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和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意义为基础,对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策略进行一定的思考,即切实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积极运用新媒体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全力发挥大学生骨干积极的模范作用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虽然在我国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方法正困惑和徘徊于传统的范式之中。如何更有效地推动此项工作的纵深开展,就凸显出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此背景下,本文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涵、重要性,并结合日常工作实践,进一步论述了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用马克思主义武装青年、教育引导青年,是中国共产党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中心任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终必将落脚在中国青年这个实践主体上.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青年的有机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化的双向统一,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青年运动实现的途径,更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程度和效果的检验.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观是人们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观点和看法,是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怎样大众化?"的回答。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基本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形成了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观。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观对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会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的深刻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建工作中提出的重要问题,对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重点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名词的内涵,阐明笔者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大众化的理解,阐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辩证关系,指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随着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命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已成为学术界和理论界关注的热点.2012年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优秀的创立者及实践者,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通过对经典作家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思想的研究,对于从理论上梳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关思想,探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的的精神实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来是学者们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和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三个方面做出综合梳理,以期为进一步研究该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的时间特征直接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哲学本身属于一项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同时哲学也是对于方法论的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所具有的某种大众化的内涵为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打下了基础,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时代化的特征。本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思想及认知探讨,主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内涵、推进依据、推进路径三方面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9.
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密不可分的内在关联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渠道,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对此,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构建优良的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和路径选择问题进行了一些新的思考,分别从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理论特征考察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从传播学的角度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