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做好《国家奥林匹克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以下简称《基地》)认定工作,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于5月18日至21日在大连市举办了《基地》认定工作培训班。参加培训的有来自全国31个省(区、  相似文献   

2.
《少年体育训练》2006,(6):F0002-F0002
2006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分别在河南省郑州市和山西省太原市举办了《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管理与科研人员培训班。参加培训班的有来自全国212所《基地》学校的434名管理与科研人员。承办本次培训班的河南省和山西省有40余所体校近200人也参加了培训。  相似文献   

3.
在《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学校校长会议上,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的领导对加强《基地》学校的管理建设和做好新一轮《基地》学校认定工作,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育局,有关体育院校: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奥运争光计划纲要》,实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精品工程,根据《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认定办法》(体青字[2012]18号),经各级体校自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局复评和国家体育总局统评并公示后,决定命名北京市什刹海体育运动学校等335所体校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13—2016)”。  相似文献   

5.
国家体育总局决定从2004年起,以四年一届奥运会为周期,在全国各级各类体育学校中开展《国家奥林匹克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认定工作。从认定办法和认定条件可知,这次认定工作,更加突出了备战奥运,扩展了参评层面,简化了指标体系,注重了培养效益,加大了扶持力度。这是新世纪贯彻我国竞技体育工作战略部署、促进竞技体育持续稳定发展的新举措。随着认定工作的开展,必将为我国竞技体育打好基础、优化质量、创新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祝愿各级体育管理部门和各级各类体育学校,以全方位提升体校的办学水平和培养优秀奥林匹克后备人才的实绩,来争得《基地》认定工作的成功。  相似文献   

6.
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于7月11日-16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了《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学校校长会议。国家体育总局命名的212所《基地》学校校长和参加《基地》认定工作的“专家组”的同志参加了会议。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副司长潘志琛、训练基地和后备人才处领导于宏臣、朱英和郭荣出席了会议。潘志琛同志作了工作报告,于宏臣同志对《基地》认定有关文件修订作了说明,在会议结束时作了总结讲话。朱英同志介绍了《基地》画册制作情况。会议期间人民体育出版社卢静同志向各位校长征集了大画册的文字和照片资料。  相似文献   

7.
国家体育总局决定从2004年起,以四年一届奥运会为周期,在全国各级各类体育学校中开展《国家奥林匹克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认定工作。从认定办法和认定务件可知,这次认定工作,更加突出了备战奥运,扩展了参评层面,简化了指标体系,注重了培  相似文献   

8.
一、调研类 (一)对“三校”状况进行实地调研 (二)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实施情况进行调研 二、法规类 (三)修订《体育运动学管理办法》 (四)修订《中等体育运动学校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五)修订《少年儿童体校评定办法和标准》 (六)研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评估指标体系》 (七)修订《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复评办法与标准》 (八)研制《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评定办法和标准》 (九)研制《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普通人群标准》 (十)研制《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学生人群标准》 三、工作类 (十一)制定第四批青少年体育俱乐…  相似文献   

9.
张骏 《网球》2011,(5):135-135
2011年,中国网球协会陆续发布《中国网球协会业余选手身份认定规则(2011版)》、《中国网球协会会员管理办法》.《中国网球业余选手技术等级管理办法(试行)》、《中国网球协会各类基地要求与评审(训练基地)》等多项规范办法,  相似文献   

10.
为全面贯彻《奥运争光计划纲要》和《2008年奥运争光行动计划》,在全国建立一批《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确保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国家体育总局依据《基地》认定办法和条件,对各省(区、市)申报的《基地》备选学校进行了认真审核,现根据审核结果,决定命名北京市什刹海等211所体育学校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相似文献   

1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育局,体育院校、运动项目管理中心:为全面贯彻《奥运争光计划纲要》和《2008年奥运争光行动计划》,在全国建立一批《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确保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国家体育总局依据《基地》认定办法和条件,对各省(区、市)申报的《基地》备选学校进行了认真审核,现根据审核结果,决定命名北京市什刹海等211所体育学校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二00五年一月二十八日)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提高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训练管理工作水平,夯实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工作,由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主办,国家体育总局教练员学院承办,广州市体育局、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协办的国家体育总局2014年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校长培训班于2014年11月13-21日在广州圆满结束.培训班以“规范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训练管理工作,提高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校级管理干部综合素质与科学治校能力”为预期目标,并以此进行了认真周密的培训设计.  相似文献   

13.
高中新体育教学大纲、教材试验工作正式启动●全日制普通高中体育教学大纲、教材试验工作指导组(耿培新执笔根据国家教委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及制订、编写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试验)》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科书(试验...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记者 《体育教学》2006,(3):F0003-F0003
2006年4月10日-12日,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中心工作会议暨数据上报工作培训班在北京大学五四体育活动中心召开。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体育处季克异处长、数据管理中心主任卢迅、副主任贾志勇、中体同方总经理王并举、北京大学校长岳素兰、北京大学体育部主任郝光安等参加了开幕式。~~2006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中心工作会议暨培训班在北京大学召开@本刊记者  相似文献   

15.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关于确定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决定》(体政字[2006)4号),西安体育学院被确定为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地建设将充分发挥我院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推进我院在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咨询服务等方面的发展,增强解决体育改革与发展中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少年体育训练》2014,(5):137-137
潜江市少年儿童体育学校是一所集业余训练和食宿为一体的两集中学校,是潜江市境内唯一一所发现培养输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的公办体育学校,2007一2010年度和2011一2014年度2次被湖北省体育局命名为《湖北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基地(赛艇)》,2013~2016年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主管部门隶属于潜江市文化旅游(体育、新闻出版)局,是体育局二级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17.
认真贯彻条例抓好学校体育工作武汉体育学院徐家杰《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已于1990年3月12日发布施行。《条例》是在试行10年之久的《中、个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与《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的基础上形...  相似文献   

18.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经颁布实施八年了。八年来国家和省市教委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湖南省教委于1991年还专门下达了《关于中小学贯彻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大好形势下,学校体育情况如...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为全面贯彻执行忡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切实加强对我国农村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指导和管理,进一步提高农村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质量,提高学生素质,国家教委于1996年11月印发了《“九五”期间农村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意见》(含《开展农村中小学学校体育卫生评估工作的意见》),并决定在1997年适当时候对此文件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现将此文件的全文公布如后。近十年,特别是“八五”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及《学校体育工…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核心素养导向课程改革的实施需要高质量的体育教师提供支撑,《关于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将“教师核心素养培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为了探索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通过设置试验组和对照组,为试验组提供模块课程,以验证名师基地学习对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研究表明,名师基地学习对试验组体育教师价值观念(师生观、制度观)、必备品格(体育品德)、关键能力(课程领悟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研与学习反思能力)等核心素养提升明显,但对体育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课外体育执行能力提升效果不明显;对照组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水平也可自然形成和提升,但进步缓慢。因此,名师基地学习是有效提升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