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由于供电成本的核算方法以及在用户中分摊的方法不同,因而出现了会计成本定价法和边际成本定价法两种不同的电价设计方法。西方国家的电价制度中较多地采用了边际成本理论,而国内相关文献中对边际成本电价则很少涉及。对边际成本电价的特点作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应用边际成本定价法设计电价的基本程序,以期对我国电价制度的改革有所禅益。  相似文献   

2.
对于电力市场来说,进行合理的负荷电价定制是一个重要话题。在介绍电源对负荷的有功、无功贡献时,采用叠加的原理对潮流运行进行相应的计算。同时,根据综合成本分摊对负荷电价制定新型的定价方法。这种符合电价制定方法可以适合存在环流的网络中,且把负荷有功、无功电价计算方法有效的结合起来,解决发电价进相运行时的成本回收问题。这种运算方法最主要的特点是实用性强以及计算简单。为此进一步增加此方法的可行性,通过对IEEE14节点系统进行举例说明,进一步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杨湛 《中国科技纵横》2014,(23):120-120
本文首先各研究了非线性电能量市场交易和备用市场单独出清的交易数学模型。其次得到了非线性电能量和备用市场联合出清的交易数学模型;其次应用原对偶内点法对模型进行分析,得到了有功、无功、备用电价的数学表达式,并对各种价格分量及相应的拉格朗日乘子进行区分(包括备用、阻塞、网损因子等),对各分量所蕴舍的物理、经济含义进行了说明。本文最后以IEEE14节点为例,通过各建立PAB和SMP两种模式的目标函数,得到了两种模式下的实时电价。  相似文献   

4.
罗杰 《科技广场》2005,(1):121-123
本文分析和比较了电力市场中两种典型的交易模式——中心交易模式和双边合同交易模式。在提出了传输阻塞成本的数学模型后,基于线性计算方法分析了阻塞时两种交易模式下的节点电价的计算,并得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介绍了什么是两部制电价,以及两部制电价的优越性。再者描述分析我国北京地区在两部制电价实行中所碰到的问题,接着分析了外国两部制电价的实行情况,结合北京地区的销售电价结构,负荷结构,扩大两部制电价的实行范围,提出改进措施。分析改进两部制电价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完善电价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6.
电价是能源价格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价管理是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电价在电力市场中的调节作用较强。长期以来,电力用户、电价管理部门、电力企业都十分关心电价问题,形成合理电价机制,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已成为关系国家安全、社会和谐、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王风云  丛龙园 《资源科学》2021,43(9):1743-1751
庞大的电价累计补贴缺口对可再生能源行业和财政支出造成巨大压力,研究中国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收支平衡问题对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电价补贴退出背景下,本文以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发电3类可再生能源为研究对象,利用灰色模型GM(1, 1)预测第二、三产业用电量和城乡居民用电量,核算可再生能源电价理论补贴和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分析电价补贴收支平衡情况。结果表明:①2025年可完成电价累计补贴缺口的偿还,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达到收支平衡,并有253.47亿元的补贴盈余,之后电价补贴盈余不断增大;②从2026年开始逐步下调电价附加征收标准,2026—2030年可每年下调电价附加征收标准0.002元/kW·h,2031—2038年每年下调电价附加征收标准0.001元/kW·h,直至2039年取消电价附加征收;③中国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漏出严重,征收率低,应尽快提升征收率直至足额征收,促进电价补贴提前实现收支平衡。最后,从调整电价附加征收标准、提高电价附加收入征收率、募集补贴资金等方面提出促进可再生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国外几个比较典型国家的电价制度及电价监管情况.并结合我国电价制度现状,提出了对我国电价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就目前居民用电采用梯级电价和峰谷电价的热点问题,对居民用电实行梯级与峰谷电价相结合的定价策略做粗略分析,居民用电无论是采用梯级电价还是峰谷电价,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缓解用电紧张局面,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10.
电路分析的网络方程法有:2b方程法、支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网孔电流法和回路法。本文结合实例,利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VCR导出节点电压方程的一般形式,介绍节点电压分析法的解题步骤。  相似文献   

11.
电力系统经济调度需要利益驱动,合理的电力生产企业上网电价是开展电力系统经济调度最有效的利益驱动因素。本文对电力商品价值的构成,以"容量电价"和"电能电价"构成的电力生产企业两部制上网电价,两部制上网电价对经济调度的驱动作用,以及区别不同电力生产企业推行两部制上网电价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竞争性电力市场中有效电价的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冰 《中国软科学》2004,1(8):136-144
本文给出了一个竞争性的电力市场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基于报价的批发电价的形成机制,进而讨论了蕴涵于有效批发电价之中的输配电价矩阵以及相关的金融输电权和物理输电权,最后分析了零售电价的形成。本文的研究表明,由于电力需求的不稳定性,批发电价、输配电价和零售电价都应当是实时波动的,在长期内固定不变的电价不符合经济效率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电价合理化的准也应以电价的基本职能为前提。"商业化运营,公司化改组,法制化管理"已成为我国电力工业体制改革的方向,电价也同样要把配置电能作为其基本电能。因此,合理的电价就只能是引导电能资源趋向最佳配置的电价。作为电价合理化用途要求尤其是农电价格,除了具有一般商品属性以外,它还有一些具有独特物质属性的特点。因此,合理的电价不仅要遵循一般商品价格形成的共有规律,还应有自己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14.
电价问题是电力市场化关键问题,探讨了上网电价的形成方式,从制定电价理论的角度出发,讨论电力定价的方法及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深入,对输电系统进行有效的管理,使其能够更加安全经济的运行已经成为重中之重,而阻塞管理是其核心问题.介绍了PJM电力市场对阻塞管理的方法,即节点边际电价和金融输电权,并力图做到全面客观的分析,指出可以借鉴国外成熟电力市场运行经验,为推进我国电力市场建设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博弈控制的分时电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时电价是需求侧管理中移峰填谷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在考虑政府、电力公司和电力用户三方利益的情况下,利用政府规制理论和博弈控制理论,制定了一种由政府确定电价水平,电力公司确定电价结构和供应水平、电力用户确定用电量的分时电价模型。该模型在政府限价的情况下允许电力公司自主调整电价结构,以实现电力负荷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李春华 《中国科技纵横》2011,(15):130-130,134
本文先介绍了电价改革的背景和历史阶段,再从电力企业盈利情况探讨电价改革的重要性和是市场化的必然要求,最后提出了对我国电价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电力市场中的电价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因此,对电价的分析与合理调整是电力市场营销中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峰谷分时用电进行阐述,就电力市场中的电价分析与调整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考虑到现阶段暂时还不能实施竞价上网的情况,为激励供电企业执行销售侧峰谷分时电价,提出上网电价与销售电价联动的经济学优化模型,并进行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20.
孟思琦  孙仁金  郭风 《资源科学》2021,43(8):1562-1573
近年来可再生能源研究表明,风能和太阳能发电份额的增加对市场化电价有显著的影响。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市场已形成较完善的市场化电价机制,研究德国电价的运作机理有利于推动中国可再生能源市场化电价机制改革。本文通过建立分位数回归模型,估算了不同电价分位数的优序效应,主要分析了风能和太阳能对德国电力市场现货价格的影响。研究表明:①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的增加均能带来电价的降低。当考虑以电价中位数的四分位距衡量的电价波动时,对于中等负荷水平,风能发电对平均高峰价格的影响明显大于太阳能发电;在其他情况下,太阳能发电对平均高峰价格的影响更大。②用电需求水平较低时,风能发电份额的增加会增加电价波动性;用电需求水平较高时,风能发电份额的增加会降低电价的波动性;用电需求水平中等时,太阳能发电降低电力价格的波动性。③支持可再生能源开发整合的政策应在风能和太阳能之间寻求平衡,即形成合理的太阳能、风能的发电份额组合。本文研究了发展较成熟的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市场化运行机理,对中国可在生能源市场化改革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