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以下简称《简史》)是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黄修己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编写的。黄修己先生曾参加了唐弢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大学等九院校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等三部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作的编写工作,还著有《赵树理评传》、《赵树理研究》等专著。这次所编《简史》,总结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继出版的几部分量较重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著作和教材,如洪子诚著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由教育部组织并委托王庆生主编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国当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等,因其编写理念不同、视角不同、特点各异而引起了学界的广泛注意。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基本框架如书的前言中所述,是“1949年以来”发生在“中国内地的这一范围之中”的“特定的‘社会主义’历史语境中的文学”。作者认为,“‘当代文学’这一文学…  相似文献   

3.
20世纪 8 0年代中后期 ,掀起过一场“重写文学史”的讨论。当其时也 ,这一学术热点 ,占据了不少会议的议题、刊物的论题和学人的话题。珠玉纷呈的文学史新作伴随着各种新方法、新思维的浪潮纷纷登台亮相 ,将数十年把持着规范教育的“法定”文学史教材愈发形容得落伍陈旧。由赵明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3年出版的《先秦大文学史》便是应运而生的一部断代文学史。它也是迄今为止篇幅最巨的一部先秦文学史专著 ,总字数达 78万。命名“大文学史” ,并不是本书编者的创举。早在 1918年 ,中国文学史写作的先驱谢无量便有《中国大文学史》梓行。…  相似文献   

4.
由著名翻译家、文学评论家戈宝权同志担任特约顾问并作序的《俄国文学史》一书,最近由湖南文艺出版迁出版。全书共二十章五十余万字。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由我国国内学者编著的第一部俄国文学史,是介绍和研究俄罗斯文学的最新著作,它“担当填补了近几十年来我国在研究俄国文学史上的空白的重任。”(戈宝权语)这本专著是由我国九所高等学校的十位正副教授集体编写的。编写组由湖南师大易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学史”作为一种文体写作,是近一百年来的新生事物。它是由西方取道日本传入中国的。最早的《中国文学史》出于日本人之手(古城贞吉著),初版于  相似文献   

6.
由著名翻译家、文学评论家戈宝权同志担任特约顾问并作序的《俄国文学史》一书,最近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全书共二十章五十余万字.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由我国国内学者编著的第一部俄国文学史,是介绍和研究俄罗斯文学的最新著作,它“担当填补了近几十年来我国在研究俄国文学史上的空白的重任.”(戈宝权语) 这本专著是由我国九所高等学校的十位正副教授集体编写的.编写组由湖南师大易漱泉、王远泽和西北大学雷成德组成.戈宝权对本书思想内容的研究和结构安排提出了  相似文献   

7.
作为最早以"史"出现的两部主要属于近代文学研究领域的文学史专著,陈子展的《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和《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在中国近代文学史建构历程中有着重要的学术史意义。尽管其文学史观明显受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影响,由于其所具有的独立不倚的学术品格和无征不信的严谨学风,又使其在许多方面超越了胡著,得出许多创见,并以其长久的学术生命力或明或暗地参与了与其后逐渐建构起来的近代文学史的对话,为推进近代文学研究走向深入、全面和公正,作出了不可替代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8.
谢无量的《中国大文学史》是一部得失兼具的早期文学史论著。该书内容丰富、分期合理、材料翔实,充分体现了文学史编写内容由宽而泛向纯而专过渡的积极意义;但也明显存在着结构有失均衡,资料引证过繁,未能谨守“纯文学观”而出现的偏颇。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文学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先驱者之一,黄人1904年开始撰著其《中国文学史》;并于1907年,作为教材由东吴大学堂内部出版。虽然是中国文学史初创时期的专著,但黄人《中国文学妨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极高的学术价值。本文从“精神上之文学史”,“实际上之文学史”,“文学史研究自然不妨破成格而广取”,“世界之观念,大同之思想”,以及分期和体例的匠心独运等方面,论述了黄人《中国文学妨对后人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哈萨克文学概观》和《哈萨克文学筒史》两部专著填补了我国汉文版的哈萨克文学研究成果的空白,具有视野开阔、材料丰富、体例恰当和述评准确的优点,也存在“史”“论”结合、学风、规划等方面的不足。希望能将两部著作整合为一部质量更高、内容更丰富、体例更完备的文学史专著。  相似文献   

11.
正1961年,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东方语言文化系的夏志清先生用英文写了使其一举成名的《中国现代小说史》,这是一本中国现代小说批评的专著,也是一部开中国现代小说史写作先河的文学史专著,自问世以来就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此书由耶鲁大学出版后,立即成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热门书,也是欧美不少大学的教科书。当时国内已经出版了的现代文学史著作有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蔡  相似文献   

12.
十年来,中国文学史著作的编撰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先后编撰出版或修订出版了郭预衡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章培恒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新著)》、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修订本)等数部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史通用教材。这些文学史著作,广泛吸纳了二三十年来古代文学研究的成果,体例严整,内容丰富,特点鲜明。它们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铸就了今天文学史研究、文学史著作编撰的辉煌,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  相似文献   

13.
王靖的《英国文学史》是中国人编写的第一部英国文学史,这部文学史的编写不以作品文本为中心,而以传主(即作家)为中心,自觉运用了传统中国人所熟悉的史传模式,力求将外来学术话语与中国本土学术传统相结合。文学史与传记模式相结合,旧识充当了新知的媒介,比较成为与世界对话的途径,作为中西文化在剧烈碰撞之时中国文人的一种特殊的话语策略,既显示出一种自发的比较意识,也反映了过渡时代传统文类的一种新变。  相似文献   

14.
名副其实的《中国文学史》,理所当然应包容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文学,各个地区的民族的文学,具有其地方和民族特色,不但不可能为一两部《中国文学史》所包容,而且也各自具有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地方文学史的编写,有利于促进《中国文学史》的不断充实和完善。正因为如此,云南率先推出《云南地方文学史》就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云南地方文学史》的编写,是在近半个世纪内,许多研究者对云南地方民族文学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并已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在处理诸如汉族文学与各兄弟民族文学的关系问题,体例的安排问题,文学发展史的分期与民族民间口头流传作品的系年问题等难点方面,有其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5.
20 0 0年新版《中国古代文学史 (一 )》自修教材在第二编《秦汉文学》和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中各增加了一章内容 ,即“汉代辞赋”和“南北朝辞赋”。[1]与以往的文学史教材相比 ,这两章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编写体例上 ,都有了不少变化 ,而且大纲提出的要求也有所提高 ,学习中我们应当注意分析 ,才能更好地把握新教材。一、新教材的具体变化1 .注意总结辞赋体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线索 ,内容更丰富 ,评价具体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时更公允持平。随着学术界对辞赋的研究不断深入 ,辞赋作为文学史上独立的一种文体 ,越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历史…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1950年代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1951.1953)、张毕来《新文学史纲》(第一卷)(1955)、丁易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略》(1955)和刘绶松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1956)等四部现代文学史的《绪论》作为突破口.围绕对新文学的性质界定和文学史过程的梳理这两个问题.通过比较分析各部文学史的具体的理论运用和表述方式.探讨二十世纪50年代的文学史生产存在走向“一体化”的趋势,并进而分析这种现象的状态、因由和其内在的学科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经历了四十年曲折发展的道路。今天,走向繁荣的儿童文学创作迫切地要求着史家从宏观的角度对四十年的儿童文学状况作一总的把握,以总结经验和教训,明确今后儿童文学的发展方向。于是两部史著应运而生了,这就是明天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史》(陈子君主编,以下简称“明天本”)和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史》(蒋风主编、以下简称“河北本”) 这两部史书的出版本身就具有一种意义。多年以来,“儿童是未来”“儿童文学塑造着民族未来的灵魂”提法并未能给儿童文学带来应有的重视。拥有最多读者的儿童文学作品占据着理论研究中也许是最小的一块园地。只有寥寥数十人在其中默默地耕作劳息,使这块本来很窄小的园  相似文献   

18.
陈福康教授的《日本汉文学史》是中国人撰著的第一部全面研究日本汉文学发展史的著作,是考察日本这个暧昧邻邦的一部良史。而所谓良史,主要体现在"爬罗剔抉,刮垢磨光"的材料搜集与使用以及"不虚美,不隐恶"的著史态度上。《日本汉文学史》做到了宏观论述与微观分析较好的统一,是域外汉籍研究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19.
王钟陵教授的三部专著在学术界连续产生轰动效应,标志着文学史的研究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文学史学这一门崭新的学科以及一系列不曾为人研究过的课题,王钟陵先生以个人的能力创造性地完成了,并已充分达到这一学科建设的科学水准,这从《文学史新方法论》一书的理论体系、逻辑架构、概念范畴与命题的内在联系和深入阐述上,便可一目了然。《新方法论》一书所体现的“新”字,内容十分丰富,极大地拓宽了文学史研究的视野。此书是文学史理论思维的科学化、哲学化的产物,是文学史编写经验的总结和凝定。本世纪以来的文学史研究可以划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开创期、成型期、更替期、突玻期,突破期是从1988年王钟陵先生出版《中国中古诗歌史》开始的。作为有远见卓识能开拓新路的文学史家,王钟陵先生在更新文学史研究方法与建构新的批评模式方面的开创之功,将同他的三部著作一起载入学术研究的史册。王钟陵教授创立的自成一家的文化一心理批评模式是继西方形形式式批评模式之后又一新的批评模式,并具有后来居上的态势;而且它还因其开放性、包融性、实用性与可操作性而对文艺学、历史学、美学以及现当代文学研究,具有启发与借鉴作用。新批评模式的覆盖面将日益扩大,在世界文化的建构过程中也  相似文献   

20.
地域文学史的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涪陵师专学报》开辟“重庆文学史”这个研究栏目,请我参加笔谈。我到过一次重庆,到过一次北碚,就凭这点资格无论如何是不能侈谈重庆文学的。可是这些年有的地区在做地域性的文学史我很知道,我的书架上便摆着《东北现代文学史》、《中国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史》等著作。印象中还得过一本《江苏文学史》,新近搬家此书了无踪影。人说搬家之后一年中最好不要找东西,我只得认命。还有朋友送我《香港文学史》,香港的文学史的书香港人没有写,倒叫大陆的学界拔了头筹。遇到香港学者谈起此事最佳的姿态就是带头批评其中的隔膜处,这个办法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