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苏打、苏打、大苏打,这三种物性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其化学组成、性质和用途各不相同。小苏打学名碳酸氢钠(NaHCO_3),或叫酸式碳酸钠,俗名也叫焙烧苏打或重碱。它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到很多化学药品,就需要懂得一些这方面的知识。这一讲,我们来谈谈有关苏打、小苏打和大苏打的化学知识。当你懂得了这些化学药品的科学道理以后,可以给生活上带来一些方便。  相似文献   

3.
Na_2CO_3俗名纯碱或苏打,白色粉末,属于盐类;其晶体为Na_2CO_3·10H_2O,易风化.一、组成1.化学键类型Na_2CO_3中含有离子键与极性共价键.例1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化学键与形  相似文献   

4.
碳酸钠俗称苏打,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两“兄弟”不仅学名、俗名相似,就连化学式和化学性质也极为相似.比如,它们的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CO2气体等.那么如何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呢?请看下面两例的分析.例1 (南宁市中考题)小娜同学发现自家的厨房中有两瓶一大一小的无标签的白色粉末,妈妈告诉她是苏打和小苏打.为了鉴别这两瓶白色粉末,小娜分别各取一小包粉末并将它们编号为A、B,然后带到学校的实验室与小红、小慧两位同学进行实验探究.  相似文献   

5.
碳酸钠是钠的一种重要的化合物,是一种白粉末状固体,俗称纯碱或苏打。盐酸是实验室最常用的三强酸之一,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也是高考考查的重要知识点,弄清它们之间反应的特点和规律对学好其他物质之间反应规律有很大的帮助和启示。 Na_2CO_3溶液与盐酸反应的特点: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产物也不同。 1.若将盐酸逐滴加入Na_2CO_3溶液中,反应分两步进行:  相似文献   

6.
借助并列的2支小试管、直角玻璃管、玻璃三通管、简易天平等,设计出4种比较苏打、小苏打热稳定性的实验装置.改进后的实验,丰富了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实验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在高考中备受青睐。用对比法对两种物质全面梳理,并对典型题型归类分析,会事半功倍。1.颜色和状态、用途:碳酸钠为白色粉末,正盐,俗称苏打、纯碱;碳酸氢钠为白色细小晶体,属酸式盐,俗称小苏打。Na2CO3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NaHCO3用于抗酸药、发酵粉、泡沫灭火器。2.溶解性及溶解热:25℃,碳酸钠的溶解  相似文献   

8.
孪生兄弟     
在奇妙的化学王国里,住着一对小有名气的“孪生兄弟”——苏打、小苏打.别看他们的名字十分相似,脾气(性质)却大不一样,对人类的贡献(用途)也各不相同.苏打:学名叫碳酸钠;俗名叫纯碱或苏打粉.他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化工产品,是玻璃、肥皂、纺织、造纸、制革等工业的重要原料;冶金工业以及净水也都要用到他;他还可用于制造钠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碳酸钠俗称苏打,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两兄弟不仅学名、俗名相似,就连化学式和化学性质也极为相似。比如,它们的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CO_2气体等。那么如何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呢?请看下面两例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一忌只动手不研究。《配置汽水》是我们根据教科版“混合物”单元编写的课。该课本应引导学生探究小苏打和柠檬酸的最佳配比,在配制汽水时会有三种现象出现:1.柠檬酸过多,小苏打完全消失,泡沫停止出现,此时口尝感觉很酸;2.小苏打过多,水中有一些小苏打难溶化,泡沫停止出现,此时口尝感觉苦;3.柠檬酸和小苏打配比适中,两种物质全部溶化,水略酸,有刺舌的感觉。有的教师上课时,没有抓住找“小苏打和柠檬酸的最佳配比”这个关键目标,而是一开始就叫学生用小苏打、柠檬酸、白糖三种东西配制汽水,然后叫学生分组汇报各组的小苏打、柠檬酸、糖三者的…  相似文献   

11.
探讨SO_2对盐胁迫水稻(Oryza Sativa L.)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为阐明SO_2的生理作用提供依据. Na_2SO_3和NaHSO_3按3︰1配置作为外源SO_2供体,在100 mmol·L~(-1) NaCl胁迫下,研究了0,0.01,0.1,1.0和5.0 mmol·L~(-1)Na_2SO_3和NaHSO_3处理对水稻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α-淀粉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的影响.以Na2SO3和Na HSO3的相似钠盐Na_2SO_4作为对照处理.结果表明:低浓度(≤0.1 mmol·L~(-1))Na_2SO_3和NaHSO_3处理能提高盐胁迫下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增强-α-淀粉酶、SOD、POD和CAT活性并降低MDA含量,从而缓解盐的毒害效应,其中以0.1 mmol·L~(-1)Na_2SO_3和Na HSO_3处理效果最好.但随着Na_2SO_3和Na HSO_3浓度的增大,其对盐胁迫的缓解效应逐渐减弱,当SO_2供体浓度达到5.0 mmol·L~(-1)时,会加剧盐胁迫的毒害作用,而0.1 mmol·L~(-1)Na_2SO_4的处理效果甚微. Na_2SO_3和Na HSO_3可以促进盐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增强水稻的抗氧化能力,且具有浓度依赖效应. Na_2SO_3和NaHSO_3对盐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归因于其释放出的SO_2.  相似文献   

12.
碳酸钠俗称苏打,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两"兄弟"不仅学名、俗名相似,就连化学式和化学性质也极为相似,如它们的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CO2气体等。那么如何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呢?请看下面两例的分析。例1(2008年广西来宾市中考题)小娜同学发现自家的厨房中有  相似文献   

13.
1总述Na_2S溶液和FeCl_3溶液的反应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反应,将Na_2S溶液滴加到FeCl_3溶液中和将FeCl_3溶液滴加到Na_2S溶液中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不同的.本文在实验的基础上,对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希望能对这一反应有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在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的"火山"一课中,有一个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此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火山是怎么喷发的。其实验方法是:在1个玻璃瓶里面放50mg小苏打,再加1~2滴洗涤灵,然后,将加有红墨水的50mL醋慢慢倒入苏打瓶中,观察实验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Na_2CO_3和NaHCO_3混合溶液对乌塌菜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探索乌塌菜种子在发芽初期对不同浓度Na_2CO_3和NaHCO_3混合溶液的耐受性。方法:以乌塌菜种子为试验材料,在乌塌菜种子发芽时,通过施加不同浓度Na_2CO_3和NaHCO_3混合液(0、25、50、75、100、150 mmol/L,其中Na_2CO_3和NaHCO_3按照摩尔比1∶9配制),研究Na_2CO_3和NaHCO_3胁迫对乌塌菜种子发芽势等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当Na_2CO_3和NaHCO_3混合液浓度≤25 mmol/L时,乌塌菜种子发芽势、相对发芽率和幼苗根系活力等指标略低于对照组,抑制强度不高,而随着Na_2CO_3和NaHCO_3混合液浓度的升高,对各指标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结论:乌塌菜种子可耐较低浓度的Na_2CO_3和NaHCO_3胁迫,高浓度的Na_2CO_3和NaHCO_3混合液可抑制乌塌菜种子的发芽及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6.
混合物提纯一般应遵循如下原则:步骤简单,操作方便,除杂干净,杜绝新患.具体方法又分物理法提纯与化学法提纯.物理法提纯可采用以下几种途径.1.蒸发溶剂法例如:从Na_2SO_4溶液中分离出Na_2SO_4.方法:将Na_2SO_4溶液蒸发除掉水分.2.过滤法例如:除去CaCO_3粉末中混有的少量Na_2CO_3.方法:用蒸馏水将混合物充分溶解、过滤.便得到较纯净的CaCO_3固体.3.结晶法例如:除去NaNO_3中混有的少量NaCI.  相似文献   

17.
1.把一瓶不饱和的烧碱溶液分成4等份.保持温度不变,向4份溶液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NaOH、Na_2O_2、Na_2O和Na,使溶液均恰好饱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入的NaOH的质量一定最大B.加入的Na_2O_2和Na_2O的质量比为1:1C.加入的NaOH、Na_2O_2、Na_2O、Na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相似文献   

18.
2002年审定的人教版高一化学第34~35页填空题的第2、3题,第35页计算题的第2题都是有关Na_2CO_3、NaHCO_3性质比较的题目,历年高考题中也常常涉及有关Na_2CO_3、NaHCO_3两者性质比较的题目,可见弄清两者性质的比较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一说到盐,大家马上会想到一日三餐都离不开的食盐,认为所有的盐都是咸的,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盐的味道主要是由它所含的离子决定的。一般说来,含钠离子、钾离子、铵根离子的盐都是咸的,如家庭生活中常用的食盐(NaCl)、小苏打(NaHCO3)、苏打(Na2CO3)等;还有农业上常用的一些化肥,如碳酸氢铵(NH4HCO3)、氯化钾(KCl)等。含镁离子的盐是苦的,如过去医药上常用的泻药(MgSO4),它的味道是相当苦的,做豆腐常用的卤膏(含有较多的MgCl2),也被人们称为苦卤。含铅离子的盐是甜的,因而醋酸铅[Pb(CH3COO)2·3H2O]被人们称为铅糖。含铝离…  相似文献   

20.
一、选择题1.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硫酸亚铁溶液与过氧化氢溶液混合:Fe2++2H2+4H+Fe3++4H2OB.小苏打溶液与稀硫酸混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