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师访徒三年,徒访师三年。我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分为这样几种:他是我的学员,他是我的学生,他是我的学徒。具体说来,如果他听过我的讲座或者一个学期的大班课程,可能我不需要批改他的作业,甚至不一定记得他的名字,那么他可能只是我的一个学员。如果他是我的某一门选修课的学生,我批改他的习作,给他出题,我们曾经比较深入地聊过几次天,我比较了解他,可以说他是我的学生。  相似文献   

2.
和茗 《师道》2009,(11):6-8
他,生于教育世家,怀揣梦想,潜心教学,在中学数学王国里自由驰骋。 他,就是中山纪念中学副校长、特级教师吴新华,广州大学数学教育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  相似文献   

3.
“刺猬”是他的外号。在经历了家庭变故后,他变得孤单、无奈、愤懑、冷漠。懂事起,父亲就一直在杭州工作,直到他读初三父亲才调回老家。粗暴的父亲使他敬而远之,而从小无微不至关心他成长的母亲却在他读高一时病故。他接受不了母亲离他而去的噩耗,更接受不了因父亲的不负责任而延误母亲的病情。几个月后,父亲又闪电般地再婚。怎一个“恨”字了得!他恨父亲,他恨这个家庭,他走向了叛逆之路。初中三年都是班长的他,开始了抽烟、  相似文献   

4.
季广花 《教书育人》2012,(10):10-11
有一位父亲,他的口号是"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只要孩子的日常品行、学习成绩不符合他的要求,就会遭到严厉的体罚。他的四个孩子中的三个被北京大学录取,他叫萧百佑,被称为"中国狼爸"。日前,"狼爸"萧百佑做客  相似文献   

5.
教育的困境     
正美国有位教育学家,他的儿子在学校教育中失败了,由入学前的活蹦乱跳的健康儿童变成了一个孤僻自卑的少年,他作为教育家也无能为力,于是他写了一本书,书名是《教育的困境》,他带着很深的感情写就此书,成了影响美国教育的一本名著。他在书  相似文献   

6.
周晓洁 《时代教育》2007,(9Z):59-59
在若干次忍耐之后。我终于大发雷霆。将蒋兵拎到了办公室,他真是让我无计可施,批评了、说理了也鼓励了、惩罚了,但他依然我行我素。在一次作文考试中,他一直睡觉。一个字也没写,我想联系他家长,他家家教很严,他也很惧怕他的家长。于是我勒令他回家找家长,否则要停课。这时,他惯有的可怜相又露了出来。赖在办公室死活不走,随便你怎么说,  相似文献   

7.
无趣的教育     
我女儿读一年级.有一天她给我讲故事, 说发明家瓦特很专心.一天邻居家的房子着火了,许多人都大喊,瓦特没有听到。火烧到他家了,消防队冲进他家里.发现他还在画图,嘴里还嘟囔着“蒸汽是水变的”。消防队要他快跑.他说“不要吵”,四处火光中, 他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似的,慢吞吞地往外走, 一出门就又靠在树上想了起来。  相似文献   

8.
"刺猬"是他的外号.在经历了家庭变故后,他变得孤单、无奈、愤懑、冷漠.懂事起,父亲就一直在杭州工作,直到他读初三父亲才调回老家.粗暴的父亲使他敬而远之,而从小无微不至关心他成长的母亲却在他读高一时病故.他接受不了母亲离他而去的噩耗,更接受不了因父亲的不负责任而延误母亲的病情.几个月后,父亲又闪电般地再婚.怎一个"恨"字了得!他恨父亲,他恨这个家庭,他走向了叛逆之路.初中三年都是班长的他,开始了抽烟、酗酒、谈恋爱、打架斗殴……他桀骜不驯,当犯大错时,他的口头禅就是"不要你管"!老师不能管他,同学更是怕他.  相似文献   

9.
一个学生坐在闷热的教室里听课,整整一个上午了。眼下是第四节课,他已经五个小时没吃东西了,加上中午的骄阳刚巧透过窗户射在他的身上。他开始感到疲乏、燥热,还有点饥肠辘辘。这时候他突然觉得这堂课是那么枯燥乏味,尽管教师的讲课仍然是成功的,但他再也无法集中精力听下去。他的脑袋慢慢地耷拉下来。教师很生气,冷不防向他提了一个问题,他答不上来。于是教师对他、也对全班同学开始训导起来,说你们今年是毕业班,对毕业班来说,每一堂课都很重要。“如果你仔细听课的话,这个问题你是应该回答得出的;如果你不愿听……”教师喋喋不休地责备着。  相似文献   

10.
他来到了我們班上开学已经一周了,一天早晨,校长对我说:“严乐达同志,学校决定把五(二)班的王东林同学調到你班上,改变一下环境。他是全校聞名的頑皮大王,这你是清楚的,希望你很好地了解他,关心他,耐心地教育他,使他逐步地进步起来。在教育他的过程中要切切防止急躁情緒!”开始我真想拒绝接受他,一方面担心教不好他,另一方面是怕他到了班上,会把班上的紀律搞坏。校长好象看出了我的心事似的,说道:“教育好王东林同学当然会碰到很多的困难,才开始到你班上去也可能有一些影响,但只要你对班上的同学讲清楚,我  相似文献   

11.
爱的教育     
工伤13日,星期一诺比斯和弗朗蒂真是一对没心肠的兄弟。我特别讨厌像弗朗蒂这样的人。他是个心狠手辣的家伙。比如,凡是遇到有家长来学校呵斥孩子时,他就兴风作浪,开心得不得了。别人哭了,他就乐呵呵地笑。他在卡罗纳面前胆小如鼠,可见了小泥瓦匠,就故意欺负这个瘦小的孩子,往往追着殴打。他还无理纠缠一只胳膊残疾的科罗西,对救了一个小孩而自己拄着拐杖走路的三年级学生罗伯弟冷嘲热讽。诺比斯也是一样,欺软怕硬。他俩对今天上午亲眼目睹的可怕场面竟麻木不仁。  相似文献   

12.
陆良县赵家沟大队党支部书记高自先同志,由于热心教育而远近闻名。陆良县的许多同志说:如果社队干部都象他,那我们的教育事业就会发展得更快。他,确实是一个榜样。高自先同志今年五十多岁了,从土改时起,他就担负了农村党的领导工作,多年以来,乡亲们都亲切地称他“老支书”。他当干部,有个自己的谱儿,按他说的秩序,第一  相似文献   

13.
爱的教育     
斯达尔迪和他的藏书室4日,星期三今天斯达尔迪获得了仅次于德罗西头等奖的二等奖,大家无不感到惊奇。谁都知道,去年十月份,他父亲领着他到学校来,当着大家的面对老师说:"这孩子头脑迟钝,需要老师多多费神啊。"  相似文献   

14.
<正>我认为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这个过程几乎是在出生时就在无意识中开始了。它不断地发展个人的能力,熏染他的意识,形成他的习惯,锻炼他的思想,并激发他的感情和情绪。由于这种不知不觉的教育,个人便渐渐分享人类曾经积累下来的智慧和道德的财富。他就成为一个固有文化资本的继承者。世界上最形式的、最专门的教育确实不能离开这个普遍的过程。教育只能按照某种特定的方向,把这个  相似文献   

15.
伉凡是个性情孤僻的孩子。因父母离异,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损害。他不爱与小朋友交往,却常常伤害别人,小朋友都怕他。他家里藏着一把小手工刀,看谁不满意,就用小刀刺谁。他奶奶的手臂上就留有好几处被他用刀划破的伤痕。对于这样的孩子,我多次批评教育他,都无济于事,他反而对我也充满了敌意。一个雨天的傍晚,我正在值班,小朋友都陆续被接走了,只剩下伉凡一个人。大概是天气突变的缘故  相似文献   

16.
周晓萍 《物理教师》2003,24(8):41-42
我一直以为原子核式结构的发现者——卢瑟福(Rutherford)是英国人,原来,他却是土生土长的新西兰人。在他的故乡哈密尔顿(Hamilton)有他的故居和纪念馆,新西兰最大面额的百元大钞上也是他的头像及原子核的衰变曲线图,新西兰人以他为荣,新西兰的中学物理教育也搞得实实在在,其教育思想观念、教育方法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徐迅雷 《生活教育》2012,(15):18-18
他是江苏首位国际化学奥赛金牌得主,他曾因此受到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接见:他是南京大学化学系第一个跳级生,他从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毕业;他出生在江苏海安县偏僻的农村,他是海安中学一直树立的标杆式人物……他叫王庆根,你不要看这个名字很“农民”,  相似文献   

18.
一个青年来到城市打工,不久因为工作勤奋,老板将一个小公司交给他打点。他将这个小公司管理得井井有条,业绩直线上升。有一个外商听说之后,想同他洽谈一个合作项目。当谈判结束后,他邀这位也是黑眼睛黄皮肤的外商共进晚餐。晚餐很简单,几个盘子都吃得干干净净,只剩下两只小笼包子。他对服务小姐说,请把  相似文献   

19.
个案一一天晚上,我正在办公室整理资料,伴着轻轻的敲门声,进来一位瘦弱、腼腆、声音纤细的男孩儿.他叫尔冬,15岁,从小在外婆家的一群女孩儿中长大.他说他有病,去看过医生了,还花了一百多元钱,但未见效,在医生的再三建议下来寻求咨询.沉默许久,他断断续续地说他喜欢上了一个比他大一岁、高大、英俊的男孩儿,但这个男孩子最近不愿意和他一起玩了,说他不正常,有病.他十分痛苦,无法学习,食不香,寝不安.  相似文献   

20.
北熹 《师道》2009,(11):47-48
中国现代文艺史上,丰子恺是一位难得的全才艺术家。他别致的散文,简淡的漫画,为他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但作为教育者的丰子恺有着怎样的精神风貌,却不一定为人所熟悉。他的《教师日记》精短生动,文如其人,起承转合间都是他生命的气息,给人无尽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