物理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难题,也是矿产资源开采中的巷道开拓超前预报问题的引伸。从原理上讲凡是能进行隧道掌子面勘探的所有的地质、地球物理方法均能用来进行隧道超前探测。我们对隧道超前探测技术进行了多年项目实践的应用研究与科研试验,提出了超前探测的特殊线框瞬变电磁与地质雷达相结合的综合预报法,并在许多实际工程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超前探测的方法与应用情况,介绍了针对该组合方法开展的研究和取得的进展,同时结合应用实例介绍了所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电法超前探测以高效、方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井下巷道前方(含侧方)未知构造的探测中。通过观台煤矿井下陷落柱及含水性探测实例介绍“三点源法”超前探测的原理、工作方法及具体应用,该方法在探查隐伏陷落柱及含水性方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电法超前探测以高效、方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井下巷道前方(含侧方)未知构造的探测中。通过观台煤矿井下陷落柱及含水性探测实例介绍“三点源法”超前探测的原理、工作方法及具体应用,该方法在探查隐伏陷落柱及含水性方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阳泉矿区新景矿地质条件复杂,矿区内小褶曲、小断层极为发育。由于矿井巷道在掘进过程中可能遇到影响施工效率的断层、褶曲等不良地质体,同时也可能引起瓦斯等灾害的发生,严重地威胁着掘进巷道的安全生产。超前探测技术是根据地震波在地质异常界面时产生反射的特征,利用负视速度同相轴来识别来自超前异常界面的反射波,通过分析振幅异常信息最后预报异常地质体。阳煤集团新景矿的探测案例有效证明了地质构造超前探测技术是一种有效探测手段。  相似文献   

6.
利用瞬变电磁全空间效应探测技术,探测介质之间存在的电阻率差异,实现超前探测巷道前方灰岩富水区域和范围,为矿井水害预报和防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减少掘进工作面超前钻孔施工量,降低巷道干扰影响,提高井下超前探测范围和精度。开发了一种煤矿井下钻孔中电磁波透视探测仪器技术。该技术以无线电波透视原理为理论基础,利用现有的井下掘进工作面超前钻孔进行孔间地质探查。该技术具有受巷道干扰小,距探测目标近,探测范围不受巷道空间制约等特点。仪器在某地面钻场进行了不同工作频率的孔间透视能力测试,证明了研发的仪器功能良好,具备一定的孔间透视能力。  相似文献   

8.
巷道掘进前方隐伏的导、含水构造或老窑采空积水区极易造成矿井突水事故,对煤矿安全生产构成极大威胁。研究定向超前探测技术,准确及时地预报掘进前方隐伏的赋水构造,对于煤矿的防治水工作与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磁偶源平行层理激发方式下全空间瞬变电场的扩散衰减过程,得到了不同地电断面瞬变磁场的响应特征,分析了矿井瞬变电磁定向超前探测的原理,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瞬变电磁定向探测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说明矿井瞬变电磁法定向超前探测技术对老窑采空积水区和巷道前方断层的探测取得了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直流电法超前探测常被用于煤矿生产中低阻含水体的探查,不含水的隐伏地质异常体也是安全生产的隐患,如利于有毒有害气体聚集的不积水老窑巷道。基于直流电法的探测原理,井下超前探测的技术特点和工作方法,对王家岭煤矿巷道掘进迎头前方已知局部空巷道进行施工探测;采用消除了地层层状空间影响和各向异性影响的资料处理方法,成果解释出了一段高阻异常,与探测空巷道位置相对应。探测结果表明直流电法可以探测出存在电性差异的高阻隐伏地质体,为煤矿安全掘进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0.
平煤股份十三矿地质条件复杂,小构造繁多,矿井巷道掘进过程中的断层、褶曲等不良地质体不仅影响施工效率,同时也关系着矿井水、瓦斯等灾害的发生,极大地威胁着矿井的安全生产。钻探仅是"一孔之见"且成本高,影响施工效率,因此掘进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物探手段显得十分必要。小构造超前探测技术基于反射波地震勘探原理,利用负视速度同相轴来识别来自迎头前方界面的反射波,基于叠前偏移方法进行反演,进而预报巷道前方异常构造。通过平煤股份十三矿超前探测预报案例有效证明了小构造超前探测技术可高效、可靠地指导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1.
王立伟 《科技风》2014,(3):10-11
目前,矿井瞬变电磁超前探测的成果图都只是二维显示,但是,地下是全空间的,用电磁法探测到的信息是整个立体空间中的介质的综合影响,所以数据资料的二维成图显示难以描述三维空间的地质信息。本文简要介绍了自编的基于Matlab的矿井瞬变电磁三维显示程序,实现了对矿井瞬变电磁超前探测三维数据体的可视化,展示了各种功能成图的效果,比较直观、形象地显示出异常的位置及范围。  相似文献   

12.
矿井巷道掘进过程中所遇到的断层、陷落柱、煤岩体结构破碎带等地质问题时将直接影响到掘进施工,同时也易导致矿井水、瓦斯等灾害的发生,给矿井安全生产带来极大的威胁,因此巷道在掘进过程中要进行超前预测、预报。用于超前探测技术方法有直接钻探法和物探方法等。物探方法具有多解性,单一物探方法很难对所遇到的地质问题进行有效判定,因此综合物探技术的应用已成了物探技术在超前预测、预报中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综合物探技术方法在正通煤矿201材料巷迎头超前探测中的应用,分析了瞬变电磁法与地震波法的综合应用对提高超前预报解释精度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矿井瞬变电磁法作为一种非接触式探测技术,在煤矿水害探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系统介绍了矿井瞬变电磁场探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于"烟圈效应"理论的视电阻率计算和时深转换;并采用适合巷道探测环境的测量装置和施工方法对深部巷道底板进行超前探测,通过实际钻孔验证取得良好的探测效果。  相似文献   

14.
董孝贤 《科技风》2013,(1):132-133
本文通过总结、分析fsh13辗掩断层地质特征及探测,以逆断层两盘构造煤成因与分布为原理,结合若干实例、现用的技术手段及井下生产现状,总结fsh13辗掩断层伴生地质特征及预测探测过程的现实意义,对逆断层(煤巷)超前探测提出了可行性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5.
构皮滩电站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岩溶系统发育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在施工阶段,采用地质雷达探测、CT物探、造孔超前探测、导洞探测、通道追溯及非物质性勘探方式等多种手段,开展施工期岩溶勘探技术研究,为探明岩溶管道在洞室群周边的分布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通过目前全国第二长公路隧道——龙潭隧道应用实例,介绍了TSP203超前预报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并通过探测推断与实际对比,给出了该系统在地质方面的应用效果及其探测准确性评价。结果表明,TSP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对隧道内存在的岩溶、大体积含水、断层破碎带等具有较强的预探能力,施工预警能力好;但对于隧道内围岩的软弱变化、完整程度、含水程度,判断的准确性不高。  相似文献   

17.
对于西南山区地质复杂的隧道能否探明开挖断面地质,特别是水情况是施工成败的关键因素。文章阐述了"TSP-RF"系统地震波超前预报方法 3D-3C的原理,通过超前地质预报结合超前探孔对工程地质探测预判和后期隧道实际开挖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通过合适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能够比较准确反映出实际的地质情况,能够指导隧道安全可靠的施工,对类似工程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分析了隧道施工过程中进行超前地质探测与预报的重要性以及各种预测方式的特点和操作方法,为有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师丽萍 《内江科技》2009,30(4):34-35
本文介绍了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的原理和对不同地质体的探测应用,分析了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在对某些地质体应用的局限性,并提出了通过提高数据采集质量、带通滤波参数设置以及结合实际地质分析和其它物探方法提高对反射体解疑结果准确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煤矿采用瞬变电磁仪对井下西翼回风巷进行探测,测量后,经数据处理和资料分析,结合地质资料和现场地质情况,对西翼回风巷掘进头超前探测成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圈定了掘进头前方的富水异常区。在开采过程中,参照探测结果对圈定的富水异常区地段布置钻探工作,进行近距离的精确探测,以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