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会”无疑是中国政治的独特现象,它利用会议的形式,安排中国的社会议程。这样大规模的政治会议在世界上也不多见,它体现了一种高度的集中,难怪有人拿它和奥运会比较。不过,奥运会是全球的,“两会”是中国的,奥运会四年一次,“两会”年年都有,体育无国界,政治有国情。[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三月,开“两会”、听“两会”、看“两会”、读“两会”,堪称这一时期是中国人政治文化生活的焦点。而三月,对于参与报道“两会”的记者来说,则是忙碌、兴奋而又有压力。  相似文献   

3.
全国两会是中国政治生活中每年的“重头戏”,更成为了每年各大媒体新闻争夺战的“重头戏”。过去讲“两会年年开,年年都相同”,不知不觉问,社会的评价已逐渐转变成了“两会年年开。年年有不同。”关注今年的“两会”,发现“两会”已越来越贴近生活,有血有肉,真正成为了国家政治生括的头等大事,成为了国内外各新闻媒体争相报道的热点,成为了没有硝烟的新闻战场。在今年同城媒体派出精兵强将血拼北京“两会”报道的时候,重庆晚报两会报道组始终坚持“新闻导向而非竞争对手导向”的策略,坚持走自己的路,做真正的新闻,圆满完成了这场新闻重头戏,  相似文献   

4.
一年一度的“两会”,即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是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也是党报政治报道中的“重头戏”。每年的”两会”,各家党报都要派出强将精兵,拿出最重要的版面,集中突出地进行全面宣传。这既是“两会”本身的要求,也是党报在激烈竞争中不断强化优势地位的要求。新世纪的开局之年,湖北日报成功地对湖北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和湖北省政协八届四次会议进行了报道,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与会代表、委员给予充分肯定,省领导称赞报道体现了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高超的宣传艺术。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花不同。今年湖北省…  相似文献   

5.
两会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特点和优势的突出体现,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参政议政的场合,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的大事。两会报道只有在内容与报道题材方面有所突破,才能真正增强贴近性、吸引力和感染力。近年来,新华社在这些方面做了许多积极尝试。  相似文献   

6.
全国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可谓国人关注,举世瞩目。因此,报道好全国两会并非易事。作为省级党报,《大众日报》今年全国两会报道,大家普遍反映比往年有突破,有创新,主要就是敢于突破创新,抓住了读者关注点,做大了新闻点。  相似文献   

7.
备受关注的“两会”已落下帷幕,每年的两会都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同时也是传媒界各类媒体各显其能的“比武盛会”。如何在激烈的新闻大战中挖掘到最有价值的信息,并突破以往会议报道的模式,做好两会报道的优化传播,是提高两会报道质量的关键,综观今年的两会报道,笔者发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特色。  相似文献   

8.
两会期间,国内外主流媒体有关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报道可谓是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一次“聚合传播”,集中体现了全球传播的发展趋势.丰富的传播形态、突出的传播议题、国际化的传播视角是2013年中国媒体两会报道的突出特点.国外媒体对中国两会的报道则呈现出新闻性、融合性、杂糅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每年春天召开的全国“两会”,是全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对时事编辑而言,“两会”报道是每年工作的“重头戏”,如何在做好“常规动作”的同时,精挑“自选动作”,创新“两会”报道的模式,让版面更清新、大气,内容更精彩、可读呢?笔结合这几年的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0.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两会”的报道也是中国新闻界每年必演的“重头戏”。多年来,新闻界在“两会”报道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面临着如何把“两会”报道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新的水平的问题。2012年的全国“两会”。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和江西电视台充分发挥传播优势,开拓报道思路,积极创新“两会”报道方式,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两会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媒体报道的一场盛宴。以往关于媒体两会报道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主流媒体的报道策略方面,对商业媒体关注颇少,本文试图突破两会报道的既有研究视角,通过对商业网站2012年两会独家报道的分析,探寻其在版面设计、话语表达、报道视角等方面采取的差异化策略。  相似文献   

12.
看客 《青年记者》2005,(2):58-58
会,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随着社会政治明建设的深入开展及广大民众参政议政热情的提高,人们对“两会”的关注程度与日俱增,但反观我们媒体对两会的报道,还是停留在前些年的思路上,在这样的思路指导下的报道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受众对两会信息的需要。作为新时代的大众传媒,要解放思想,开阔思路,用多种新的形式来做出上下都满意的两会报道。  相似文献   

13.
王楠  余睿 《新闻记者》2005,(5):17-19
每年3月举行的全国“两会”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然而,据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组织的“两会”报道受众需求调查表明,33%的受众担心“报道没有好的方式,为广大群众所关注的‘两会’内容没有通过好的形式介绍出去”;其次是担心“报道缺乏深度和广度”,占29%。可见,“两会”报道的可读性还有待加强,需要从报道形式和报道内容的深度、广度等方面加以努力,更好地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为报纸争取到更多的读者,同时实现媒体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媒科技》2010,(3):62-62
作为每年最重要的政治活动之一,各个媒体对两会都有非常大报道量。 媒体通过现场采访、拍摄录制及时的将两会的情况传递给全国人民,让中国的百姓第一时间了解会议内容、现场情况,  相似文献   

15.
每年的“两会”报道,称得上是中国新闻界一个传统而又竞争十分激烈的报道领域。这既是政治任务,又是难得的新闻机遇。年年三月的新闻战,比的就是谁能最充分地利用好这一丰富的新闻资源,更高质量地完成报道任务,并通过报道充分体现出自己的优势与特色。因此,它历年来的发展变化无疑是中国新闻界的一行改革与前进的足迹。  相似文献   

16.
开栏的话每年春天召开的全国人大、政协会议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对“两会”的报道也是中国新闻界每年必演的“重头戏”。多年来 ,新闻界在“两会报道”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同时也面临着如何把“两会报道”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新的水平的问题。事实上 ,这个问题不仅是新闻业务问题 ,它还牵涉到新闻媒体如何全面、准确、及时地宣传“两会”精神 ,从而促进社会的平衡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等重大问题。因此 ,研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提高“两会报道”的水平就显得非常必要。在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鄢光…  相似文献   

17.
陈丽丽 《新闻界》2013,(14):51-54
"两会"的召开是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对"两会"的报道,既是中国媒体体现其社会价值的一大特色领域,也是媒体在传播方式及效果创新上的一个重要阵地。本文以中央电视台与成都电视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在"两会"报道中的特殊差异等方面的比较研究,发现其基本特色及规律,力求为以后地方电视媒体在此类报道中提供一种借鉴。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5,(10):53-56
"两会"历来被看作中国改革开放的"风向标",从新闻传播的角度衡量,"两会"具有政治性强、关注度高、信息量大、涉及面广、节奏紧凑的特点,这也意味着,"两会"上的哪怕极小的信息一旦经由媒体误读而传播出去,都有可能对公众造成误导。本文依据笔者连续10年参加了全国"两会"的报道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对"两会"报道中"禁"与"忌"的进行了深入探讨,这不仅是方法论的需要,也是价值观需求。  相似文献   

19.
2006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胜利闭幕。我台也圆满完成全国“两会”宣传任务。至此,我本人已经连续四年参加了全国人大会议的策划报道,连续七年参加了全省“两会”的宣传报道,特别是今年策划全省“两会”、全国“两会”的报道对我是一个很好的锻炼,令我受益非浅。在这里,我就如何搞好“两会”报道策划谈一下自己的粗浅看法和感受,希望广大同仁特别是参加过两会报道的前辈和老师们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20.
两会是地方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两会报道也是各级党报的一部重头戏。作为深圳特区第一媒体——《深圳特区报》,近年来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