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设计改进此实验的出发点:1是实验装置与教材图示基本一致,2是力求简便易行,3是达到反应中铂丝继续红热和生成明显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效果。现简介如下,供老师们参考。 实验过程:首先,将两根铂金丝缠成罗旋  相似文献   

2.
在高一化学介绍“焰色反应”实验时,若按课本要求,采用铂金丝作焰色反应棒,则因铂金丝价格昂贵,许多学校没有此棒,一些学校(重点中学除外)能作此实验,亦仅限于教师演示。为了解决改成学生实验所需的反应棒,我们利用报废的电子三极管中的环形栅极,将环形栅极如下图从中剪开,然  相似文献   

3.
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的气体 ,从环境保护上讲 ,尽量做到防止和控制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同时实验又要安全可靠 ,有一定的科学性。所以 ,多次从理论上探索 ,对教材中的实验作了如下改进 ,如装置图 ,改进的实验关键在尾气处理上 ,将一氧化碳通过一个大烧杯 ,烧杯内注入水 ,然后在导气管出口处连接一个漏斗 ,排水收集一氧化碳 ,随着一氧化碳的通入 ,在尾气口立即点燃酒精灯 ,开始发现由于反应器内有空气 ,在点燃时 ,漏斗上部的导气管内气体燃烧并产生蓝色火焰 ,但随着一氧化碳的通入 ,水位上升 ,试管内火焰很快熄灭。改进的实验 ,既能除去少量的一…  相似文献   

4.
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的气体,从环境保护上讲,尽量做到防止和控制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同时实验又要安全可靠,有一定的科学性。所以,多次从理论上探索,对教材中的实验作了如下改进,如装置图,改进的实验关键在尾气处理上,将一氧化碳通过一个大烧杯,烧杯内注人水,然后在导气管出口处连接一个漏斗,排水收集一氧化碳。  相似文献   

5.
演示焰色反应的传统做法是用铂金丝捧蘸取试剂灼烧。这一方法要用价格昂贵的铂金丝棒,后排的学生又难以看清。笔者对焰色反应的演示做了如下改进,现介绍给大家。 A.实验器材和试剂: 1.蒸发皿(或小瓷碗)数只; 2.药棉2~3克; 3、工业用酒精300ml; 4.钾、钠、钙、钡、铜等的硝酸盐晶体或其溶液。 B.演示方法: 1.在讲桌上放几块砖块,蒸发  相似文献   

6.
一、实验装置:(见图) 二、实验操作 (1)在导气管的下端缠好多股细铜 丝,使铜丝之间有一定孔隙。为了使铜丝 不致滑落,导气管开口处应烧成喇叭口形, (2)如图将仪器安装好,在支管试管 里注入5毫升乙醇,在另一支试管中注入 新制备的Cu(OH)_2悬浊液,并放在烧杯的 冷水中。  相似文献   

7.
人教社初中(生物)第一册(上)所载“种子呼吸时释放二氧化碳”演示实验左图少画了一个普通漏斗(图1)。按此装置不但很少有二氧化碳经导气管扩散到试管中,而且注水前要拆下原来的导气管和瓶塞,换上双孔瓶塞组装导气管并加上普通漏斗,会使瓶中部分二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影响实验的效果。如果将上述装置修改为国人在实验时先关闭分液漏斗的开关,待种子呼吸一段时间后,向漏斗加水,再打开开关,水流入瓶内将瓶中COZ压人试管,就可提高实验效果。但是,用上述两种实验装置实验时,注水排气,也会使瓶中一部分Cq溶于水中而影响实验结…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 1995年 10月第二版初中化学课本《氢气的性质和用途》一节中的“氢气与空气混合气的爆炸”的实验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实验。按教材的方法做实验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觉得该方法有以下不足 :用燃烧的小木条点火 ,一次点火爆炸成功率不高 ,且有不安全感 ;所使用仪器较多 ,实验操作复杂又费时间。我们将这一实验做了如下改进。a.实验装置 ,如图 1所示。b.实验方法。1自制简易制取氢气空气混合装置 :取一废弃无色透明塑料饮料瓶 ,先从瓶的中上部水平切断为上下两部分 ,然后分别将上部及瓶盖作反应容器 ,下部用于收集混合气容器。2自制点火…  相似文献   

9.
"教"而有"思"是一名教师潜心钻研教学的科学态度,"思"而有"改"是一线教师培养学生提高自己的方式。在多年从事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对课本中基本实验装置的反复研究,对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并借鉴教材中的基本实验实例,对该实验装置中为何在试管口不放棉花做了阐述,并对装置进行了两方面改进:利用止水夹封闭导气管;用小烧杯替换试管。这样改进,增强了实验的实际操作性,提高了实验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
对高二课本中氨的催化氧化实验,我们用MnO_2代替铂丝作催化剂,并对装置作了一些改进,实验现象非常明显。实验操作如下: 1.用塑料食品袋制作一个空气袋。 2.取一根约10厘米长的干燥的玻璃导管,在中间平铺一层MnO_2粉末。玻管两端用少量石棉绒疏松地塞住(防止鼓入空气时带走MnO_2)。 3.按右图装置好: 4.先点燃酒精灯,将MnO_2加热至红热后,再轻轻挤压空气袋,慢慢地向浓氨水中鼓入空气(以每秒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初中化学教材(82年2月第一版)119页实验3-12中介绍为“往玻璃管里放入氧化铜粉末,加热,然后通入一氧化碳”,实验装置图为: 我们就实验过程及尾气的吸收作了如下改进,改进装置图见图2。鉴于一氧化碳与空气的混和气体的爆炸极限  相似文献   

12.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化学全一册中有“氢气的制取和性质”的实验。按教材中的实验程序去操作要进行多次组装配套。若酸液或锌粒不足时更是需要增加操作的程序,浪费更多的时间,若没有进行第二次验纯,还可能导致危险。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们通过不断的实践,对这个实验进行了一些改进,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实验准备a.实验配件的制作和准备。广口瓶,安全漏斗或长颈漏斗,导气管与广口瓶相配套的橡胶塞上面钻有3个小孔,T形管,止水夹,酒精灯,铁架台,试管,大型铜质的燃烧匙(内有无数小孔),干燥器,带尖嘴的玻璃管。b.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是现行高一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实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按课本要求用多股铂丝做此实验时,一般只能看到铂丝红亮和锥形瓶口的白烟,看不到有棕色的NO_2气体出现。我们还先后用多股铜丝及铂丝与铜丝的混和物重做了上述实验,效果亦不好。当我们改用下列装置后,现象十分明显:不但能看到催化剂发红、发亮,并且能看到烧瓶里充满的NO_2棕色气体。现将改装后的实验介绍如下,请同志们指教。一、装置图:  相似文献   

14.
高中化学中氨的催化氧化实验,是个难度较大的演示实验。按课本讲的办法来操作,效果极不明显,而且铂丝价格昂贵,不易找到。我们参考有关资料,作了一些改进,现介绍如下: 改进部份: 1.用电线中的细铜丝代替铂丝作催化剂,价廉易得且催化效果很好。 2.用纯氧代替空气。取10克氯酸钾与少量二氧化锰混和加热制氧,贮存于球胆内备用。 实验装置: ①充满氧气的球胆。②广口瓶,内装浸透浓氨水(约3毫升)的脱脂棉球。③20×200毫米反应管(最好用硬质玻璃管,也可用裁去底部的大试管代替),中部放一团细铜丝,进气端装入用玻璃纤维裹好的碱石灰颗粒,出气端装入用玻璃纤维裹好的氯化钙颗粒。④锥形瓶。⑤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 操作步骤及现象: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相似文献   

15.
1 电流做功演示器的设计初三物理教材 (人教版 )第九章第一节 ,关于电流做功的演示实验 ,有如下几个问题 :①由于电动机转速快 ,砝码上升的速度也快 ,整个实验过程才数秒钟 ,在这样短的时间里 ,学生很难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②这个实验要做两次 (一次电压高 ,电流大 ;另一次电压低 ,电流小 ) ,要求两次实验的通电时间相等。显然 ,课本上的装置 ,很难将通电时间控制好。针对以上情况 ,我们做了一些改进 ,改进后的装置如图 1所示 :图 1 电流做功演示器1.K2 下降按钮  2 .K1上升按钮  3 .调钟按钮  4 .光电管5.小灯  6.定滑轮  …  相似文献   

16.
用传统的启普发生器制氢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仪器太笨重,成本高。用教材中介绍的简易装置,既不便控制,又不便将反应后的液体和固体残物分离开。为此,我将这个实验装置作如下改进。一、仪器300 mL 锥形瓶1个、10 mL 小塑料瓶1个(可用小药瓶代替)、50 mL 分液漏斗1个、胶塞、导气管、自由夹等。二、安装方法(图1)用1铜丝或塑料绳将1小药品悬挂在锥形瓶内,并在小药瓶底部打若干个小孔(以不将小药品颗粒漏出为宜)。  相似文献   

17.
在初中化学全一册第114页和高中化学第一册第130页都有磷跟氯气反应的实验,过去作过多次实验,总不够理想,我们经过反复试验,设计出一套演示实验的简便装置。下面是我们的作法: 玻璃瓶装满水,将圆底烧瓶倒转过来底子向上,固定在铁架台上,并用带有两支导气管和曲柄铁匙的塞子塞紧瓶口,在匙中放上预先干燥的红磷。  相似文献   

18.
高中化学实验中有很多地方涉及到压强差的有关知识。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是先将装置构建成一个密封体系,再采取一定的措施造成装置内外形成压强差。(1)装置末端和空气相通的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是:将末端导气管伸入水中,然后对起始仪器微热或加热,通过观察导气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冷却到原来的条件时是否有一段稳定的水柱形成等现象来判断装置的气密性是否良好。(2)对于室温下随制随停的气体发生装置,如启普发生器等,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关闭活塞后,从漏斗注人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内的水面高于试管内的水面,停止加水后,漏…  相似文献   

19.
焰色反应板     
上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1]新增了焰色反应内容,学生们都很感兴趣,但实验室做焰色反应所用铂丝棒价格较贵,而且铂丝棒蘸取的待测液量少,灼烧时火焰呈现的特征颜色持续时间短,学生很难观察清楚,往往要重复演示几次.尤其是我们农村学校没有煤气灯,用酒精灯做,演示效果更不理想,特别是用蓝色钴玻璃观察钾的焰色更为困难.另外,实验前的预处理和实验后的清洗都比较麻烦和费时.为弥补教材实验的不足,笔者设计了焰色反应板.  相似文献   

20.
在普通化学教材中,氯气的制备及次氯酸漂白性的实验验证是一个重要知识点,实验装置主要由铁架台、圆底烧瓶、分液漏斗、胶皮塞、导气管、集气瓶、有色干布条、有色湿布条等几个部分组成.该实验装置有几个缺点:一是实验装置复杂,操作繁琐;二是实验中容易出现氯气泄露,危害实验者健康;三是验证次氯酸的漂白性需要进行2次实验,易造成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