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告诉孩子,你真棒》是知心姐姐卢勤老师一本书的名字,它是我极力向家长们推荐的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这本书是写给家长们看的,我一直用这本书里的理念教育着我的学生们,因为我已经把自己当作了他们的家长,当我看到我的25个孩子的进步、听到老师们表扬他们的时候,心中会充满母亲一样的喜悦。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应当有爱的情感、爱的行为和爱的艺术。  相似文献   

2.
<正>《爱的教育》,作者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由夏丏尊先生翻译,丰子恺先生作插图和封面设计。夏丏尊先生在翻译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间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二○一三年恰逢夏丏尊先生翻译《爱的教育》九十周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同志告诉我,要把这本书收入他们编的《汉译世界教育经典丛书》,这无疑是一个值得称道的选择。他们还说,因为夏先生是我的外公,希望我能为这本书写点什么。我想:早在《爱的教育》出版的时候,我的爷爷叶圣陶就写了一篇《〈爱的教育〉指导大概》,向小读者介绍  相似文献   

3.
图书管理员的身份让我有机会在书海遨游,因为静心,看书我一向很快,但《爱的教育》这本书我却看了整整两个星期,不是因为它厚,而是因为,它的字里行间,带给我太多感悟。有些书是用来娱乐感官的,有些书则是用来洗涤心灵的,《爱的教育》无疑是后者。  相似文献   

4.
我用了整整两个星期的业余闲散时间,终于读完了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写的《爱的教育》.我读外国的学名一般都是要回读的,可这一本我没有.因为这本书太动人心魄了,即使一个心肠再硬的人,读了也会感动的,甚至会流泪,何况我是一个好动感情的人呢?《爱的教育》是一部流传世界各地的名,它是用日记体的形式写就的.  相似文献   

5.
笔者因工作之便,有幸先于广大读者阅读了“纪念《甘肃教育》创刊三十周年”系列丛书之《教苑漫笔》这本书。读罢全书,我的最深印象是:这是一本厚重的书,因为其中承栽了几代人对教育事业的爱和梦想。  相似文献   

6.
把爱传递     
最近,我读了一本好书,它不仅让我深受感动。还让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这本书就是意大利著名作家德&#183;亚米契斯写的《爱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杨聪 《教书育人》2008,(8):68-68
这节课上三年级第15课《争吵》。课文选自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名著《爱的教育》。上课前,我就准备了这本书。当我向学生介绍时,有些学生好奇地说,老师,您把这本书里的这篇文章读给大家听听,看看和我们的课文一不一样。  相似文献   

8.
刘波 《教师博览》2010,(12):38-39
我2001年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学担任专职心理教师。在2007年以前,我主要阅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与健康》等心理专业类的刊物。从2007年开始,我阅读《教师博览》《人民教育》等综合教育类的刊物。从2008年开始,我阅读教育类的著作。可见,在专业阅读的道路上,我经历了学科专业类刊物、综合教育类刊物、教育著作这样的三部曲。当然,后面的阅读是包括前面的,如我在阅读教育著作的同时,还阅读着综合教育类刊物和学科专业类刊物。在我的专业阅读上,有一本书,点亮了我阅读路上的心灯,让我进入了专业阅读的快车道。这本书就是闫学老师的《教育阅读的爱与怕》。  相似文献   

9.
他们并不拥有一个比我们更聪明的大脑,他们所经历的教育制度和我们的也没有什么不同。那么,他们究竟凭什么变得和我们不一样了?我认为将对世界商业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从优秀到卓越》,但是将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凌志军的《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李开复GOOGLE公司全球副总裁。这本书不仅会改变很多人对教育的看法,更重要的是这将由此改变许许多多孩子的命运。——丹尼一个8岁孩子的母亲。  相似文献   

10.
今年二月,我连听了两场学术报告,一场是任小艾的,一场是高万祥的。两位名家都在反复地强调,作为教师,不能不读的一本书就是意大利的著名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两位教育大家极力郑重地推介,让热爱阅读的我不能不去阅读这本书。我们这儿是个小地方,跑遍所有的书店也没有找到这本书。可巧的是,安徽省实施了“农家书屋”工程,我在村里的“农家书屋”找到了这本我心仪已久的教育名著。  相似文献   

11.
教育呼唤爱     
陈晓映 《广西教育》2012,(40):68-68
几年前,我无意中发现读四年级的侄女津津有味地阅读着一本书,拿来一看,原来是《爱的教育》。《爱的教育》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所作。它讲述的是意大利小男孩安利柯从四年级10月开学的第一天到第二年7月在校内外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我当即决定和侄女一起阅读。这本书总共有一百篇文章,我们每天看两篇到三篇,看完就交流。由于书写得生动有趣,不知不觉中我们就把书看完了。  相似文献   

12.
陶元红 《教师》2013,(12):18
意大利的埃·德·阿米琪斯曾写过一部日记体教育小说:《爱的教育》,该书自1886年诞生以来畅销不衰,目前已有一百多种文字的译本,且多次被改编成动画片、电影、连环画,成为一部被公认为"极富爱心及教育性"的读物。鲁迅先生也说"教育总根于爱"。读完左群英博士的学术专著《同情教育论》,我感触很深。本书呈现的一份厚重的人道主义情怀促使我对"教育是一项爱的事业"这一命题有了更深的体会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爱的教育     
3月7日睛每个人成长的过程中,都有两位老师:一位是父母,一位是老师。在老师的介绍下,我认认真真地阅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我总对每届学生荐读《爱的教育》,我手边就收存两种不同的版本,但说来惭愧,自己一直没有细读。这个假期认真读完,才深悔相见恨晚。本书译者夏丐尊先生在序言中说:“这书给我以卢梭《爱弥儿》、裴斯泰洛齐《醉人之妻》以上的感动。”的确,这是一本荡涤心灵的好书。  相似文献   

15.
孙松波 《现代语文》2005,(10):126-127
我用了整整两个星期的业余时间,终于读完了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写的《爱的教育》。我读外国的文学名著一般都是要回读的,可这一本我没有。因为这本书太动人心魄了,即使一个心肠再硬的人,读了也会深受感动的。  相似文献   

16.
<正>读《教育的情调》令我感触颇深,“这不只是一本书,它是一份礼物,献给教师、教育者和学生的礼物。教育的核心在爱,把爱献给每个孩子,在教育活动中就有了美好的情调”。这些美好的语句让这本书的魅力倍增,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去细细品读。第一遍读完这本书的感受是觉得它讲得很契合实际的教育场景,且能够提炼出教育场景中的特有现象,  相似文献   

17.
《爱的教育》这本书给我印象很深。作者通过日记的形式写了意大利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名叫安利柯。这本书展现给我们的是两个世纪以前的生活。书里有师生、邻里、父母家人之间的感情,有对故土祖国深深的眷恋。《爱的教育》内容丰富,故事情节真实。书中的人物动作、语言、神态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教育中真正的爱,如何去爱,需要系统梳理和反思。我想,这正是《今日教育》第10期顾明远先生《爱是教育的源泉》一文带给大家的思考。我们目睹了太多在“爱”的名义下酿成苦果的教育现实,却没有拷问自己,我们的爱正确吗?这是教育的爱吗?  相似文献   

19.
正近期我阅读了一些教育经典读物,《爱的教育》给我留下的印象颇深。这本书并非专门讲述教育理念,而是在那些小故事的字里行间,把"希望将孩子培养成一个怎样的人"诠释得清楚透彻。《爱的教育》全书由一系列小故事组成,它以一个小学生安利柯的视角,把他在学校里成长生活的所见所闻,用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这对于普通大众读者来说,实在是一件好事,因为它不具学术难度,老少皆宜。当我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无意间看到台湾著名主持人蔡康永经历  相似文献   

20.
《我在美国教中学》是方帆先生在美国的教育观察手记,在这本书中方先生以一个前沿教育者的视角,通过教育叙事的方式,向我们读者,特别是国内教育界的人,介绍了美国教育的众生像。虽然方先生在《序》中谦虚地写道“对于美国的中小学教育这头大象,我的这本小书,也不过是提供了一部分的‘身体’”。但笔者认为这本书足以让众多读者对美国的教育有了全方位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