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探究不同灌溉方式对稻田土壤中NH4+-N迁移转化途径的影响,采用自制装置模拟稻田,测定土壤施入尿素后在不同灌溉方式下稻田氨挥发量以及土壤、淋溶液中NH4+-N浓度及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常规淹灌方式下,施肥后15 d内以淋溶途径损失的NH4+-N量约为湿润灌溉方式下的2.7倍;湿润灌溉方式下,施肥后15 d内以氨挥发、硝化反应途径损失的NH4+-N量分别约为常规淹灌方式下的16.5倍和2.02倍.研究结果表明,常规淹灌方式下施肥后15 d内NH4+-N主要以淋溶途径进行迁移转化;湿润灌溉方式下施肥后15 d内NH4+-N的迁移转化途径主要为氨挥发.通过分析不同灌溉方式下土壤中NH4+-N的迁移转化途径可为合理灌溉及控制农田面源污染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豫北平原灌溉麦区,适时浇灌灌浆水对提高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都是重要的,最适灌浆水时期是小麦扬花后10~13d.此时灌溉比不浇灌浆水增产10.3%,比灌浆水晚浇(扬花后20d)增产4.6%.后期灌水对强筋小麦品质的影响没有明显的规律.后期不灌水时蛋白质含量最高,但湿面筋含量下降;后期灌水处理面团稳定时间均高于不灌水.湿面筋含量和面团稳定时间与强筋小麦产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实验以无芒雀麦、小麦及其种植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植被盖度、地表温度、湿度及土壤电导率等指标进行研究分析,探究种植无芒雀麦和春小麦对土壤盐碱的影响差异.结果显示:种植无芒雀麦和小麦耕地的地表温度均低于裸地;夏末小麦收获前,种植无芒雀麦与小麦耕地表层(0~5cm)土壤电导率均低于裸地;秋末,种植无芒雀麦耕地表层土壤电导率依然低于小麦耕地和裸地,而原种植小麦耕地表层土壤电导率甚至高于裸地.综合以上,秦王川灌区种植生育期较短春小麦易引发耕地盐碱问题,加重污染状况,而种植生长周期较长无芒雀麦可以很好防治土壤盐渍化问题.  相似文献   

4.
广西石漠化地区不同植被恢复样地的土壤微生物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土壤微生物研究方法和化学分析方法,对广西石漠化地区不同植被恢复样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磷以及土壤呼吸速率进行测定,从不同植被类型及土壤理化性质等角度,对不同植被恢复调查样地的生态恢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量碳、磷以及土壤呼吸在不同植被样地之间有显著差异;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大小排序为:乔灌混交林青檀任豆青冈侧柏阴香青檀+鞍叶羊蹄甲剑麻枫香湿地松吊丝竹湿地松+桉树桉树光板地;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随着植被恢复年限增加,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逐渐增加,土壤微生物量氮也呈现缓慢增加,但土壤微生物量磷却呈现明显的波动性,出现先升后降现象;土壤微生物量与土壤水分、有机质、含氮量、脲酶活性等土壤肥力因子有较好的相关性;以青檀、侧柏、阴香、任豆等乡土植物为优势种的样地,其土壤微生物量明显大于外来物种湿地松和桉树为优势种的样地。因此,在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应首先考虑使用青檀、侧柏、阴香、任豆等乡土树种。  相似文献   

5.
以石林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典型样地为研究对象,选择了草从、灌草丛、次生林、原生林、人工林和玉米耕地六种植被类型的土壤PH值,有机碳,全氮含量与C/N比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植被恢复程度越高,土壤PH值就越小,而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人工造林与植被自然恢复相比,植被自然恢复更有利于土壤质量的改善和植被的生长;耕地与其它样地相比,在退化岩溶生态系统地区,人类活动与不合理利用土地都会使土壤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我们平时要注意对喀斯特地区的植被保护,特别是石漠化严重的地区,要严厉禁止人为再次干扰,使各种植被更快更好地恢复起来。  相似文献   

6.
后期灌溉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豫北平原灌溉麦区,适时浇灌灌浆水对提高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都是重要的,最适灌浆水时期是小麦扬花后10-13d,此时灌溉比不浇灌浆水增产10.3%,比灌浆水晚浇(扬花后20d)增产4.6%,后期灌水对强筋小麦品质的影响没有明显的规律,后期不灌水时蛋白质含量最高,但湿面筋含量下降,后期灌水处理面团稳定时间均高于不灌水,湿面筋含量和面团稳定时间与强筋小麦产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滨州市不同农业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中铜的累积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滨州市果园、菜地、棉地、麦地、林地以及自然土壤6种土地利用类型共93个土壤样品的调查分析,探讨了不同农业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中铜的积累特征.结果表明,滨州市农业土壤铜含量均值为22.31 mg/kg,显著高于区域土壤背景值,土壤铜含量表现出明显的累积趋势.不同农业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铜含量由高至低的顺序为:果园、菜地、棉地、麦地、林地.果园土壤中铜的累积问题最为突出,土壤铜平均含量达27.17 mg/kg,极显著高于自然土壤、林地土壤、麦地土壤和棉地土壤.菜地和棉地土壤铜含量极显著地高于自然土壤.所有样品均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II级标准.5种农业土地利用类型中,果园和菜地土壤铜含量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32.17%和30.70%,表明这2种土地利用类型受到人为扰动较大.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多溴联苯醚(PBDEs)污染对土壤线虫的影响,采集了某塑料垃圾堆放点附近土壤,测试了PBDEs各组分的含量并分离鉴别了土壤中的线虫.运用冗余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法探讨了土壤PBDEs与线虫各生物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各样地均不同程度受到PBDEs污染(含量在666.3~6894.8 ng/g),污染组分主要为十溴联苯醚(DeBDE);样本中线虫隶属于21属,植物寄生线虫为优势种群;相关性分析表明,样地中线虫的数量与PBDEs、DeBDE含量显著负相关(p<0.01),多样性指数和线虫通道指数受到PBDEs抑制;冗余分析法显示,DeBDE和五溴联苯醚(PeBDE)对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最大,与结构指数和成熟度指数表现出较强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以新疆博斯腾湖西岸湖滨带为研究区,利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土壤离子盐分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010 cm土层中平均盐分含量为5.413 g·kg-1,占整个土层盐分含量的42.5%,土壤盐分表聚现象明显;(2)垂直方向上土壤含盐量在010 cm土层中平均盐分含量为5.413 g·kg-1,占整个土层盐分含量的42.5%,土壤盐分表聚现象明显;(2)垂直方向上土壤含盐量在010 cm土层变异系数为1.012,属于强变异程度,其它深度土壤盐分含量均属于中等变异;(3)通过相关性分析,该区域土壤盐分组成以硫酸盐和氯化物为主.在010 cm土层变异系数为1.012,属于强变异程度,其它深度土壤盐分含量均属于中等变异;(3)通过相关性分析,该区域土壤盐分组成以硫酸盐和氯化物为主.在010 cm土层中SO2-4和Na++K+的相关系数为0.955;在1010 cm土层中SO2-4和Na++K+的相关系数为0.955;在1050 cm土层中CL-与Na++K+相关系数为0.970;(4)通过对影响土壤盐渍化主导因子的主成分分析得出,土壤含盐量、Na++K+、SO2-4及CL-是表征博斯腾湖西岸湖滨带土壤盐渍化主要特征因子.  相似文献   

10.
2007-2008年,在铜陵狮子山尾矿库中心和边缘进行土壤动物调查,共捕得土壤动物564只,隶属4门5纲11目,其中优势类群为线虫类和蜱螨类。两大类样地土壤动物种类组成较为相似,在垂直分布上具有表聚性。对土壤动物群落进行多样性分析,得出结果,离尾矿库中心较远的样地各项指数均优于尾矿库的中心点样地;从季节动态来看,Margalef指数春季最高,夏秋缓慢降低,冬季最低。Shannon指数从春季开始缓慢增高,到秋季达到最大值,随后下降,总趋势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  相似文献   

11.
微咸水矿化度对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日益短缺的淡水资源严重影响着工农业生产,开发、利用微咸水进行农田灌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微咸水室内一维垂直入渗试验,研究了钠吸附比(SAR)相同条件下,矿化度单一指标对土壤水盐运移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导水和持水能力随入渗水矿化度的增加而增大.矿化度大于3g/L时,增加幅度减小;土壤含盐量随入渗水矿化度的增加明显增大,矿化度大于3g/L时,土壤基本处于积盐状态;不同矿化度水入渗后5~40cm土层土壤浸提液SAR均小于入渗水钠吸附比8,但大于土壤浸提液初始钠吸附比。因此在此种土壤理化条件下,入渗水SAR为8h,矿化度为3g/L是土壤安全灌溉的上限。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咸水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北平原是严重缺水地区,由于长期超采地下水,致使河北平原产生一系列的环境地质问题,河北平原同时也藏有大量地下咸水,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成水资源,是解决河北平原水资源短缺的关键问题,从河北平原咸水分布、储量及咸水在工农业生产方面的作用分析了合理开发与利用地下咸水的优势与意义。  相似文献   

13.
时丽冉 《衡水学院学报》2011,13(4):53-54,57
用20%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对8个不同基因型饲用小黑麦幼苗进行处理,测定幼苗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体积比以及水分利用率.实验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下,所有品种小黑麦均表现为净光合速率下降、蒸腾速率降低、气孔导度降低.但胞间CO2体积比变化趋势不同,劲松49表现为上升,其它品种下降.水分胁迫下,与对照相比,抗旱能力强的品种表现为水分利用率升高,抗旱能力弱的水分利用率下降.综合以上指标,可以初步认为:8个小黑麦品种中,抗旱能力最强的是中新830;中饲828、冀饲1号、冀饲2号、中饲237抗旱能力较强;NTH1888、NTH1048抗旱能力中等;抗旱能力最弱的是劲松49.  相似文献   

14.
闽北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水土流失与降雨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径流小区法研究了闽北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水土流失与降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相同降雨类型下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水土流失量具有很大差异.裸露地(对照)小雨时也可能产生水土流失,而大雨以上降雨会产生严重水土流失;具有一定植被覆盖且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的果园和锥栗林的径流量和泥沙量大幅度减少;而植被覆盖良好的杉木林即使大雨以上降雨也仅产生极轻微的水土流失.降雨量与径流量均呈极显著线性相关,降雨量越大,径流量越大;而降雨量与土壤流失量的相关性明显小于降雨量与径流量的相关性,影响土壤流失量的因素比径流量复杂.  相似文献   

15.
盐渍土水分下渗能力及水盐动态运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盐渍化土壤水分下渗规律、水分下渗能力及水盐动态运移过程,设计了土壤剖面分层定水头供水及土壤剖面变水头供水下渗实验。测定不同层位土壤水分下渗率、含水率、孔隙水溶液电导率及土壤体电导率等参数,进行入渗条件下水盐动态运移规律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盐渍化土水分下渗规律可由积水入渗Kostiakov模型进行刻画;浅层0~40 cm土壤相对于深层40~60 cm土壤具有较强的拦截和贮存入渗水分能力;盐渍化土壤盐分变动带位于浅层0~40 cm,且20~40 cm深度的土壤盐分波动幅度较大,深层40~60 cm土壤孔隙水溶液盐分向下运移的通量与土壤体盐分对其的补充量达到动态平衡,水分下渗过程中深层土壤孔隙水盐分含量相对平稳。实验结果为盐渍土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We aim to describe the environment iodine concentration in salt, water and soil along Zhejiang Province coast in the China foreland. It will be helpful for us to judge whether this area is insufficient in iodine and universal iodized salt is necessary or not. Methods: We collected iodized salt samples, drinking water samples (tap water in the towns, and well water or spring water in the villages), water samples from different sources (ditches, lakes, rivers) and soil samples through random sampling in June, 2005. Salt, water and soil iodine was detected by arsenic-cerium redox method.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expressed as mean±SEMby Windows SPSS 13.0. Results: (1) The iodine concentration in salt was 27.9±4.33 mg/kg (n=108). (2) Seventy-five wat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The water iodine value was 0.6~84.8 μg/L (mean of 11.66 μg/L). The watershed along the Qiantang River h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odine content than the water in Lin'an in mountain area (P<0.01). The iodine content and mean iodine content of tap water, well or spring water and natural water sources were 4.30±2.43 μg/L (n=34), 23.59±27.74 μg/L (n=19)and 12.72±10.72 μg/L (n=22) respectively. This indicated that among environmental water sources, the ditch iodine content was the highest with river water iodine being the lowest (P<0.01). (3) Soil iodine value was 0.11~2.93 mg/kg (mean of 1.32 mg/kg).Though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of soil iodine in different districts (P=0.131), soil iodine content correlated positively with water iodine content. Conclusion: Iodine concentration in salt accords with national policy of adding iodine in salt. Foreland has more iodine in water than mountain area. The data reflected that water and soil iodine in foreland area was not high, which suggests universal iodized salt should be necessary. Environment iodine has relatively close association with pollution.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重庆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初步探讨重庆市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子.将主成分分析法引入重庆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中,选取总用水量、水资源总量、人口增长率、水资源利用率、年人均用水量、总供水量、人口总数、城镇化率、平均产水系数、万元GDP用水、农田灌溉亩均用水、人均GDP、总耗水量等13个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SPSS17.0分析软件,进行指标的标准化和综合化处理.研究表明:通过对重庆市2000~2011年水资源承载力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来看,人口对水资源造成的压力,水资源的自身状况和社会经济情况是影响重庆市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重庆市水资源承载力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笔者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乌拉特中旗农用地分等因素进行评价,以各乡镇为评价单元,选取作物的平均产量作为评价的参考数列,计算各因素与作物产量的关联系数,从而进一步得到它们的关联程度,由此得出影响乌拉特中旗农用地生产力水平的主要因素,分别为有机质和坡度;其次为土壤侵蚀程度和距障碍层深度;有效土层厚度、灌溉保证率和表层质地同等程度地影响着研究区的作物产量,较前面4个因素影响程度小。该结果为本旗以后农用地分等分等因素的选取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为当地居民在以后的生产活动中因地制宜,不断改善和提高限制作物生产的因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清代经济、文化得到发展,盐业生产也有很大的进步。清代土盐产地分布于直隶以及山西、陕西、黑龙江、青海等省。清代大约有土盐产地54处(以县级政区计)。与明代相比,增加了28处,增长幅度为107.69%。可见,清代土盐产地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根据地膜覆盖中发现的异常问题,对旱地覆膜保墒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地膜保墒既要有充足的水分贮备,又要有及时的水分补充,地膜对土壤中水分的蒸发既有隔阻,又有加速水分蒸发的作用,隔阻作用随着土壤中气温的升高和水分的降低而减弱,蒸发作用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加剧,使地膜下土壤出现提前干旱。地膜对土壤接收雨水有阻挡作用,不利于雨水为旱地增墒;在长期覆膜的情况下,地膜下的土壤,在地表1 cm表现湿润从而造成地膜能提墒的假象,在1 cm以下的含水量低于露地;要使地膜对旱地确有保墒作用,应在雨前启膜,雨后盖膜,但操作性甚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