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今天我们在这里聚会,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纪念《中国传媒科技》杂志创刊100期。《中国传媒科技》其前身是新华社技术局的内部刊物:《新闻电子技术》,当时是铅印的。1993年改为正式出版刊物,名为《中国新闻科技》,2001年更名为《中国传媒科技》,这本杂志伴随着中国传媒信息化发展,走过了它的百期征程,借此机会请允许我向杂志成功发行100期表示热  相似文献   

2.
一、如何管理利用新闻信息资源 首先,非常感谢新华社技术局计算机系统部陈杰副主任和北京甲骨文软件系统有限公司顾问咨询部总监郑奇麟先生接受我们《中国传媒科技》杂志社的邀请,参加《IT三人行》对话栏目。这期我们将探讨一下如何利用数据库技术进行新闻信息的管理。郑先生,请问,传统数据库在目前遇到了什么挑战?  相似文献   

3.
回眸与感谢     
《中国传媒科技》杂志是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的会刊,创刊伊始就确定了“传播现代通信科技新知识,促进新闻技术现代化”的办刊宗旨,使杂志成为全国广大新闻技术工作者获取最新技术信息、交流心得体会、发表科技论文的一方净土。十年来,杂志社的历任同行,通过《中国传媒科技》传播了科学技术,又赢得了广大新闻界专  相似文献   

4.
从第一次接触《中国传媒科技》以来,至今已有3年,《中国传媒科技》是我最喜欢的科技类杂志之一。《中国传媒科技》一直致力于打造一个专业的走在科技前沿的杂志。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媒科技》走过十一年,发行100期,不断传播科技、记录了科技在新闻行业的应用,见证了中国新闻行业通信技术的发展,在此向《中国传媒科技》发行100期表示诚挚的祝贺。借此次中国传媒科技研讨会机会,首先,我对新华社通讯技术的发展做一简单回顾。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传媒科技》是由新华通讯社主管,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主办,中央电视台、中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华通讯社通信技术局、人民日报社新闻信息中心协办,以全国通讯社、报社、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传媒决策人、管理人员、编辑和记者、技术和管理工作者为定向读者群体的实用型科技刊物。《中国传媒科技》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传媒科技》是由新华通讯社主管,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主办,中央电视台、中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华通讯社通信技术局、人民日报社新闻信息中心协办,以全国通讯社、报社、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传媒决策人、管理人员、编辑和记者、技术和管理工作者为定向读者群体的实用型科技刊物。《中国传媒科技》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传媒科技》是由新华通讯社主管,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主办,中央电视台、中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华通讯社通信技术局、人民日报社新闻信息中心协办,以全国通讯社、报社、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传媒决策人、管理人员、编辑和记者、技术和管理工作者为定向读者群体的实用型科技刊物。《中国传媒科技》积极推动全国新闻媒体,特别是广播、电视、  相似文献   

9.
翻开珍藏十一年的那册《中国传媒科技》前身《中国新闻科技》第一期,不禁使我们感慨万分……  相似文献   

10.
<正> 《中国传媒科技网》(www.capt.com.cn)改版了! 《中国传媒科技网》,是由“中国新闻技联”主办的。改版后的《中国传媒科技网》,将以全新的面貌呈现给广大会员和网友。 《中国传媒科技网》将以中国新闻技联的会员为本,竭诚为会员服务,大力促进中国传媒科技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读者来信     
中国传媒科技的各位老师:你们好!作为报纸媒体的一名技术从业者,我一直比较关注《中国传媒科技》杂志,不仅在于它是目前惟一关注报社、电台、电视台及网络媒体等整个传媒领域的IT类杂志,还在于它作为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的会刊,承担着新闻技术类人员联系、沟通的桥梁作用。《中国传媒科技》以新闻媒体决策人、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作者为目标读者群,从信息技术推动传媒行业进步这个角度出发,逐步深入到传媒行业的IT战略、管理和运营层面,探讨着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的IT战略、发展与应用问题。致力于对当前中国传媒科技发展问题的独立…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传媒科技》是由新华通讯社主管,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主办,中央电视台、中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华通讯社通信技术局、人民日报社新闻信息中心协办,以全国通讯社、报社、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传媒决策人、管理人员、编辑和记者、技术和管理工作者为定向读者群体的实用型科技刊物。《中国传媒科技》积极推动全国新闻媒体,特别是广播、电视、报刊报业的新闻采集、编辑制作、资料存储与检索、信息传播、出版发行及其设备的现代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繁荣,突出新科技、新产  相似文献   

13.
7月8日下午,中国传媒科技研讨会在北京如期举行。来自国务院新闻办、新华社、广电总局、中央三大台、各主要报社,新闻网站的领导、专家及传媒企业的老总近200人共聚一堂,围绕着“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这一主题,就传媒科技发展十年历程、未来传媒科技发展趋势及如何促进科技服务传媒等展开了畅谈。这次会议是《中国传媒科技》杂志百期庆典活动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网络媒体内容与技术的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媒科技》我常看,现在传媒杂志很多,科技类杂志也很多,但把传媒和科技结合起来的不多。这几年我主要负责网站的内容,技术上不是专家,但网站的内容和技术是无法分割的,所以我也必须学习钻研网络技术。《中国传媒科技》对我的日常工作帮助很大。有时,我把杂志的文章推荐给我的同事和朋友,他们也很感兴趣。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媒科技》杂志历经风风雨雨十一载,最近以其成熟和崭新面貌迎来了它的百期出版。作为时刻伴随和关注着这本杂志发展的媒体技术工作者,我衷心希望它越办越好,在浩瀚的杂志出版这个百花园里,绽放清新独特的幽香,办出自己的特色,使它真正成为媒体技术工作者的良师益友。业务使然,对《中国传媒科技》杂志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话     
<正>《中国传媒科技》:您怎样看待数据新闻?王琼:数据新闻并不是一种新的新闻方式,起源于精确新闻和计算机辅助新闻。现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新闻得到了启发的契机。数据新闻要注重数据来源和数据真实性的核查,也应倡导数据的分享,开放。《中国传媒科技》:怎么看待数据新闻和互联网+?王琼:互联网是这个时代的信息基础设施,不管你想不想还是加不加,他就在那儿,不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媒科技》2012,(6X):258-258
<正>《中国传媒科技》是由新华通讯社主管,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主办,中央电视台、中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华通讯社通信技术局、人民日报社新闻信息中心协办,以全国通讯社、报社、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传媒决策人、管理人员、编辑和记者、技术和管理工作者为定向读者群体的实用型科技刊物。《中国传媒科技》积极推动全国新闻媒体,特别是广播、电视、报刊报业的新闻采集、编辑制作、资料存储与检索、信息传播、出版发行及其设备的现代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繁荣,突出新科技、新产  相似文献   

18.
读者来信     
<正>《中国传媒科技》编辑部:2004年,中国传媒继续呈现迅猛发展的势头,新生的媒体如博客、维基百科等逐渐从边缘走向主流,互联网、短信等与传统媒体的互动更加成熟。与此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中国传媒科技》跨过了第100期的门楣,并秉承“科技推动传媒进步”的宗旨不断前行。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传媒科技》是由新华通讯社主管,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主办,中央电视台、中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华通讯社通信技术局、人民日报社新闻信息中心协办,以全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传媒科技》是由新华通讯社主管,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主办,中央电视台、中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华通讯社通信技术局、人民日报社新闻信息中心协办,以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