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葆桢是中国近代史上洋务派的一个重要人物。他具有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尊心,一生中颇有建树。本仅就其在两江总督任内的政绩作评述。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高中《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二章第七节小字部分有“两江总督张之洞等相继入会”一句,其中“两江总督”应为“署两江总督”,即代理两江总督,两江总督应为刘坤一。  相似文献   

3.
沈葆桢与福州船政学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葆桢与福州船政学堂●肖忠生沈葆桢(1820-1879),字振宗,号幼丹,祖籍浙江,后迁福州,是近代洋务运动的带头人之一。1866年,闽浙总督左宗棠推荐沈葆桢任福建船政大臣,专主福建船政局事务。次年7月,沈葆桢正式出任船政大臣。在其任职期间,为了发展...  相似文献   

4.
刘坤一是晚清时期一个重要的地方官员,也是洋务运动后期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历任江西巡抚、两广总督、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坐镇东南,屹然为中国之重”。1901年,他与湖广总督张之洞联衔的“江楚会奏变法三折”,更成为晚清新政的基本方针。对于这样一个清末封建统治阶级中学习西法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史学界的研究是明显不足的。本文试就刘坤一洋务外交思想的发展过程、洋务外交思想的特征做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5.
晚年左宗棠,担任清政府的两江总督,任上勤政爱民,造福地方;坚持海防塞防同等重要,并提出和身体力行海防江防同时并举与海防中协同作战的防务思想,在反侵略战争中做出贡献;其改变洋务企业经营方式,实行商办的洋务思想,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曾国荃是曾国藩的胞弟,著名湘军将领。他与乃兄一道参与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又同曾国藩一样,在治军、为官、处世、教子等方面都有过人之处。他曾任浙江、湖北、山西巡抚和两广、两江总督,从政数十年,深谙为官之道。他执政期间的吏治思想既是对前人经验的传承,又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并付诸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7.
曾国荃是近代中国海防建设的重要人物,他长期担任主持南洋海防的南洋大臣等要职.他的海防思想是近代中国民族危机日趋严重形势下的产物,并在担任两广、两江总督等职时,致力于发展海防建设,创办造船工业、建造近代化军舰、筹划购买铁甲舰,在抗击侵略者入侵等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并提出了扼要设防、有备无患、固结民心、以变求通、先固本基等一系列宝贵的海防思想,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相似文献   

8.
魏源经济思想研究余德仁魏源(公元1794——1857年),字默深,湖南邵阳人,晚清地主阶级进步思想家。鸦片战争之际,魏源时在两江总督裕谦幕中,痛愤外侮,积极参与筹划浙东抗英战役。鸦片战争失败后,继承林则徐未竟之志,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倡言“师夷长技...  相似文献   

9.
<正>沈葆桢,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生于1820年,清道光年间举人、进士,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洋务派的代表。沈葆桢与左宗棠、丁日昌等船政一班人,为保卫台湾、建设台湾做出历史性贡献。清同治五年(1866)六月,闽浙总督左宗棠上疏,建议创办福建船政,自造机器轮船,自办学堂培养造船和驾驶人才。不久,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他"三顾茅庐"  相似文献   

10.
魏光焘系晚清政治、军事、外交上的重要历史人物。他早年投身湘军,靠军功而屡获升迁,历任江西布政使、陕西巡抚、新疆布政使、陕甘总督、云贵总督、两江总督、闽浙总督等官职。魏光焘一生,一是忠于满清王朝,为了挽救满清王朝的统治,殚精竭虑,血腥镇压各地的人民起义;二是克勤克俭,每至一方,励精图治,主政新疆七年,致力于新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对促进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三是颇具民族气节与爱国精神,一贯维护民族主权,反对外国侵略。  相似文献   

11.
清代闽台海防一体化思想的发展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闽台的海洋地理环境决定海防是须臾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从清代闽台区域的海防实践,传统海防观向近代海防思想发展的过程,论述林则徐、魏源建立外海洋军以为海疆久远之谋的海防思想,以及对闽台海防 思想较有影响的左宗棠、沈葆桢、丁日昌、刘铭传的海防思想,海防思想的中心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这个时期的海防思想对尔后兴起的维新变法思想起了筚路蓝缕的开拓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于成龙由于其一贯坚持洁己廉政的处世态度而因政绩卓越身居两江总督之要职. 在这段时期内,于成龙的政绩主要表现在对两江腐败吏治的规范与建设,对两江奢靡风气的整治与变易以及重视两江地区的文化教育三个方面.于成龙在两江总督任上的突出贡献,是其践行儒家 "三不朽"的人生理想的写照.  相似文献   

13.
清朝康熙年间(1661—1722年),有两位同名的清廉官吏——于成龙,一位官至两江总督,一位官至河道总督,皆名一时,为人称道。  相似文献   

14.
1876年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前后辗转鏖战西北十四年。他在主政西北时期的经济思想虽未著书成说,但却充分体现在他对西北的经营建设,总体可归纳为两点:一是把经济思想融于军事,即军事上的经济,以自给自足的方式缓解西征“兵饷粮运”的压力;二是其经世致用思想和洋务思想并用于对西北的近代化开发,主要是以农为主,以商为辅。  相似文献   

15.
甲午战后是谁向清廷密保袁世凯?一般认为是李鸿章,本文依据有关档案资料进行考证,认为是两江总督、湘军领头人物刘坤一向清廷密荐了袁世凯,而非李鸿章。  相似文献   

16.
韩强 《历史学习》2003,(12):14-15
现行高中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教材在“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中写道: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初步建成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对于北洋和福建海军,教材在中日甲午战争和中法战争中均作了介绍和交代。唯独对于南洋海军,教材和教参均未再提及。一、南洋海军的兴衰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除了制造枪支弹药外,也开始建立船钨试造船只,至1868年它造出了中国第一艘自制兵船,这成为南洋海军的开始。1875年,船政大臣沈葆桢(林则徐的亲外甥)升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真正筹建南洋水师,南洋水师的主管为水师提…  相似文献   

17.
阎敬铭因湖北巡抚胡林翼、严树森多次向清廷大力推荐,始得越级升任山东巡抚。在山东巡抚任上,他因在军事方面缺乏经验,经济方面有些吝啬,政治方面过于偏激,受到严苛的弹劾,两江总督曾国藩又多次为他辩护。在山西赈灾期间,直隶总督李鸿章、山西巡抚曾国荃又对他称颂不已,这都对他后来出任军机大臣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晚清沈葆桢的留学教育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介绍了洋务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浓葆桢首开官费送学生赴欧留学的经过。中着重阐述了沈葆桢的留学教育思想,分析了留欧教育的历史意义,以期对晚清历史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吴棠与慈禧     
近代历史人物川督吴棠,在整个同治朝,一直与直隶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曾国藩、陕甘总督左宗棠等疆臣齐名。但许多人都认为吴棠没有多大能耐,是因为错送银子给慈禧,得到慈禧报恩,才被超擢为四川总督的。慈禧报恩不是历史,而是民间故事,始作俑者是恽毓鼎。很多人对此盲目地认同,严重地损害了吴棠的历史形象。  相似文献   

20.
吴棠与慈禧     
近代历史人物川督吴棠,在整个同治朝,一直与直隶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曾国藩、陕甘总督左宗棠等疆臣齐名。但许多人都认为吴棠没有多大能耐,是因为错送银子给慈禧,得到慈禧报恩,才被超擢为四川总督的。慈禧报恩不是历史,而是民间故事,始作俑者是恽毓鼎。很多人对此盲目地认同,严重地损害了吴棠的历史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