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透视教育的第三只眼》(远方出版社出版)包容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多方面的教育艺术,还荟萃了一些名家的教育思想,其显著特点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教育难题,博采古今中外的优秀教育方法,以通俗而不失品位,新颖而不离实用的妙笔行文,为我们勾勒出了一道独特的教育艺术风景线。挑灯夜读,你一定会为书中的许多精辟论述而不由抚掌拍案:“出生前就拿到毕业文凭”、“孩子出生第  相似文献   

2.
高校艺术教育 如何面向新世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如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使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之巅,关键是人才的培养,而艺术教育对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在《2000年大趋势》一书中指出,决定未来世界走向的十大发展趋势之一就是“艺术在90年代将会有空前的发展”。早在本世纪初,我国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就指出,应当把美育列为国民教育的宗旨之一,并规划了全民艺术教育的实施蓝图。一个世纪即将过去了,中国的艺术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比起一些发达的欧美国家的艺术教育,显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其中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教育的艺术艺术的教育●张炳元教育艺术是一朵艳丽的奇葩。她在教育这个大花园中,既没有牡丹之富华,也没有玫瑰之芬芳,更没有菊花之娇艳。她犹如一枝傲霜斗雪的寒梅,藐视着大自然的风刀霜剑,巍然屹立在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教育艺术是一种不懈的追求。她既不源于上帝...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教育实践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创造性的学习开始。美术学科具有显著的创造性特征,艺术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儿童的形象思维能力,从而使他们能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与艺术》一书中说:儿童应生活在创造的世界之中”;“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  相似文献   

5.
《教育艺术》伴引我人生之路●张炳元《教育艺术》自1990年创刊以来,已整整刻画了七个不平凡的年轮。在当前层出不穷、良莠混杂的书刊丛中,她犹如一支傲雪怒放的岁寒腊梅,锻造着广大读者超凡脱俗的风骨和人品;又如一只劈波斩浪于苍茫大海上的海轮罗盘,指引着芸芸...  相似文献   

6.
幼儿艺术活动及其社会化功能探析张卫民黄文伟艺术是美的象征,它体现着人类对美的追求。著名的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在新近推出的《2000年大趋势》一书中认为,未来世界走向的十大发展趋势之一就是“艺术在90年代将会有空前的发展”。艺术的繁荣发展,必然向艺术教育提...  相似文献   

7.
在陈旧的教学观念、落后的教学模式、机械的教学方法的禁锢下,我国目前的板书教学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王松泉老师在《语文教育板书学》中指出:要使板书达到科学高效的目标,就必须“明要求,做到书之有用;抓重点,做到书之有据;选词语,做到书之有度;定形式,做到书之有条;排次序,做到书之有时;留余地,做到书之有择”。据此,我们特别提出板书教学创新的八大途径:讲究目的性、提高组合力、加强互动性、强化系统性、提高应变力、注意意境美、培养多种技能、利用网络资源。如果我们能够按照这八个方面去努力,那么,即使我们设…  相似文献   

8.
系统论述教育技术的可喜收获──评《教育技术概论》李连波孙庆珠、杨玉强等同志,最近推出了《教育技术概论》一书(天津古籍出版社1995年5月版,以下简称《概论》)。该书不仅是迄今为止较为全面、系统地论述教育技术的专著,有填缺补漏之功,而且在运用新的理论与...  相似文献   

9.
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中讲述了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感。书中,人间的同情和怜悯,都已近于理想世界。笔者不禁感激起作者来,他让笔者找到这个完美的爱育教材,让笔者对爱的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信息时代,出版刊物琳琅满目。然而,在众多刊物之中,我独爱散发着清新气息、载满知书达理情怀的《教育艺术》。因为在我的工作、生活中,《教育艺术》给了我智慧,传了我知识,教了我为人处世的道理。也正是因为有了《教育艺术》的帮助,才造就了我的今天。总而言之,我与《教育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这里,我要真诚地说一声:多谢了,我的朋友!  相似文献   

11.
师道,即“教人以道”,是教师责无旁贷之职责,义不容辞之要务。师道是一种责任。《李良玉历史研究与教育文选》一书凝聚着李良玉教授浓厚的“师道即师责’’传统。在学业上,他耐心和细致地教诲每一个学生;在生活上,他如同对待子女般地关心他们。李良玉教授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新时期师道的真谛。  相似文献   

12.
教育新书架     
《教育情报参考》2010,(5):F0002-F0002
《给教师的一封信:对学校教育和教学艺术的反思》 简单、优雅、充满常识,这些对教学艺术的反思充分地反映了教师们深切关心的问题,即怎么与孩子们和年轻人打交道。一个受尊敬的教师和培训教师的人,应该在诸多方面表现出智慧:要用真正有教育价值的书代替教科书、课堂内外的行为要一致、要知道学生认识世界的角度与成人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3.
教育新书架     
《教育情报参考》2010,(7):F0002-F0002,F0003
《给教师的一封信:对学校教育和教学艺术的反思》 内容简介 简单、优雅、充满常识,这些对教学艺术的反思充分地反映了教师们深切关心的问题,即怎么与孩子们和年轻人打交道。一个受尊敬的教师和培训教师的人,应该在诸多方面表现出智慧:要用真正有教育价值的书代替教科书、课堂内外的行为要一致、要知道学生认识世界的角度与成人是不同的。综上所述,  相似文献   

14.
据说宋朝有一位名叫李淑的人,在《邯郸书目》中写过以下的话:“诗书,味之太羹(gēng);史为折俎(zǔ);子为醯醢(xī hǎi);是为书三味。”太羹指的是肉汁,俎就是切肉,醯醢是加佐料做成的肉酱。综合起来的意思是说:读诗书、史书和名家经典这些书就像品尝用肉做成的佳肴一样。由此,不禁联想到了我们的教育,细细回味,感觉教育就像一杯盛满酸、甜、苦、辣的美酒。  相似文献   

15.
实践性功能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它的作用是帮助受教育者更好地进行艺术实践活动,并在这个实践中去充分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断地完善自我。本文通过艺术教育的实践性功能的三个方面,对这一论点作了论述:一、体验生活:感知世界,认识人类;二、参与实践:美的实践与创造;三、超越现实:艺术实践的升华,从而得出艺术教育对于整个人类社会实践,具有着不可低估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6.
英国美学家、艺术教育理论家赫伯特·理德倡导“通过艺术的教育”在国际幼教界享有广泛的影响。在《通过艺术的教育》一书中,赫伯特·理德阐发了柏拉图创建的主题:艺术应为教育的基础。他提出,“通过艺术的教育”在学前教育  相似文献   

17.
正什么是教育?杜威回答: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之前读过杜威的《我的教育信条》《儿童与课程》《民主主义与教育》等专著,对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有所了解。近日读他的《经验与教育》一书,同样颇有感慨。特别是他关于经验与教育哲学关系的论述让我眼前一亮,有醍醐灌顶之感,也努力找寻到了我校教育哲学提出的科学依据。《经验与教育》一书不厚,以致出版时是与《我们怎样思维》合订的。书不厚,但理不浅。在这本书里,杜威努力强调着教育哲学的重要性,目的就在于"力图引起对教育问题更大的、更深的注意,以提出适当的处置办法"。这也正是我特别感兴趣的话题,于是,"深入研读、把握主旨、联系实际、找寻依据"便成为我读此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被誉为“艺术教育的宝库和图书装备的佳品”的《中小学艺术欣赏文库》已由大连出版社出版。这套文库共50册,每册都是一个独立的艺术专题,约请专家撰稿。内容新颖,涵盖面广,语言深入浅出,是其主要特点。各册主要内容有:《幽默的艺术--相声小品》、《美的旋律--中外舞剧欣赏》、《华姿丰采话丽装--历代服饰杂谈》、《中国民居--建筑艺术欣赏》、《中国地方戏曲大观》、《古老深邃的宝藏--壁画》、《昆吾的传说--陶瓷艺术》、《中国曲艺杂谈》、《世界建筑艺术欣赏》、《电影艺术欣赏》、《刀笔生花--版画》、《怎样观赏话剧》、《纯朴风…  相似文献   

19.
马忠涛 《宁夏教育》2006,(7):116-117
最近读了一本书,书名为《中国新教育风暴》。本书作者认为中国正在进行着有史以来的第三次重大教育转型。全国1300万教师需要改变教育方式,3亿学生需要改变学习方法,6亿以上的家长需要改变对孩子的教育观念。作者对我国的教育现状和世界教育大趋势进行了广泛调研与深度思考。其足迹从东海之滨到长江源头,从繁华都市到荒原戈壁……这里有作家亲历亲见的感人故事,有世界性教育转型的来龙去脉,有我国教改先行者们的艰难而卓有成效的伟大实践。读完之后,思绪澎湃,内心触动很大,现在我将结合自己,从四个不同的方面来谈一谈所感所想。  相似文献   

20.
《大观圣作之碑》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极高的学术和史料价值,同时也具有较高的书法价值。其内容最主要的就是宋代徽宗皇帝给当时学子们制定的"八行八刑"十六条行为准则,所以,《大观碑》又被称为《御制学校八行八刑碑》,它反映了宋代的皇权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