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为研究基于智谋理论的积极情绪心理干预对大学生心境状态的影响,选取河南省某高校108名大学四年级学生作为研究被试,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心理干预,观察组予以基于智谋理论的积极情绪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学生干预前后的简明心境状态、智谋水平、焦虑抑郁情绪、自我效能感等心理变量。试验结果表明:干预后,观察组简明心境状态中抑郁、紧张、慌乱、愤怒、疲劳等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自尊感、精力等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习得性智谋、社会性智谋、自我效能感等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焦虑抑郁情绪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得出结论:基于智谋理论的积极情绪心理干预可改善大学生的心境和负面情绪,同时能提高学生的智谋水平和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2.
拓展-建设理论认为积极情绪能拓宽认知范围,促进创造性问题解决、执行控制、认知灵活性、注意和决策等认知过程.这些已经得到大量实验研究的证实,但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是为何出现“乐极生悲”.近期,Gable和Harmon-Jones提出的动机维度模型则认为情绪对认知的作用与情绪的动机强度有关而非依情绪的效价而定.Ashby的神经心理学理论认为多巴胺介导积极情绪对认知活动的促进作用,额叶、前扣带回及眶额皮层等的激活是积极情绪促进认知的脑机制.神经生理学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将促进我们对积极情绪全面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验,研究了客观语言提示的心理效应.研究表明,悲伤提示导致人们悲伤情绪提升26.8%,愉快情绪下降16.7%.愉快提示导致人们愉快情绪提升3.95%,悲伤情绪降低17.3%.同时,研究还发现,在语言提示作用下,悲伤情绪提升的程度比愉快情绪提升的程度大.  相似文献   

4.
对情绪的心理层面的理解是幼儿心理理论发展中出现得相对较迟的能力。本研究结合主人公愿望是否得到满足的状态,通过利用图片故事个别测查的方法探查了90名3~5岁学前儿童在“内容错误信念”任务中对他人情绪的推测。结果显示,年幼儿童尤其是3岁幼儿的高兴情绪理解受其对情境是否满足愿望的认知的影响,呈现出显著的“积极情绪偏差效应”;  相似文献   

5.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运用知识转移理论和积极情绪理论研究大学生在线课程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情绪和线上学习效果有明显的相关性,积极情绪对线上课程学习效果有正向促进作用,消极情绪对线上课程学习效果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6.
基于情绪时间动态视角探索高心理弹性者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唤起反应变化的特征,可为心理弹性科学提供情绪过程机制方面的证据。利用成人心理弹性量表(RSA)从232名大学生中筛选实验被试,有34名高心理弹性者和33名低心理弹性者参加实验。利用积极情绪消极情绪检查表(PANAS)、情绪(积极和消极)唤起视频材料和自编情绪自评表,分别测量和比较不同心理弹性被试情绪基线及积极、消极情绪唤起反应变化进程的时间动态差异。结果发现:与低心理弹性组相比,高心理弹性者的积极情绪基线水平高,消极情绪基线水平低,情绪平衡度基线高;高心理弹性者对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唤起均相对更为敏感,积极情绪唤起后恢复相对较缓,消极情绪唤起后恢复相对较快。提示更多、更长时的积极情绪唤起获益和更快的消极情绪唤起回复,是更具适应性的个体情绪时间动态特征,这种特征有助于个体保持高水平的情绪平衡度,利于当事者进行有效的压力/逆境应对。  相似文献   

7.
作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核心目标—积极情绪理论,其研究的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的一种积极的、健康的主观体验,它包括人们在感官上获得的享受以及心理上获得的满足等,比如我们常常形容的感受到了幸福、觉得有希望、心情轻松愉快等,诸如此类的主观情绪体验都是积极的主观情绪体验;作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积极情绪理论同样可以借鉴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来,科学合理地借鉴积极情绪理论能够给我们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积极情绪的性质和功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积极情绪是人类情绪中很有适应意义的一类情绪,但直到近十年,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对积极情绪的研究才受到重视。本文对积极情绪研究的起源、积极情绪的性质和特征、现有的积极情绪的理论及其适应性功能进行了介绍,并对积极情绪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是人生发展的特殊时期,其情绪和心理发展都有他们的特殊性.自20世纪90年代,学业情绪已被教育、心理领域所关注,相关研究表明,学业情绪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适当的情绪调节方法维持积极情绪,改变预防消极情绪能促进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罗宁 《文学教育(上)》2011,(12):147-147
各种各样的情绪形成_r五彩缤纷的心理世界。无论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它们都是你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都与你形影不离。如果你能清楚的认识情绪,合理地管理情绪,培养自己的积极情绪,就能成为情绪的主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