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大学生是一个国家明日的栋梁之材,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是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成败的大事。鉴于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本文以高校德育评价内涵为切入点,分析我国高校德育评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走出学生德育评价面临困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要做好大学生德育工作,有必要科学地认识高校德育评价。建立德育评价体系在大学生德育工作系统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基于此,结合大学生特点,探讨德育评价体系的创新性,并且提出了一些创新方面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校史校情:高校德育的宝贵资源和生动教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校史校情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缩影,是高校德育的宝贵资源和生动教材。校史校情教育符合德育认知、教育的规律和要求,具有独特的教育优势。高校可以通过校史校情教育构建大学生德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在多种思想碰撞、交汇的当下,探析高校学生德育素质评价系统的设计及结构研究,除能够有效提升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优化其道德素养,还有利于高校顺利推行德育工作,全方位提高高校的德育教学水平。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阐述高校德育中素质评价系统设计的意义,并给出构建该评价系统的实施路径,力求最大程度发挥高校德育作用,增强德育效能,为大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自我评价在高校学生德育评价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以往高校学生德育评价中的缺陷及弊端,分析了大学生自我评价在高校学生德育评价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重视并纳入自我评价的新型高校德育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6.
德育评价体系对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高校必须从自身特殊学情和办学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正确认识德育评价体系的内容、查找自身德育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结合新时代的特点不断优化德育评价体系,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实现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7.
运用多种评价方法,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德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几年的高校德育工作存在不同程度的失效,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知行不统一、评价不科学等问题。建议高校德育教师和德育管理者运用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等多种评价方法,切实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德育评价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节德育运行机制,优化高校德育过程,检验德育实践效果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大学生在德育过程中自我检查,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重要手段,更是推动德育科学化,提高德育有效性的重要载体。能否有效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要求高校德育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人文关怀是高校提高德育实效的终极目标。目前高校德育人文关怀不够,应在科学性观的指导下,通过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大学生的个性化思想教育、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关注和满足大学生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强德育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0.
陶启栋 《教师》2019,(2):17-17
目前,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人们对大学生的德育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也就使得高校德育评价变得越来越重要,并且需要一定变革。因此,文章将对高校德育评价范式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变革策略,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大学生德育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多层次复杂结构特征,设计了多层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分别运用模糊综合评判和灰色关联分析对大学生德育综合素质进行了定量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种定量分析方法均可用于评价大学生德育综合素质,且结论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本文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能够适用于各类高校在校大学生的德育综合素质等级评定,保证大学生德育综合素质评价的客观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12.
在实践育人的背景下,目标管理方法、多方参与形式和保障机制建立三者有机结合构成了大学生德育评价工作体系。目标管理方法包括目标设定、过程管理和结果分析三个步骤,它为德育评价工作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多方参与是以高校为主导、社会各界与大学生个体多方参与的工作形式,它是德育评价工作的组织形式;从德育评价的管理制度、学校的政策导向、评价队伍建设方面建立德育评价工作保障机制,是德育评价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3.
李杰 《中国成人教育》2006,21(12):56-57
德育方法创新是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必要条件,德育方法创新应选择有效的途径,即:德育工作者必须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和理解把握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汲取传统德育方法的精华,同时高校必须建立健全评价机制,以保证和推动德育方法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4.
如何提高大学生德育的可接受度,是高校德育长期关注的重大课题。随着社会生活的极大变化,对大学生德育理解的偏失和错位,道德的世俗化和多元化,德育的教育问题和大学生自身的原因等因素,影响着大学生德育的可接受度。必须通过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关注学生的主体需要,构建合理的德育目标体系和健全科学的德育评估体系等措施,来提高大学生德育的可接受度。  相似文献   

15.
高校德育社会化实践模式作为一种结构体系和范型,有利于指导德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引导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对于推进高校德育社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组织领导与管理,参与要素与作用,目标、内容与形式,实践方式与方法,结果反馈与评价等多个层面构建高校德育社会化实践模式及其体系,突出实践在高校德育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论述目前高校德育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种种问题,从而提出文化视野下的高等教育德育建设的具体实施路径,从而进一步地提高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德育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7.
有效的德育过程是道德主体生成的过程。高校德育课堂能否走向主体性是提高大学生课堂德育实效性的关键问题。高校德育课堂要有效地展开“对话”从而实现主体性的德育,从外部途径看,应突出真实性任务教学、强调学习共同体构建和重视过程性评价实施。真诚、协商和等待则是高校德育课堂实现主体性的三个内在条件。  相似文献   

18.
高校德育课堂如何使学生走向主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德育课堂能否走向主体性是提高大学生课堂德育实效性的关键问题。高校德育课堂要有效地展开“对话”从而实现主体性的德育,从外部途径看,应突出真实性任务教学,强调学习共同体构建和重视过程性评价实施。真诚、协商和等待则是高校德育课堂实现主体性的三个内在条件。  相似文献   

19.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是多方面的,音乐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培养大学生的高尚的审美情趣。高校音乐教育可以通过音乐课教学和丰富多彩的音乐课外教育活动实现其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高校中主要以显性德育为主,这种以“灌输教育”为主的显性德育忽视了大学生思想品德的主体性,容易使大学生产生排斥和逆反的心理,为德育工作的展开产生一些阻力。而高校隐性德育以戎隐蔽性、平等性、渗透性等特点逐渐被高校领导者和大学生所接受。在高校德育中形成了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相结合的模式,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补充,构成高校德育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