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通过在走向、倾向上可采煤层变化特征及富煤带、聚煤中心的分布特征,简述鸡西盆地穆棱组煤层聚煤规律。煤层延周边发展,浅部煤层薄,中间煤层较厚,向深部有变薄的趋势,富煤带主要在西、南部。  相似文献   

2.
区域地层:勃利盆地基底主要由元古界变质岩系(主要分布于盆地西部)、部分古生代地层(主要分布在盆地东部)及吕梁期花岗岩构成。盆内接受了近万米厚中生代及新生代沉积,其中侏罗系上统滴道组、城子河组、穆棱组为含煤岩系,主要可采煤层发育的城子河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含煤地层穆棱组的沉积体系、配置及沉积环境、演化的分析,阐述了鸡西盆地含煤地层穆棱组的沉积规律。  相似文献   

4.
通过煤的碳、氢含量;挥发分产率、粘结性;发热量;硫、磷含量及灰分变化,简述鸡西盆地穆棱组煤质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含煤地层穆棱组的沉积体系、配置及沉积环境、演化的分析,阐述了鸡西盆地含煤地层穆棱组的沉积规律。  相似文献   

6.
通过煤的碳、氢含量;挥发分产率、粘结性;发热量;硫、磷含量及灰分变化,简述鸡西盆地穆棱组煤质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鸡西盆地煤层发育稳定,分布面积广,保有储量丰富,是我国重要煤炭基地。通过对鸡西煤田太平地区煤层特征的研究分析,阐述了太平区煤层的发育规律。  相似文献   

8.
鸡西盆地煤层发育稳定,分布面积广,保有储量丰富,是我国重要煤炭基地。通过对鸡西煤田太平地区煤层特征的研究分析,阐述了太平区煤层的发育规律。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搜集峻德、兴安、南山等七个矿区钻孔柱状剖面,对其沉积相及地层层序分析研究,建立了鹤岗早白垩世含煤地层城子河组及穆棱组的层序地层格架,确定鹤岗矿区中部新陆矿、南山矿地区为聚煤富煤中心。并从古气候、沉积环境、古地理、古构造四个方面分析鹤岗盆地控煤因素及聚煤规律,指出冲积平原发育的沼泽相及湖泊三角洲相为本区最佳聚煤环境。  相似文献   

10.
鸡西煤炭高兴勘探区主要含煤地层为白垩系城子河组。45、44、43、35、32、30、29、28八层煤为本区可采煤层。可采总厚度为9.06m,含煤系数为1.56%。主要煤层和煤层组曲线特征明显,煤层自身结构和煤层组组合有差异,局部标志层明显,经综合对比,对下一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七台河矿区龙湖煤矿区含煤地层为上侏罗统鸡西群滴道组和城子河组。全区煤层数多,煤层赋存范围和厚度变化上有明显规律性。本文主要对龙湖煤矿矿井水文地质和开采技术条件与主要煤岩层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洮南蛟流河南部矿区位于福顺盆地西北断陷内,含煤地层为白垩系早期霍林河组地层。矿区总体构造形态受FD1和FD6一级断裂控制,FD3与FD4二级断裂对其进行了二次改造。煤层在矿区西部发育较好,在东部发育较差。区内共沉积上、下两套煤层,含12个煤层,有6个煤层可采。通过煤层间距、标志层及物性特征等对比,煤层对比可靠。  相似文献   

13.
杏花一矿为鸡西矿业集团1.2Mt/a新井,共有4层可采煤层,平均厚度2.4米。煤层工业牌号为1/3焦煤,本文从交通、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对矿区的影响及范围内四组地层及各断层等构造分析了此井田的地质特征,为此矿的开发设计提供了基础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勃利盆地是黑龙江省三江穆棱河凹陷诸盆地中沉积厚度最大盆地,是一中生代聚煤沉积盆地,上侏罗统鸡西群是盆地的主要含煤地层。倭肯河以北的马场地区是盆地底部的万隆组非煤系地层,还是鸡西群城子河组的煤系地层,对于寻找煤炭资源和解决有关地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鄂尔多斯盆地虎豹湾区煤层对比方法及煤层特征,该区含煤地层为侏罗系中统延安组(J2y),总厚度为334.32~365.30m,平均349.81m。井田内共含煤(单孔)6~26层,煤层总厚9.34~16.62m,平均12.16m。其中可采煤层6层,可采煤层总厚5.71~11.50m,开采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16.
根据大量钻探及井下采掘资料,探讨了兴安井田二号煤层群的赋存特征,通过煤厚变化规律及煤层可采指数分析,表明二号煤层群除11号煤层全区可采外,11下、12、13号煤层局部可采。通过对二号煤层群变化分析,认为沉积环境、河流的同生冲刷、构造特征是影响厚度变化的三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王石凹煤矿5-2号煤层作为矿井的主要可采煤层及主采煤层,具有厚度大,变化也大的特点。文章总结了煤层的赋存特征及厚度变化的分带特征,探讨了影响5-2号煤层变化的原因,得出影响煤厚变化的主要因素为煤系底基层凹凸不平,同生冲刷作用及后期断层构造影响,其次为层滑构造与陷落柱构造。  相似文献   

18.
盆地的聚煤作用能很好的反映煤层的分布特点,通过盆地区域构造背景、盆地演化、古地理环境系统分析,研究盆地的聚煤作用及煤层分布特点,对矿山的开发利用方案、采煤方法及开采工艺的确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鸡西矿业集团梨树煤矿前身为穆棱煤矿,属于破产重组矿。梨树煤矿七井是萎缩残采井,资源濒临枯竭。目前、主要以回采薄煤层焦煤为主,为增加煤炭回收量,我们沿16#、17#两煤层施工回采工作面,上、下两层煤同时开采。  相似文献   

20.
大众煤矿矿区属丘陵地形,地层相对稳定,井田内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其中二1煤层发育稳定,为区内主要可采煤层,平均煤厚4.45m。矿区总体构造形态为走向近南北、向东倾斜具波状起伏的单斜构造。通过对大众煤矿区域地质特征,矿区地层、构造、陷落柱、岩浆岩等进行分析,评价矿井地质构造复杂程度为中等,并对今后生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