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记者近日来到素有"建筑之乡"的福建省惠安县采访,所到之处,耳闻目睹各行各业人才辈出,大师工匠名闻中外。惠安县委县政府重视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惠安县总工会在县委的领导下,根据全国、省、市总工会《关于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实施意见》精神,以劳动模范为带领人,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为内容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根据该县在岗劳动模范100多名,2012年以来,创建13家"劳模创新工  相似文献   

2.
<正>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主动力,企业是职工创新的主战场,职工是企业创新的主力军。2012年4月28日,济钢工会成立第一家以全国劳模姜和信名字命名的职工创新工作室——"姜和信创新工作室",拉开了公司创建职工创新工作室活动序幕。姜和信创新工作室先后荣获山东省"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中国机械冶金建材系统"创新工作室";2014年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首批"劳模创新工作室"及"全国示范性创新工作室"  相似文献   

3.
大连市总工会本着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丰富劳模时代内涵,放大劳模品牌效应的原则,为劳模和职工群众搭建一个锐意创新、攻坚克难的阵地,发挥作用、展示才能的平台,于2011年在全市开展了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活动。出台创建劳模工作室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4.
<正>青岛市总工会探索创新服务发展大局,大力开展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目前,全市已建劳模创新工作室102家,命名青岛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15家,取得创新成果2600多项,获国家专利790项。青岛市拥有青岛市级以上劳模14000名,2012年,青岛市总工会决定在全市开展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提出"一年抓典型、两年建百家、三年创品牌"的创建目标,并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2013年6月在青岛卷烟厂隆重举行了首批  相似文献   

5.
<正>3月18日上午,哈尔滨市高技能人才(劳模)创新工作室推进工作会议在中航工业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召开,会议总结交流了全市高技能人才(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经验,部署了下一步工作。黑龙江省总工会副主席孙永成,中共哈尔滨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王铁强出席会议并讲话,哈市人大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朴逸主持会议。据了解,哈尔滨市总工会认真贯彻落实全总、省总有关创建高技能人才(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要求,积极推进这项工作在全市有效开展,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年来,全市  相似文献   

6.
<正>一个企业能有12个劳模创新工作室,并不多见,但在国网常州供电公司,已经成为现实。张国富劳模创新工作室是常州供电公司第一个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后,工作室积极使用新的科学技术与工艺,研究改进生产管理模式,完成了各项创新任务和工作任务,工作室的效用非常显著。在它的示范引领下,常州供电公司开始每年有计划地选拔人才、培育创建工作室。在创建方式上,采取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总工会决定,自2011 年起,每年命名 20 个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十二五"期间共命名 100 个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此后将动态保持在 100个左右。为规范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建和管理,充分发挥劳动模范在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中的示范引领和骨干带头作用,2012 年 6 月 15 日上海市总工会制定出台了《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管理办法》,从体制机制建设和制度保障等方面为劳模创新工作室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8.
2014年3月7日,山东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推进会。与会代表现场观摩了淄博供电公司、华光陶瓷、新华医疗器械三个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会上宣布了首批16家山东省"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名单;与会代表还观看了淄博市总工会创建工作宣传片并听取了烟台市总工会、威海市总工会、省电力公司工会、夏晓宾劳模创新工作室开展创建活动的介绍。省总工会副主席李臻作了加强和改进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的报告。提出要把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成为发挥劳模示范带动作用的"新平台",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攻关站",推动技术创新的"孵化器",培养职业技能人才的"练兵场"。本篇选自报告内容,标题是本刊加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弘扬新时期劳模精神,发挥劳模先锋示范作用,激发广大职工群众创先争优的热情,2007年以来,镇江市总工会开展了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建工作,通过召开动员会、推进会、经验交流会,加大创建工作推进力度,目前全市已建成劳模创新工作室50个,完成技术攻关260多项,获国家专利65项,产生经济效益46亿多元,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成为工会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工作抓手,成为带有感召力、富有创造力、具有凝聚力的有效工作载体,为镇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0.
<正>由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许昌良老师领衔的原无锡市北塘区"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自2008年9月起先后两轮为区域培养了一批语文教坛青年才俊,2012年被授予无锡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并批准为无锡市"名师工作室",2016年被无锡市总工会授予"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室坚持"名师的摇篮,教育家的起跑线,语文人成长共同体"的愿景。导师许昌良首倡"沉静语文"的教学主张。"沉静语文"  相似文献   

11.
中华全国总工会十分重视劳模工作室创建工作,先后在《2011-2015年劳动竞赛规划》、《关于加强劳动模范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职工技术创新工作的意见》等文件中作出具体部署。2013年12月,全总副主席陈豪同志在十六届二次执委会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化全国职工素质工程,加强职工技术技能培训、技能比赛,普遍建立劳模创新工作室,开展选树首席员工、金牌工人、技能带头人等活动。本文试图结合发电厂劳模工作室创建实际工作加以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劳模创新工作室是适应建设创新型企业、创新型国家需要而产生的,是工人阶级在生产经营实践中的伟大创举,对保持和发展劳模先进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实践活动。全国各地劳模创新工作室不断涌现,呈现出喜人的效果。以上海市为例,截至目前,上海市以劳模或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姓名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已发展到228个,对上海市的经济建设发展起到了澎湃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职工教育》2012,(13):23-24
2008年底,常州市总工会(以下简称市总)下发《关于开展劳模(金蓝领)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规划、推动、规范全市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建工作。在全市各级工会的努力下,在基层党政和劳模的支持与参与下,五年来,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取得以下显著成果:  相似文献   

14.
<正>公司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近年来,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工会、省总工会关于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的工作要求,以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为抓手,持续深化公司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有效激发了广大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创新活力。目前,公司已建成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70家,其中"娄先义工作室"、"汤正汉工作室"分别被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能源化学  相似文献   

15.
为推动山东省各级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广泛深入开展,山东省总工会制定了山东省"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管理办法》,已于2014年1月28日开始试行。  相似文献   

16.
<正>去年下半年始,全国总工会把劳模创新工作室作为职工技协工作的重要载体在全国普遍推进。劳模创新工作室在机械制造、交通运输、能源化工、采矿、金属冶炼、建筑、高新产业及服务业等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壮大。大批劳模创新工作室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模作用,积极围绕企业生产技术难题,开展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推动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同时,通过劳模"传帮带",开展技术培训、技术交流、高师带徒等活动,带领和推动广大职工成  相似文献   

17.
劳模是企业发展的资源动力,劳模精神是时代的价值导向。一个企业若是以劳模精神为导向,就具备良好的竞争力和企业长青的基石。2010年修试工区在局工会的指导下,从工区实际出发,坚持"学习、工作、创新"六字方针.着力"四个抓"(抓好宣传、抓好维护、抓好转化、抓好深化),在全局率先构筑传承劳模精神、激发劳模潜能、发挥劳模传帮带作用的平台——郑晓东劳模创新工作室(以下简称劳模创新工作室)。一、营造氛围,抓好宣传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人阶级伟大品  相似文献   

18.
<正>职工创新工作室是工会工作亮点品牌,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孵化器",更是以劳模、高技能人才、职工为主体的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企业经营转型升级,其示范引领及骨干带头作用的有效发挥。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工会(以下简称北重集团工会)在近两年探索实践中,职工创新工作室这个基层创建机制已遍地开花结果,成为了弘扬劳模精神、培育企业蓝领、开展技术攻关、培育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9.
<正>全国劳动模范彭静,是临沂供电公司营销部电费与营业室一名副主管,先后被授予"中央企业知识型先进职工"、国家电网公司"十佳服务之星"等荣誉称号。为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充分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作用,临沂供电公司以彭静为带头人,成功打造了"彭静劳模创新工作室"。2012年该劳模创新工作室被山东省电力公司授予"创先争优金牌团队",2014年被命名为临沂市"劳模创新工作室"。瞄准短板,干出来就是亮点。每当临沂公司营销服务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大连市总挂牌成立的85个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3年来创效2.38亿元。由于看到了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巨大潜能,各工作室所在单位少则投入10万元,多则投入80多万元,支持力度远超工会提出的1:1资金配套标准,形成了支持创新热。2011年6月,大连市总出台《关于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实施意见》,启动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随后,2012年12月,大连市总又制定《劳模创新工作室资助资金管理办法》,规定给每个工作室2万元资金支持,同时要求各工作室所在单位按不低于1:1比例进行配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