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5个版本高中生物学教材"分子与细胞"模块的核心概念基本相同,但部分核心概念在以下5个方面存在差异:(1)同一概念用不同的名称来表征;(2)定义中的属概念不一致;(3)定义中的限定词在数量、对象、范围等方面有所不同;(4)概念内涵不一致;(5)概念呈现方式有差异,有的以"内涵定义"呈现,有的采用"原型""外延定义"或"变式训练"等方式呈现。  相似文献   

2.
浅析同一法     
同一法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证明方法,它是间接证法的一种。有些数学命题,若用直接证法,不是隐晦曲折,就是难于证明,但改用同一法证明时,却十分简明,然而,学生对同一法,往往感到难以捉摸,难以理解,主要存在下面几个问题: (1) 什么样的数学命题可用同一法证明; (2) 同一法的实质是什么; (3) 怎样应用同一法; (4) 同一法和反证法有什么不同。笔者认为,用集合的观点分析同一法,  相似文献   

3.
赵刊 《中学教研》2002,(3):23-25
相对于命题的直接证法,反证法是一种间接证法.直接证法和反证法好比通向同一目的地的两条道路,前者径直,后者曲折.如果直路好走,当然选择直路;如果直路上布满荆棘崎岖难行,那么我们宁可走那条虽然曲折,但是较好走的道路了.至于直路闭塞断绝,那么就非走曲折迂回之路不可了.在解题中,题目末指明用什么方法,便面临选择直接证法还是间接证明更好,甚至有些命题必须用反证法才能证明.如何掌握反证法的使用场合呢?一般来说,以下几种命题类型,宜用反证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集合知识为工具,略谈间接证法与推理。对中学数学中熟知的两种间接证法(反证法与同一法)以及常用的推理方法(演绛法与归纳法)的原理作一些探讨,与同志们共同商榷并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反证法与同一法的比较和分析,揭示了反证法与同一法的内在联系和根本区别,理清了间接证法、反证法、同一法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初学者能够深刻理解反证法与同一法的实质,达到对反证法与同一法的真正掌握,学好间接证法。  相似文献   

6.
在解数学题中,题目未指明什么方法,便面临选择直接证法还是间接证法.有的命题宜用直接证法证明,有的命题则用间接的反证法证明更佳,甚至有些命题必须用反证法才能证明.根据初中数学的内容和特点,一般说来,以下十种题型。宜用反证法.1.以否定性判断作为结论的命题,宜用反证法  相似文献   

7.
五个版本《稳态与环境》的一部分核心概念在以下五个方面存在差异:①语词的差异,同一语词可能表达不同的概念,不同语词可能表达相同的概念;②定义中的属概念并不一致,有的存在较大的差异;③定义中的限定在数量、范围、对象等方面存在差异;④内涵不一致,外延不相同;⑤概念呈现方式除了基本的“内涵定义”外,还存在着“原型”“外延定义”和“操作定义”。  相似文献   

8.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等数学复习及研究(平面几何)》一书的第二章第二节“直接证法与间接证法”中,就间接证法举了五个例题,其中例4是:“设三角形有历个角的平分线相等,则这两角的对边必相等”。书中用反证法证明后,又在习题中介绍了一个直接证法,现再介绍几种另外的证法。  相似文献   

9.
若用直接证法证明命题“两内角平分线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在很多资料上表明问题已被用不同方法得到完全解决,但证题过程较为复杂,寻找简捷的证明方法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在间接证法中最多见的是反证法,读者在阅读、理解方面都存在诸多不便,如果选用间接证法中的“同一法”,可使证题过程简化,且便于理解,于是将该证法整理如下,并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反证法初探     
数学中有些命题难于用直接证法来证,这时可用间接证法来证明,反证法就是间接证法的一种。一、怎样正确运用反证法运用反证法来证题,其具体过程可分如下四步: (1)从已知条件和原命题结论不成立的假设出发,即否定命题结论 A B C;  相似文献   

11.
构建职教理论体系是职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广大职教工作者的殷切期望。为此,我们必须首先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是什么? (2)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它的外延如何界定? (3)职业教育涉及哪些领域?与哪些学科直接相关?有哪些反映其规律的基本原理? (4)职业教育的诸多原理之间有何必然的联系?应构成一个怎样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论述中关于同一法应用的前提谈到了同一法则.例如梁绍鸿在《初等数学复习及研究》(平面几何)一书第93页写道:“除反证法外,间接证法中尚有一种比较特殊的证法,叫做同一法,这是在同一法则下证明原定理的逆命题成立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一、什么是市场学?其研究对象是什么?市场学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之上的应用科学,是对近百年来(特别是战后以来)西方工商企业市场营销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以市场营销活动、交换过程和交换关系为研究对象的。二、如何正确理解市场营销的涵义?应注意以下五点;(1)要区分Marketing的两种涵义;(2)要识别宏观市场营销与微观布场营销;(3)“市场营销”不等于“推销”和“销售促进”;(4)“市场营销”这个概念的涵义是随着企业市场营销实践和活动的发展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4.
一本刊1984年第6期刊登了司力同志的《一个三角条件不等式的简便证法》(以下简称《证法》),有不妥之处,现抄录如下,并剖析之。《证法》中讲: ”sinA/2 sinB/2 sinC/2≤1/8,(A B C=π)是三角形中常用到的不等式。这个条件不等式可以有多种证法。一般数学习题集,数学资料都把以下二个证法作为基本证法。这两个证法均显得麻烦,而且还都是不妥当的。”笔者认为:这两个证法都十分正确,只是稍显一点麻烦而已。《证法》中讲:“大家知道,证法一称为配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 1、编辑工作的基本属性是什么? 答:(1)、知识性;(2)、有序性:(3)、中介性;(4)、实体形态性;(5)、传播性。 2、学报是刊登学术研究论文的刊物,请问学术研究的特点是什么? 答:(1)、探索性;(2)、创造性;(3)、继承性;(4)、严密性。 3、学报编辑常说某学术专著或论文形成了科学理论,请问科学理论的特征是什么? 答:(1)、客观真理性;(2)、相对性;(3)、预见性;(4)、逻辑性。 4、学报发襄学术论文有何意义? 答:(1)、这是向社会提供的一种永久性的科学记录,它既是科学发现优先权的客观标志,又是科学认识进程的界石,便于后来者借鉴.(2)、它是向当代学术界传输的一种信息,有利于学术交流。(3)、它有助于发现新问题,推动研究工作的深入。提高研究者的水平.(4)、它有助于提高编辑、作者和读者科学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化学学习中的思维障碍及诊断与克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华林 《化学教学》2002,(12):35-37
1 思维障碍的表现与产生原因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 ,常见的学生的思维障碍主要有 :(1 )将化学知识死记硬背 ,试图解题时套用。对重要的概念能原文复述 ,但不分析其内涵和外延 ;(2 )将化学知识割裂开 ,不去分析掌握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3 )较熟悉的题目 ,习惯去套用过去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往往陷于思维定势 ;(4 )基础不实分析问题不是以基础知识为出发点 ,往往凭个人“经验”妄加假设 ;(5 )看题、读题不是整体审题 ,再各个击破 ,而是亦步亦趋。在综合性强的题目面前显得手足无措。产生思维障碍的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停留…  相似文献   

17.
直接证法(分析法和综合法)、间接证法(反证法和同一法)是平面几何中常用的基本证题方法。因此,在学习几何过程中要熟练掌握这些证法,弄清它们的证法特点,证题思路,证题步骤和书写格式。我在复习平面几何时,从几道题的多种证法入手,举一反三,觅其规律,把这几种常用的证法几乎都串起来了。现举一例,略加阐述.命题:已知△ABC,M、N分别为AB、AC中点,求证MN∥BC.一、直接证法1.综合法证明:如图1,延长MN至F,使NF=MN,连结CF.  相似文献   

18.
<正>反证法是一种间接证法:一般地,假设原命题不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了原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一般有三个步骤:(1)反设:作出与求证结论相反的假设;(2)归谬:将反设作为条件,并由此通过一系列的正确推理导出矛盾;(3)结论:说明反设不成立,从而肯定原命题成立.反证法不但在初等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  相似文献   

19.
统编教材初中语文第六册《太阳的光辉》一文的论证方法,众说不一,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五省(区)编写的《教学参考书》认为,该文的写作特点之一是“类比论证法的运用”,并在“教学建议”第二条中强调指出:“重点讲清类比论证法”,而学生们订阅的湖南教育出版社的初语六册《课程学习辅导》一书却说:“作者是怎样运用喻证法来评析错误观点的?”因而,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类比法”和“喻证法”是不是同一种论证方法?它们有没有区别?《太阳的光辉》一文到底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相似文献   

20.
廖金萍 《考试周刊》2010,(47):72-73
数学证明方法可分为直接证法和间接证法.从原命题所给的条件出发,根据已有的公理、定义、法则、公式.通过一系列的推理,一直推导到所要证明的命题的结论.这种证法叫做直接证法。有些命题不易用直接证法去证明,这时可通过证明它的等价命题真,从而断定原命题真,这种证法叫做间接证法。反证法是数学中常用的间接证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