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陕西的生态环境与经济组成了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环境经济系统,但是从人与环境的关系来看并不是一个协调性环境经济系统,作为该系统中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可以说是陕西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基本问题,它们是相互制约、相互组成的紧密统一体.本文试图从陕西生态环境变化给经济带来的影响以及陕西生态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对陕西经济与环境的协调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运用双对数计量经济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利用1990~2003年时间序列数据对陕西经济增长有影响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陕西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最后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外商投资的质量、增强FDI效应的对策建议,以使外商直接投资更好的为经济增长服务.  相似文献   

3.
由于特殊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贵州省的地质环境灾害突出.良好的地质环境是地区社会经济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故对贵州的地质环境、地质灾害进行分析评价,并且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1.实践“三个代表”,紧扣陕西实际,理清高校后勤改革为教育服务的思路陕西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既面临着世纪之交西部大开发、高教大发展的良好机遇,也受制于陕西高校比较多,但经济欠发达,投入相对不足的影响。如何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加快高教发展,为陕西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人才,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客观要求,也是高等教育改革中首先要解决的重大问题。1.1 高校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迫切要求我省高校后勤实现跨越式发展。扩招以来,我省普通高校在校生规模三年翻了一番;生均宿舍面积扩招前为4.91平方米,  相似文献   

5.
湖南地质灾害的特点及对防灾减灾的警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鹤林  陈芬 《湘南学院学报》2007,28(2):53-57,62
湖南省是地质灾害多发省份之一.我省高速公路的实践表明,地质灾害是影响山区高速公路的施工和运营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地质灾害的预测与控制成为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营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对我省地质目地质灾害的特点进行综述,力求解决我省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及运营初期地质灾害不能预知和无法控制的被动局面,实现防灾减灾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北流市近年来地质灾害比较频繁,各县镇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灾害威胁,灾害的情况比较严重,经济也遭受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以GIS软件为工具结合野外调查,选择天宫堂水库两岸坡度、土地利用、岩性作为地质灾害评价因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库区有75.74%的面积属于低危险区,面积为3898738m2;17.95%的区域属于中危险区,面积为923948m2;6.32%的地区属于高危险区,面积为325180m2.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分析认为,陕西民间体育游戏活动在活动内容、时空分布、组织情况、积极作用、影响因素等方面表现出与陕西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相适应的特征;为保护和开发陕西民间体育游戏活动,应从加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开展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加强民间体育游戏活动保护与开发队伍建设、对陕西民间体育游戏活动资源进行产业化开发和利用等方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9.
陕西曾是我国历史上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在陕西留下了丰厚的积淀和深远的影响 ,如今仍广泛存活于民间的大量陕西方言中的文言语词就是其文化影响的一个方面。正确地把握这些方言的音与意 ,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以及准确阅读理解古代的各类文学作品等 ,均具有重要作用。陕西方言因陕西各地地域、文化背景、经济条件的不同在使用、发音等方面略有差异 ,本文收集的语词以关中渭北地区为主  相似文献   

10.
张书光 《考试周刊》2010,(32):238-239
福建省南安市为地质灾害多发区,本文对该区域地质灾害形成条件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地质灾害形成、发育、分布的影响因素,为地质灾害的预报与防治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五华县是梅州市地质灾害易发和多发的县(市)之一。区内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发育,地质灾害发育呈明显的地域性。通过地质灾害的系统调查与分析,根据地质灾害易发分区依据、原则,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方法,对地质灾害进行了易发性区划,五华县地质灾害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并分别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同时,根据地质灾害的易发程度、灾害点密度、水土流失的严重程度、人类工程活动强度等各种因素,五华县地质灾害防治划分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一般防治区,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北京是地质灾害多发城市,通过对门头沟清水镇某建设用地进行调查,确定了评估区内主要地灾类型为泥石流、崩塌、滑坡及断裂。在此基础上,运用量化评分、赤平投影等方法,对上述地灾类型进行了评估。认为区内石流沟属轻度易发,危害性小;崩塌规模小,危害程度不大;虽然有产生滑坡的条件,但因年降水量小,故滑坡致灾性小;区内亦未发现因断裂造成的破坏现象,故断裂对场地稳定性影响不大。这为下步工程建设和地灾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根据自然灾害系统理论,结合相关气象、水文、灾情资料,从致灾因子、灾情以及减灾预案等方面对2005年10月2日登陆福建晋江和龙海的“龙王”台风灾害链巨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地区主要致灾因子是狂风、内涝、积水等,而农村和郊区地区则主要是狂风、洪水、山洪暴发、滑坡、泥石流等;造成巨灾的原因是登陆台风“龙王”引起的灾害链、福建中西部多山地和丘陵、山地性河流(比降大)等自然因素和防洪工程落后、灾害预警机制不够完善、人们防灾意识不够强、灾害风险转移机制不够成熟等人为因素共同造成的.根据巨灾区域差异和成因分析,提出城市地区和平原低地应重点防御内涝,沿海以防御大风和风暴潮为主,山区则应重点防御山洪暴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为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根据自然灾害系统理论,结合相关气象、水文、灾情资料,从致灾因子、灾情以及减灾预案等方面对2005年10月2日登陆福建晋江和龙海的“龙王”台风灾害链巨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地区主要致灾因子是狂风、内涝、积水等,而农村和郊区地区则主要是狂风、洪水、山洪暴发、滑坡、泥石流等;造成巨灾的原因是登陆台风“龙王”引起的灾害链、福建中西部多山地和丘陵、山地性河流(比降大)等自然因素和防洪工程落后、灾害预警机制不够完善、人们防灾意识不够强、灾害风险转移机制不够成熟等人为因素共同造成的.根据巨灾区域差异和成因分析,提出城市地区和平原低地应重点防御内涝,沿海以防御大风和风暴潮为主,山区则应重点防御山洪暴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为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地质灾害与防御教育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方面。本文在分析中国地质灾害发育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对课程教学内容做出合理选择,教学中以实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为手段,吸引学生特别是非地学类专业学生的参与。教学实践表明,这门课程的开设对于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弘扬地学文化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白若然 《海外英语》2016,(15):147-149
Shaanxi province has increasingly extended its opening-up to the outside world since the strategy of developing the Western regions of continental China was implemented.Among the developing businesses are Shaanxi snacks which are part of everyday life in Shaanxi,therefore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Shaanxi snacks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no lesser than any other cultural translation.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Shaanxi snacks following the outline of the German functionalist,Skopos Theory.This paper will suggest more suitabl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while amplifying translation choices which could be easily adopted in place of the erroneous translations.This thesis aims to raise people's awareness o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Shaanxi snacks.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灾害的分类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人们将地下水引起的灾害问题归为地质灾害或环境灾害 ,但地下水灾害具有独特的发生机理和特征 ,且灾害发生后的治理工作将十分困难。根据地下水在灾害中的作用及影响后果 ,将地下水灾害分为地下水动力灾害、地下水化学灾害和地下水环境灾害三大类。对地下水灾害的长期性、隐蔽性、严重性和难治性等特点必须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8.
创建陕南生态保护与发展示范区的战略途径与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实现陕南的突破发展,可建立“陕南生态保护与发展示范区”这样一个工作平台。从体制、产业模式、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以实现生态淘汰的保护与开发,推动贫困山区群众的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9.
武当山的陕西游客近年来增长迅速,陕西已成为武当山的三大客源地之一.通过调查陕西游客对武当山旅游形象的评价,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陕西游客对武当山的总体印象良好,"上当山"印象尚存,交通费用高、时间成本等因素影响陕西游客的满意度.据此,提出了进一步提升武当山旅游形象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关中—天水经济区与陕南经济互动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融入到关中—天水经济区,接受辐射,互动发展,对陕南经济实现突破发展是一个重大机遇。陕南三市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也决定其在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互动发展中大有可为。两地应通过建立互动合作机制,提前布局互动规划,搞好利益协调,大力改善物流条件,科学实施产业转移,完善、统一市场体系,积极搭建互动平台等措施,积极发展优势产业互动、商品与市场互动、旅游与文化互动、技术与人才互动以及自然资源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