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小学教辅授权编写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分析了教辅授权编写的法理基础,认为未经教材著作权人许可,根据教材的编写顺序结构即目录编写配套同步教辅应构成侵权。最后,对如何贯彻落实中小学教辅授权编写制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2012年可以说是教辅新政年,也是全行业教辅转折之年。2月,教育部、总署、发改委、国务院纠风办四部委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确认了学校使用教辅"一科一辅"的基本原则,并从教辅评议、推荐、发行和编写等诸环节做了明文规定。4月,发改委、教育部和总署又发布了《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价格监管的  相似文献   

3.
周澎 《编辑之友》2023,(7):80-88
教辅出版关乎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需对其著作权侵权问题予以重视。文章通过对273份民事判决书的分析,得出教辅出版领域主要存在教辅与非教辅、教辅间侵权两种类型。该侵权的产生看似因未经授权使用导致,实际是由于教辅与教材存在必然联系或需其他作品所致。故可从根源入手,针对不同出版单位主体,通过著作权预登记制度辅助默示许可制度的构建,教育出版知识共享协议的完善,以及教辅出版过程中多元主体共治的参与,解决相应问题并推动教辅出版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2012年可以说是教辅新政年,也是全行业教辅转折之年.2月,教育部、总署、发改委、国务院纠风办四部委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确认了学校使用教辅"一科一辅"的基本原则,并从教辅评议、推荐、发行和编写等诸环节做了明文规定.4月,发改委、教育部和总署又发布了《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价格监管的通知》,对于进入推荐目录的教辅材料规定了最高零售价格和最低发行折扣.  相似文献   

5.
谢琴  段维 《中国出版》2012,(15):63-67
由于人口众多而教育资源稀缺和分配不均衡,中国的教辅市场曾经异常火暴。全国有许多出版社涉足出版教辅。近几年来,随着教辅市场内部的份额抢占之争由白热化转为平缓,教辅市场又面临一场新的"危机":以人民教育出版社为代表的中小学教科书版权人[1]向教辅出版机构发出了维权宣言,声明未经中小学教科书版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其他出版机构不得出版配套教辅。一时间,教辅出版机构惶恐不已。虽然我们不难看出,这场维权之战的背后是利益之争,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教辅图书肇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为满足应试教育下的教学需要应运而生。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实行严格的出版社专业分工政策,对中小学教辅图书的管理相对简单,出版社审批制确定了中小学教辅图书出版资格的归属。从80年代开始,中小学教辅图书逐渐形成规模效益,国家亦加强了对教辅图书的管理:在对出版主体的管理上,严禁擅自编写、出版、销售学生复习资料;在图书内  相似文献   

7.
2010年以来,新闻出版总署、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加大对违法违规出版发行中小学教材教辅整治力度,并开展打击侵权盗版和非法出版发行教材教辅专项行动,依法依规查处部分案件。现将其中重点案件查处情况通报如下。  相似文献   

8.
政治教辅图书是老师授课、学生学习政治教科书的重要辅助图书,打造紧扣教材、编校质量过关、满足教学需求的政治教辅图书是政治教辅编辑的职业要求和追求.当前政治教辅图书存在的具有普遍性的两大问题,是内容更新不及时和编写质量不过关.针对这两个问题,作者提出政治教辅编辑要在教辅图书的编写全程中关注教辅图书质量,重点处理好教辅与教材、课堂和作者的关系;最后列举了政治教辅编辑在编辑加工过程中要格外注意的几类重要的、普遍的和容易忽视的错误情形.  相似文献   

9.
对建立优质教辅评估指标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中国图书出版市场中最大的一块蛋糕,教辅图书出版一直受到各地出版者的重点关注,据不完全统计,教辅市场每年的产值有100多亿元.但目前教辅的编写和出版质量参差不齐,市场竞争多有失范.因此规范教辅的编写和出版关系到中国出版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中国2亿多中小学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教育大计.编写并出版优质教辅需要一个指标去衡量.然而,我国现在还没有一个优质教辅的评估指标体系.本文基于这个目的,对优质教辅的概念、评估指标制订原则、指标的构建与运用做了建设性探讨.  相似文献   

10.
马晓峰(北京紫峰图书有限公司总经理): 教辅新政这个话题源于2009年.201 1年8月22日,新闻出版总署发了一个管理办法的通知,就明确有这么一句话,根据著作权,教科书编写的同步类教辅,必须获得著作权人的授权.后来就是教育部基教二司出的那个四部委文件,从8月份起草,一直到今年的3月份才正式出台,每一份稿子的变化,都能看出一些博弈.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教材的编排体系结构——目录入手展开分析,认为教材作为一种教育性质极强的特殊的作品,其结构、编排体例享有独立的著作权,其目录也是一种作品,应受著作权法保护;同步教辅是教材衍生的演绎作品。原创教材出版社是教材演绎权的专有者,其他出版单位未经原创教材出版社授权出版同步教辅是对教材编排体系结构的剽窃,是侵权作品,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12.
张斌 《编辑之友》2006,(3):26-28
2005年对以教材产品为主的出版社来讲是冲击较大的一年.随着小学和初中在校生人数分别于 1997年和 2003年达到峰值(分别为 13 995.4万和 6690.8万)后数量的减少,以及中小学教材招标、循环使用等多种制度的出台,中小学教材及教辅图书品种数量明显供过于求,中小学教材教辅图书市场进入了微利时代.与此相比,职业教育形势却是一片大好.  相似文献   

13.
《出版参考》2006,(9X):9-10
由新闻出版总署牵头组织实施的2006年全国教辅图书质量专项检查近日完成。此次检查的范围是2005年出版的中小学教辅读物图书(以图书版权页为准),重点检查与教材相配套的同步教辅。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 由新闻出版总署牵头组织实施的2006年全国教辅图书质量专项检查近日完成.此次检查的范围是2005年出版的中小学教辅读物图书(以图书版权页为准),重点检查与教材相配套的同步教辅.  相似文献   

15.
教辅图书,即对教学起辅导或辅助作用的图书。本文所指教辅,为"中小学教辅"。当前,国家对教辅图书以多种形式严格管理,试行新的教材教辅准入制度,并对大量泛滥、乱象丛生的教辅图书市场进行整顿,而数量众多的出版社却仍以教材教辅出版作为自己生存的基本依赖,如何在新时期认识和增强教辅图书责任意识,对于出版社乃至全社会的教辅图书出版有着不可小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出版发行管理的通知》下发后,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南方日报》等新闻媒体深入基层调研采访,曝光了几起涉嫌违法违规出版发行中小学教辅材料事件。对此,新闻出版总署高度重视,并于9月8日下发《关于请调查核实有关教辅材料报道情况的函》,要求各相关省(区、市)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立即对有关情况进行调查核实。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教科书编写事关学生知识结构打造与“三观”建设,事关国家意志的贯彻与民族统一的形成。文章以新中国中小学教科书编写的五个发展阶段为观照对象,通过对每个阶段编写历史及教科书内容特色的详细考察,分析各阶段教科书编写的优势特点与存在问题,以期为将来的编写工作提供案例借鉴;在总结新中国教科书编写的历史经验与收获得失的基础上,提出新中国教材编写的根本经验与基本做法,强调教材出版的意识形态功能和政治特性,积极推动建设适合新中国教育发展的教科书编写体制与创新性做法;通过辨析教科书发展背后的传统与现代、科学与人文、素养与能力、一统与多元等概念及价值争论的意义,尝试探索教科书发展背后的“第一推动”及逻辑张力,为今后的教科书编写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孟建华 《出版广角》2014,(16):76-77
中小学教辅图书有使用的广泛性、内容的非独立性、作者的非职业性、严格的时效性和计划性、学科的专业性和品牌的可持续性等特点。教辅图书出版是一个系统工程,保障教辅图书的质量,必须把握教辅图书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鲍红 《出版参考》2011,(27):2-3
事件梳理 建国以来,我国教材出版实行的是国定制,中小学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组织专家编写出版,各地租型印刷。而教辅则是一个公共的出版领域,各个出版社与民营公司都可以策划出版发行。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批民营公司进入教辅策划,并逐渐取得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0.
李淑娟 《新闻传播》2023,(23):55-57
教材是教育的主要载体,而教辅是教材的补充。我国中小学教辅市场有庞大的消费人群,使得中小学教辅出版出现了规模化、系列化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规模效益。但中小学教辅的出版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质量问题,缺乏创新性,缺乏品牌意识、营销意识,等等。这对中小学教辅编辑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代中小学教辅编辑更应具备责任意识、创新意识、营销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