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老马 《北京档案》2005,(11):38-39
自第十四届国际档案大会选定"档案与休闲社会"为其研讨主题之一后,档案馆的休闲功能便成了中国档案界的热门话题.2000年6月,中国档案学会与北京市档案学会率先联手举办了"档案在休闲社会中的作用"学术座谈会.随之,当年第7期<北京档案>便以"跟踪国际档案学界的研究方向,探讨休闲社会档案工作的对策"为题,发表了座谈会综述.如今五年已过,档案馆的休闲功能到底如何?以下便是笔者走访的亲历:  相似文献   

2.
阿昆 《北京档案》2006,(4):43-43
开场白:本期有两个亮点:一是从去年11月至今,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城市管理台<茶余饭后话北京>栏目,邀请档案人员利用档案史料,做了多期回眸首都十个五年计划历程的节目.为此,阿昆特邀该栏目主持人文林、编辑李娜笔谈"档案馆有无休闲功能".二是叶先生提出了形象而又新颖的"辞海不是小说"的论点,以此区分档案馆与图书馆的不同定位,进而说明档案馆根本没有休闲功能.欢迎大家就此争鸣.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就有人提出档案馆的休闲功能,能否去档案馆休闲、消遣、放飞心情,笔者不敢苟同。休闲一词,即休息,过清闲生活。从我国的现实国情看,以休闲为目的,到县级档案馆查阅开放档案的人极少。目前,县级档案馆受以下几个方面的限制,尚不具备休闲功能。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县级档案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针对2005年《北京档案》的一个栏目"每期一辩"进行的为期9期的关于档案馆是否有休闲功能的讨论进行评述,并从四方面给出档案馆局具有休闲功能的理由。  相似文献   

5.
档案休闲文化下的网络编研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国泰民安,人们安居乐业,休闲的时间越来越多.各种休闲文化、休闲经济、休闲享受活动应运而生,以物质文明为基础的精神享受成为人们的必然追求.档案馆是贮存和传播特种信息资源的文化机构.英国著名的档案学家迈克尔·库克认为,人们闲暇无事时,档案馆也应是个"消遣"的好去处.档案馆的休闲、消遣功能,更多还是来自于档案的内容以及档案外观所蕴含的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6.
前两个月,京城公园有两处颇为人们关注的亮点.一处是北京市档案馆主办的"北京商品票证回顾展",位于大观园省亲别墅内的含芳阁;一处是"<中国档案报·档案大观>精选版面展",位于景山公园绮望楼西侧山坡前.所以称亮点,是因档案文化走出档案馆,走进以休闲为主要目的的园林,和民众近距离接触,还属首次,也算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近年档案馆角色定位的误区的基础上,以档案馆的基本职能、价值取向和发展动力机制的转变为依据,提出档案馆角色定位的设想:档案保管基地、档案信息服务中心以及社会文化教育与休闲中心。  相似文献   

8.
档案的休闲利用是档案馆走向开放的重要途径。本文依据用户研究理论,在分析档案休闲利用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档案休闲利用的用户类型、用户的信息需求及心理行为规律,对实际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档案的休闲利用与用户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档案的休闲利用是档案馆走向开放的重要途径。本文依据用户研究理论,在分析档案休闲利用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档案休闲利用的用户类型、用户的信息需求及心理行为规律,对实际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姜之茂在2004年第10期《中国档案》上撰文《档案馆,你让我“休闲”不起》。文中指出,档案利用过程中收费甚至是多环节多名目收费,在我国档案馆并非个别现象。作者对档案馆利用收费持反对态度。他认为,从社会角度看,档案馆档案取之于社会,且管理费用包括员工薪金完全由政府财政提供,再去收费与档案馆的  相似文献   

11.
丁宁 《档案》2012,(2):12-15
用户导向性的档案休闲利用要求从行为学角度研究用户的需求反应.档案休闲利用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休闲活动,其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和行为特征都有特殊的表现,而常态的档案休闲行为能给利用者、档案馆带来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档案馆角色定位新发展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近年档案馆角色定位的误区的基础上,以档案馆的基本职能、价值取向和发展动力机制的转变为依据,提出档案馆角色定位的设想:档案保管基地、档案信息服务中心以及社会文化教育与休闲中心.  相似文献   

13.
柴玲 《兰台世界》2002,(3):28-28
档案的征集工作是档案馆藏得以丰富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我们黑山县档案馆始终以"做好档案征集工作,不断丰富档案馆藏"为宗旨.  相似文献   

14.
正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信息知识方面的需求越来越高,人们的文化消费也越来越普遍。新时期的档案馆除了满足本单位的使用需要之外,更应该加快档案开放的步伐,提高自身的"社会公共性",为社会公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文化休闲环境,成为社会民众的精神殿堂,由此,建设公共档案馆已成为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经之路。随着  相似文献   

15.
金鑫 《兰台内外》2014,(4):63-63
正数字时代的今天,数字档案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纸质档案无法替代的作用,至今仍无法改变。当前各类档案馆最缺的就是人才,这里说的人才指的是高素质的人。吉林大学档案馆(以下简称"吉大档案馆")的发展离不各类高素质人才,也离不开现有的档案人员。一、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1.热爱档案馆工作,主动为需求者服务。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必须热爱档案馆工作,热爱档案馆事业,牢固树立"为党管档、为国守史"的信念,时刻想着全心全意为需求者服务,养成主动积极的档案服务意识。2.档案人员要有雄厚的档案专业知识。吉大档案馆的藏档丰富,雄厚的专业知识是开展档案工作的基础。从事档案  相似文献   

16.
所谓"市馆分馆",即广东省中山市镇区档案馆同时挂中山市档案馆分馆牌子的"一馆两牌"体制;所谓"村档镇管",即镇区档案馆代管村(社区)档案实体或档案目录的档案管理机制。近年来,中山市档案局通过建立和完善镇村档案工作体制与机制,开创了新农村档案工作新局面。"市馆分馆"体制2008年,中山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中山市第一个镇级档案馆——?黄圃镇档案馆,同时加挂中山市档案馆黄圃分馆牌子,后来批准成立的各镇区档案馆  相似文献   

17.
档案数字化是数字档案馆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数字档案馆建设过程中较易展开的工作.档案馆进行档案数字化,可以采取"外包"的形式,但综观我国各级各类档案馆档案数字化的现状,一般由档案馆自身开展这项工作.档案数字化不仅是项技术工作,更是一项流程管理工作.本文结合档案数字化工作实践,浅谈档案馆如何更好地开展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18.
随着休闲日增时代的来临,依据档案史料创作的文学作品日益为受众所接纳和喜爱.为弘扬档案文化,发挥档案文化在休闲社会中的作用,中国档案报副刊即秉承"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宗旨,利用各级各类档案馆数以千万计的馆藏珍品、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讲述档案中真实的历史故事,揭秘重大历史事件的真相,还读者一个历史原貌,真正做到了"有专业深度,无行业界限;贯通古今中外,渗透方方面面;以过硬的凭证,剥开迷离的光团和时空的尘封,打开历史真实之门,点击文化精髓之处;雅俗共赏,人人皆宜,用休闲和娱乐等方式向社会各界展示档案文化".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档案馆通过加强馆藏档案建设、创新档案服务机制和服务形式、拓展档案服务范围等多种方式亲近民众,表现出明显的"亲民"趋向.然而,要实现档案馆的"亲民"目标还任重道远,尚需档案工作者不断加强民生档案的收集,增强为民服务意识和社会档案意识,进一步增进档案馆的亲民性.  相似文献   

20.
从档案文化休闲功能看我国档案鉴定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宇 《北京档案》2004,(6):24-25
2000年,西班牙塞维利亚的第十四届国际档案大会提出了档案馆的化休闲功能的观点。的确,档案馆作为化事业机构在“封闭”了数千年之后,也到了展现其“庐山真面目”的时候了。化休闲功能的发挥,使其不仅为政府机构、历史研究服务,同时也面向社会、面向公众,使纳税人建立的档案馆服务于人民,毕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