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时代.无形的信息是财富的源泉,是当今社会人们生活、学习、生产的重要元素.了解信息是如何传递的.信息技术的由来、现状和未来发展,是每个生活在信息社会中的公民适应信息化社会生活的需要.因此.人教社实验版教材在学生学习了电学以及电与磁的基础知识之后.  相似文献   

2.
研究性学习的任务之一就是利用所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开拓精神的重要途径.下面是几个与单摆实验相联系的研究性学习问题。  相似文献   

3.
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因此物理学科的命题离不开实验.实验的考查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的比重逐年增加,实验题的考查不再是课本中实验的再现,通常以生产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活动过程、简单设备为载体,能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科学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探究生物学的基本方法,是获得感性材料.探究生物学规律的主渠道。生物学与生活、生产实际都十分贴近.作为一名乡村生物教师.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乡村生物的自然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下是我在教学工作中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推进,在高中物理课堂上,有一种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新课程特别强调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教师却由于种种原因实验做得越来越少,用计算机模拟,用教师演示替代学生探究等现象还比较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学生感觉物理抽象难学.物理学是一门趣味性极强的自然学科,有很多动手实验的机会,与日常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活动目的]1.巩固与深化燃烧的条件,木炭吸附性,CO32-的鉴定,胆矾性质,气体体积变化与压强关系等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2.通过实验使学生懂得化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明白只有牢牢掌握化学基础知识,才能有效地解决生活和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综合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的分析、综合能力.[活动过程](引言)我们这本化学新教材,增加了十多个“家庭小实验”,开设这项课外活动的目的,一是要使同学们明白我们所学的化学知识原来与日常生活生产有着那么紧密的联系,要求…  相似文献   

7.
徐宁 《物理教师》2005,26(12):2-53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与实验紧密联系的就是测量.物理量的测量是高中物理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与之相关的考试题目形式多样,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紧密,是许多学生非常头疼的内容.通过调查和实验,我们发现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困难主要在于没有理解物理量测量过程的本质.为了突出物理量测量的本质,我们把这样一类测量叫做映射测量,即在物理测量的过程中通过测量其它物理量来反映待测物理量.被测物理量不是直接通过实验测得的,而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其它物理量的映射.我们通过三个维度扩展建模的教学模式,有效的克服了这部分知识学习的难点.下面我们从映射测量模型的构建谈起.  相似文献   

8.
朱志红 《考试周刊》2012,(78):162-163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以生产、生活和食物中的有机物作为切入点.采用“从生产、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生活”的编写思路,将学生对身边、生活中熟悉的物质的认识和生活经验与化学实验的科学探究相联系,加深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的认识.构建新的认知框架。必修模块的有机化学具有双重功能.即要满足公民基本科学素养的要求,提供有机化学中最基本的核心知识,使学生从熟悉的有机化合物人手,了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  相似文献   

9.
黄倩 《广西教育》2007,(5B):21-22
1.创设使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情景。创设情景的目的是促使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未知知识产生激烈冲突,使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从而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欲望,产生问题意识,提出有价值的探究问题。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途径,如实验、多媒体技术、生产生活和社会中的实际问题等,为学生创设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情景。  相似文献   

10.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教学也必须以实验为基础,注重观察与实践,要更多地利用学生的生活环境,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真谛.《初中学生趣味物理实验》旨在配合现行九年义务教育的物理教材,用趣味物理实验来激发初中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培养要求. 该书作者多年来一直为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东奔西走,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初中学生趣味物理实验》是其中的一部分.该书从学生的认知角度考虑分为:教学篇、趣…  相似文献   

11.
商全忠 《天中学刊》2004,19(5):103-104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初中化学的教学目的之一是初步认识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的社会情感.近几年的中招化学试题无一例外都有联系实际、联系社会、联系生活的命题,体现了化学这门课程源于社会、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生活的时代主题.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随时了解与化学有关的最新科技发展成果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并在适当的时间介绍给学生,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1.联系生活实际 生活中到处有科学,教师应善于依据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精选生活素材,作为学生观察、推理、猜测、实验、验证与交流的基础,让学生经历生活情景科学化的过程,借助生活中的原型来构建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1增强实验与实际生活生产的联系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增强化学实验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亲身体会化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在实践中应用化学原理、知识,做到学以致用。一方面可加强原有实验与生活、生产的联系,另一方面可增强与实际生产、生活有联系的实验作为第二课堂学习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1增强实验与实际生活生产的联系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增强化学实验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亲身体会化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在实践中应用化学原理、知识,做到学以致用。一方面可加强原有实验与生活、生产的联系,另一方面可增强与实际生产、生活有联系的实验作为第二课堂学习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数学不只源于生产、生活,发展于生产、生活,而且又应用于生产、生活,在实际生产、生活中许多问题都蕴涵着丰富的数学信息,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采集、筛选、重组和整合数学信息,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这里仅以圆锥曲线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为例,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6.
静电实验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生动有趣的静电实验教学,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思维与想象.使课本上的物理知识与学生生活环境中的事物和事件紧密联系起来,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完整地掌握有关的物理概念和规律。但是.有许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觉得静电实验不易成功。有时候.课前准备时效果很好,可是到了课堂上演示时又不行。本文拟对静电实验谈一些粗浅的看法,我认为,要想确保静电实验的成功,必须要弄清楚静电实验的特点。静电实验不同于一般的电学实验,静电的第一个特点是带电体的电位高。感应起电机可使…  相似文献   

17.
在近几年的中招考试中,出现不少与生活生产有关的求最大值或最小值的问题.这类问题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又可以使学生利用这些生活中的素材加强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正确解答此类问题,  相似文献   

18.
《水的浮力》教学设计──优秀教案片断选登中卫县城镇三小许卫华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物体在水中有的沉有的浮,都受到水的浮力;了解水的浮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3.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科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19.
万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学习整数知识的重要阶段.其基础是学生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同时.它要为以后学习更大的数打下基础。“生活中的大数”是北师大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的内容.胡老师借助这个内容,分为三个问题,来和大家谈一谈怎样帮助学生认、读、写万以内的数,感受大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无论您正在使用的是哪一个版本的教材,相信都会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作为化学课程与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化学实验尤其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化学实验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探究生活、社会中的化学问题,解释、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拓宽化学实验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