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唯科学主义在中国历史的回顾与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五个时期介绍了从20世纪到本世纪初我国学术界有关唯科学主义的讨论,并对唯科学主义进行了初步批判.作者认为,作为学术讨论,有关唯科学主义的讨论对哲学和科学的发展是有益的.但如果把马克思主义的唯科学主义作为官方意识形态,据此来取缔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教条来批判、具体的自然科学,则会产生巨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3年2期刊登了我的“要尊重科学,但不能有科学主义思想”文章(以下简称为徐文),赵南元教授在2003年第3期发表了题为:“‘反对科学主义’是反科学口号”文章(以下简称为赵文),对徐文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批驳。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纠正了作文教学中的只注重写作技巧训练的唯科学主义偏向,以“创造性地表达对生活世界的真实体验”的新价值取向引领作文教学向人文领域的回归。注重体验的作文教学将把学生人生境界的提升、体验能力的增强和创造性的表达作为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从社会科学的历史发展和内部争论来考察“科学主义”,可以看出,社会科学的发展为关于“科学主义”的论争承担了独特的举证责任。这种举证责任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1、科学主义怎样在社会科学中流行;2、有没有社会科学主义;3、科学主义在社会科学中的前景。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科学的发展方向决定着“科学主义”的命运。  相似文献   

5.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成为公众关心的热门话题和学术争论的焦点之一。唯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科学技术对社会的正负面影响,科学技术对人类伦理的服从与挑战,……。  相似文献   

6.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成为公众关心的热门话题和学术争论的焦点之一。唯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科学技术对社会的正负面影响,科学技术对人类伦理的服从与挑战,……。  相似文献   

7.
李晓轩  徐芳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0,35(12):1431-1438
2018年10月,科学技术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五部门发出通知,联手开展清理“四唯”——“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主的广大科研人员既有期盼,又有担忧。“四唯”如何破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众说纷纭。文章通过对中国科学院研究所评价20多年发展演进的介绍和分析,认为中国科学院研究所评价走出了一条破“四唯”的道路,形成了科技评价的中国科学院模式,为如何破“四唯”提供了实践案例。  相似文献   

8.
要尊重科学,但不能有科学主义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日见首届“科学文化研讨会”的学术宣言:“对科学文化的若干认识”一文(刊于《中华读书报》2002年12月25日,以下简称“宣言”),颇有感触。宣言的第二节“如何看待科学主义”对科学主义的内涵作了简略介绍,重点论  相似文献   

9.
三、创新的“求真”与“求善”方面:从科学主义转向科技与人文相结合,使真与善有机整合 重科技,轻人文,人文缺失是西方创新文化的痼疾。为此,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进行了长期的斗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探究破除“唯论文”政策扩散的特征,揭示相关政策的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为我国科教评价政策的布局、优化、实施与评估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方法/过程]基于中央、部门和地方三个层级的359份政策文本,运用统计分析和文本挖掘方法对破除“唯论文”政策的时空演进、发文机构及主题内容进行分析,总结政策在不同层级间的主题扩散特征,研判政策发展趋向。[结果/结论]破除“唯论文”政策在地方层级的扩散效果显著。中央、部门和地方的政策主题内容具有较高相似度,各层级主题在延续了上一层级主题的基础上又有所拓新。破除“唯论文”政策主要有5个趋向:科技创新与强国建设是破除“唯论文”政策的最终目标;人才评价与职称评定是破除“唯论文”政策的核心问题;教师发展与师资队伍建设是破除“唯论文”政策的关键着力点;科研诚信与道德建设是破除“唯论文”政策的根本要求;科技成果转化与科研经费管理是破除“唯论文”政策的拓展延伸。  相似文献   

11.
理性思维和直觉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两翼,不可分割。知识结构的理性因素是创新思维的基础,非理性因素提供创新的动力。唯科学主义否认直觉思维的作用,不利于科技的发展与创新;片面强调直觉思维的作用而排斥理性思维在创新活动中的作用,就会陷入神秘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泥潭,同样不利于科技的发展与创新。一、理性思维与直觉思维现代生理学和信息论的研究表明,人脑中存在一个潜在的精神世界,认为人脑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库。弗洛依德把人的精神世界分为“意识”和“潜意识”。M·H·麦金说:“思维也常常被比作水上的冰山,我们可意识到的那…  相似文献   

12.
就科学主义及反科学主义答客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12月6日1:03,北京大学吴国盛教授给我发来电子邮件,约请我就科学主义和反科学主义以及相关问题做一对谈。他在邮件中这样写道:最近,有一些老先生……接二连三地登台批判我所倡导的“科学传播”和“反科学主义”。我知道这里固然有复杂的历史的和非理性的原因,但是有些则是基于学理上的分歧。历史的非理性的原因,我们自然不去管它。学理上的分歧似乎可以再说得明白一些。我知道你一向是不同意“反科学主义”的,但  相似文献   

13.
西学东渐的文化冲突及其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宏伟 《科学学研究》2006,24(Z1):36-40
自鸦片战争西学东渐,西方科学技术文化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矛盾、冲突随之展开。通过对“洋务运动”中的“体”“用”之争以及随后的科玄论战分析,揭示了论争背后深层次“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文化价值冲突,阐释了文化器物层、制度层、观念层的内在统一,不可割裂;探讨了科学主义在中国语境下的特殊意义,指出当前中国应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公民科学素养,而不宜大张旗鼓地批判科学主义。  相似文献   

14.
李荣 《知识窗》2024,(2):60-62
文章聚焦“完善质量评价机制,破除‘五唯’评价方式”的要求,分别从“五唯”的含义及根源、弊害及缺陷、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制机制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并以“破唯”为目标建立了新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5.
由于“索卡尔事件”的发生 ,“科学大战”被西方媒体传得沸沸扬扬 ,可以说在知识界引起了一场“大地震”。这场“大战”波及范围之广、影响之大 ,是知识界少有的 ,它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从表面上看 ,这场论战发生在“有科学家、持实证主义立场的哲学家组成的科学卫士与后现代思想家之间” ,似乎是一场科学与反科学之间的较量。实际上 ,当我们冷静地解读论战双方的文本时 ,就会发现 :论战双方阵线并不分明。在“科学卫士”中 ,有“科学”和“科学主义”两种倾向 ,而在“后现代思想家”中 ,也有“反‘科学’”和“反‘科学主义’”两种倾向…  相似文献   

16.
宋艳辉  朱李  邱均平 《情报杂志》2022,41(2):190-197
[研究目的]以“唯SCI”“SCI至上”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使大量的科研成果外流,对我国科研创新发展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在“破五唯”(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背景下,旨为我国构建更加高效的科研评价体系提出正确的思路,使之回归到科学的发展轨道上来。[研究方法]首先回顾并梳理了我国科研评价制度的演变历程及其变迁机制,并从SCI论文的资助效益、流向现状、被引用次数三个维度分析了目前唯“SCI至上”的科研评价导向造成科研成果流失、国内学术期刊质量无法提升、国外知识垄断加剧等不良影响。其次,在上述基础上,可视化分析了“科学网”上科研评价的专家评论信息,进一步提出了3个方面的科研创新思路:打破“以刊评文”“奖励驱动”的现状,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指标,完善科研评价制度。[研究结论]认为科研评价的重点应聚焦在科学研究的“本质”,回归科研评价的“初心”,以促进知识创新为主要目的,实施评价多元化,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中医学术体系博大精深,唐代名医孙思邈曾说:“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所长、信息管理学院院长王振国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医药经典理论诠释和文献数字化研究,他静志澄虑,潜心研习,在中医理论“近代模式”反思与重构、中药药性理论现代诠释与表征方法研究方面取得了多项重要研究成果。作为一名从教二十余载的中医专家,王振国教授始终铭记“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职责,他常说,一个中医药大学的老师,更应象唐代名医孙思邈所说的那样——“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相似文献   

18.
基于机制特征深度聚焦问题导向人才评价的内涵和存在问题。通过国内各省份“揭榜挂帅”机制中人才评价实践分析、前期研究和专家咨询,形成了“揭榜挂帅”机制视角下团队遴选、揭榜实施、成果应用3个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初始人才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最终人才评价指标体系,为切实解决“揭榜挂帅”机制实施过程中人才评价问题提供思路和模式的借鉴,为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现象提出新的方法,通过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提供形成并实施有利于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的思路参考。  相似文献   

19.
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思想基础和前提的科学主义的盛行是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同步进行的。由于两者同时迎合了中国人救亡图存的现实价值需求而在五四前后充当了文化权威,并在“唯物史观”那里实现了结盟。两者的内在关联显示了科学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起到的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对科学和科学主义的争论日趋热烈之时,我们需要重新认识科学。而在认识科学方面,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物理学教授、皇家学会会员布赖恩?里德雷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理解科学和解读科学的不可多得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