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各种研究表明:中小学教师面对的压力源更多,心理健康问题更加突出.外部环境的改善、社会支持体系的建立对于改善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固然重要,但教师掌握心理健康自我维护的基本方法才是保证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2.
目前,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且对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集中于中小学教师,对高职教师心理健康自我维护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从职业因素、社会因素、个人主观因素等方面分析影响高职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并提出心理健康自我维护的建议,希望借此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研究者关注高职教师心理健康自我维护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与专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职业行为偏差、人际交往障碍、生理—心理不良症状等方面。教师的职业压力、专业发展自主意识的缺失、社会支持系统的不完善是影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因此,应通过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强调教师专业增权,减少来自科层制压力,倡导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自我维护等策略,营造出适宜教师发展的和谐心理气氛,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旨在了解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面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策略,以期为进一步探讨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依据,达到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方法:通过半结构化深度访谈的方法,对吉林省某地区11名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访谈研究。结果:农村中小学教师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策略主要包括——积极地计划解决,宣泄情绪,自我调控,从事娱乐活动等;他们希望学校与社会切实解决教师的现实困难,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加快应试教育改革的脚步等。结论:农村中小学教师在应对心理问题时,缺乏有效的解决策略,大多采取自我开导、逃避的方式,或根本不知如何解决。  相似文献   

5.
徐茶莲 《教师》2011,(5):32-33
没有心理健康的教师群体,就不会有心理健康的学生,也就没有健康和谐的社会。但调查研究表明,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不容乐观。本文着重分析了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教师心理健康自我调适要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相似文献   

6.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调查的结果显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普遍存在职业倦怠问题,尤其表现为个人成就感降低.针对这一现象,有关部门应加大督导力度,完善评价机制,为心理健康教师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心理健康教师应学会自我调适,加强与同行交流和丰富个人生活,以解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  相似文献   

7.
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入,教师专业化已成为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成为教育基础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教师专业化问题的组成部分,它既是广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成长的迫切愿望,也是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要求。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存在的问题1.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有关部门实际重视不够  相似文献   

8.
随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断深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由于大多数是“半路出家”、“先天不足”,其理论基础不扎实、实践能力较差的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知识,特别是实践能力,是广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接受培训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9.
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可喜进步。在社会急剧转型的新形势下,学生心理特点出现了新变化,为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深入了解学生心理特点的变化,与时俱进,推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2010年6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记者就目前广大中小学教师关心的问题,专访了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吴增强。  相似文献   

10.
时下,在中小学教育领域,人们越来越关注心理健康问题,但关注的焦点往往是学生的心理健康,对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关注不够,而专门就班主任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讨论、研究的则更少。可事实已经表明,班主任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严峻而不容回避的话题,开展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有利于广大班主任的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