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高校收费制度的不断改革,高校学生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贫困生,即来自于经济困难家庭的大学生。据国家教委统计,在高校中贫困生约占学生总人数的15%~20%,而其中一部分来自经济特别困难家庭的学生被称之为“特困生”,这部分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5%~10%。高校特困生因经济困难,导致生活方式、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学习状况、人际交往、自我意识、能力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和压力,因此分析高校特困生的心理状态及形成原因、具体表现,有针对性地开展“精神扶贫”和“心理助困”工作,成为高等教育和管理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特…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高校贫困生问题研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贫困生问题是伴随经济体制和高校体制改革出现的一个重大问题.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迈进,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近年来全国各类高等学校在校生总数已达2000多万人,到了2009年,全国高校在校生人数比1999年增长了3倍多.据统计,全国大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达到了近30%,特困生比例为10%~15%.而在一些边远地区和山区贫困生和特困生的比例更高.目前,大连大学在校的贫困生占学生总数的24%.高校贫困生在思想和行为方面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成为了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正视和研究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校来自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学生占有很大比例。从近几年的统计结果来看,我校家庭人均年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25%左右,在1000元~2000元之间占20%左右。如果我们分别以家庭人均年收入1000元和2000元作为标准来界定特困生和贫困生的话,那么,我校有近25%的学生是特困生,近20%的学生是贫困生。近几年,随着我国地区间经济水平差距的逐渐拉大、高校收费标准的不断提高和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贫困生、特困生群体有膨胀的趋势。虽然在各级  相似文献   

4.
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贫困大学生比例数字呈上升之势。据国家教育部公布的数字,到上个世纪末,我国高校内的贫困生和特困生分别占到大学生总数的20%和10%,而现在全国大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将近30%,其中特困生比例也达到了10%~l5%,大规模的扩招使得贫困大学生的绝对人数也在急剧增多,成为大学生就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群体。  相似文献   

5.
据统计,在我国普通高校中贫困生约240万,占学生人数的20%,特困生占5% ̄10%。日益增长的贫困人数和不断出现的关于高校贫困生的报道,使社会各界将目光投向了高校贫困生这一弱势群体。本文从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综合分析了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贫困生问题已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据统计,在全国大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已达到近30%,特困生比例为10%~15%.国家、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越来越苇视,采取了"奖、贷、助、补、减、勤"与"绿色通道"等一系列积极的资助措施,为贫困生提供了多渠道、全方位的服务,勤工助学因其灵活性、公平性、易操作性等特点,成为大学生特别是贫困大学的普遍选择,成为高校解决贫困生经济问题的重要途径,并为部分大学生全面发展、锻炼能力和施展才华提供了社会实践的舞台.  相似文献   

7.
高校贫困生状况调查及救助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高校贫困生状况调查 一般而言,贫困生是指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就学期间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较困难的学生.据教育部调查统计,目前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15%~30%,其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所占的比例为8%~15%.  相似文献   

8.
一、贫困生工作的现状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据估计,我国一般高等院校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约占10%~20%,特别困难的学生约为5%~10%,而农林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达20%~25%,特别困难的学生达10%~15%。贫困生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重点,对于贫困生工作,一定要处理好一些内涵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近年来高校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贫困生.目前,在我国一般高等学校中,贫困生人数约240万,占在校生总数的10%-20%,特困生人数约160万,占在校生总数的5%-10%.由于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日益突出,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我国高校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家长揪心、学校担心、社会忧心的不可轻视的问题,了解和掌握贫困生的心理及其人格发展已经成为高校育人和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扩招步伐的不断加大,高校特别是农业院校贫困生人数和比重呈快速增长趋势。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现有的在校大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约占30%,特困生约占15%,少数地区、部分高校和某些特殊的专业中,上述两个比例甚至超过了40%和20%。在全国高校的农业院校中,由于农村生源比例较高,其贫困生比例也相对较高,例如:四川农业大学依据建立贫困生档案的资料统计,在校学生贫困生比例超过40%。  相似文献   

11.
贫困大学生是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个特殊群体。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由于三农问题的困扰和城市下岗问题的存在,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日益增多,其中贫困生占20%,特困生占5%~10%。[1]如何构建和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又便于教育实践,已成为高校贫困生资助教育研究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和热点。而美国作为世  相似文献   

12.
据统计,在我国普通高校中贫困生约240万,占学生人数的20%,特困生占5%-10%。日益增长的贫困人数和不断出现的关于高校贫困生的报道,使社会各界将目光投向了高校贫困生这一弱势群体。本文从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综合分析了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教育对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据统计,目前我国高校在 校生中的贫困生比例约 为20%,特困生比例为8%。贫困生 资助主要有哪些方式?为此,本刊 记者专访了湖北省学生资助管理 中心姜旭萍主任。 记者:家庭特别贫困的学生考 上大学后如何入学? 姜主任:各公办普通高等学校 都开辟了“绿色通道”,城市低保家 庭及农村特困家庭考入大学的子 女,可以凭民政部门颁发的低保证  相似文献   

14.
方园 《辽宁教育》2012,(18):80-81
随着我国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持续增加。2011年我省地方高校有108所(本科40所,高职专科50所,独立学院18所),在校学生80多万人(本科学生45万人,高职专科学生25万人,独立学院学生10万人;省属高校67万人,市属高校13万人)。据调查,2011年我省地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有18.1万人,占在校学生21.3%。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家庭经济状况可分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和家庭经济一般困难,即"特困生和贫困生"。家庭经济特  相似文献   

15.
当前,经济困难学生在高校已占有相当比例,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高校中没有能力支付标准学费和起码生活费的经济困难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20%,其中经济特别困难的,即特困生约占10%。经济困难学生是当前高校收费制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在经济和心理的双重压力下,在他们中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相似文献   

16.
据国家教育部统计,全国普通高校贫困生约240万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20%,其中特困生占5%-10%。高校贫困生问题,需要整个社会系统的参与,需要全社会通过各种资源和力量帮助解决。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扩招步伐的不断加大,高校特别是农业院校贫困生人数和比重呈快速增长趋势。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现有的在校大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约占30%,特困生约占  相似文献   

18.
高校贫困生状况调查及救助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高校贫困生状况调查 一般而言,贫困生是指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就学期间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较困难的学生。据教育部调查统计。目前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15%~30%.其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所占的比例为8%-15%。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我国高校中,经济困难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20%,特困生占5%到7%。一些贫困大学生在承受经济压力的同时又产生了思想“心结”,即因物质贫困而造成的心理贫困。针对这一新问题,我们应该认识到对于大学贫困生,不仅要在物质上给与帮助,还应对其心理、思想问题进行疏导,解开其内心深处不愿提起的“心结”。  相似文献   

20.
一、高等学校贫困生现状目前在全国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约240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农林院校的比例还要大一些,特别困难学生的比例在5% ̄10%,人数大概在160万。家庭年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有27%,贫困生中有30%左右的学生月生活费不超过300元,有16%的贫困生依靠亲友的资助完成学业,目前有近80%的贫困生参加了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工作,还有部分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贫困生,学校不仅提供岗位,还在第一时间内帮他们申请了政府部门的助学贷款,保障其生活、学习,超过三分之二的贫困生利用假期打过工。贫困生为生计担忧,贫困牵扯了他们很多精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