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通过引导学生交流读《三国演义》后的收获,使学生对《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课外阅读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华特·司各特(Walter Scott1771--1832)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和诗人,有"历史小说之父"之称。司各特在世界文坛上是贯以长篇历史小说家而著称的,但也写过6篇短篇小说,其中《两个赶牛人》和《挂绣帏的房间》为公认佳作。本文将通过《两个赶牛人》来分析司各特历史小说的写作特点: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个人命运和历史事件的结合。  相似文献   

3.
华特·司各特(Walter Scott1771--1832)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和诗人,有“历史小说之父“之称。司各特在世界文坛上是贯以长篇历史小说家而著称的,但也写过6篇短篇小说,其中《两个赶牛人》和《挂绣帏的房间》为公认佳作。本文将通过《两个赶牛人》来分析司各特历史小说的写作特点: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个人命运和历史事件的结合。  相似文献   

4.
在井上靖先生众多的历史小说之中,《敦煌》是一部较为特殊的作品。小说既承袭了井上靖历史小说一贯的苍凉、壮美的艺术风格,又有井上靖特有的细腻,哀伤之美;既具备了传统历史小说的精彩情节,又不失井上靖一贯的抒情风格;既尊重了有关历史事实又进行了大胆的想象和虚构。从《敦煌》出发对小说的艺术之美进行探讨,解读出一个不一样的《敦煌》。  相似文献   

5.
对鲁迅历史小说《故事新编》中"油滑"的创作方式进行阐释.首先,指出"油滑"的创作风格如何而来,并举例说明了其运用油滑的不同方式.透过对古人"不敬"的"油滑"背后,可以感受到鲁迅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油滑"而不"庸俗",揭示历史又不受史料的羁绊,体现了鲁迅深厚的写作技巧和睿智.  相似文献   

6.
对鲁迅历史小说《故事新编》中“油滑”的创作方式进行阐释。首先,指出“油滑”的创作风格如何而来,并举例说明了其运用油滑的不同方式。透过对古人“不敬”的“油滑”背后,可以感受到鲁迅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油滑”而不“庸俗”,揭示历史又不受史料的羁绊,体现了鲁迅深厚的写作技巧和睿智。  相似文献   

7.
都是金庸惹的祸,为了编故事方便,在《鹿鼎记》里将建宁公主移花接木,写成了康熙皇帝的妹妹,又乱点鸳鸯谱,让她嫁给了韦小宝。 这使我的历史小说《后宫》出版后——因为其中写到建宁公主“这位太宗皇帝皇太极的女儿,清世祖顺治皇帝的妹妹”——就总有武侠迷上线谩骂说:去学学历史吧,建宁明明是康熙的妹妹,你看你连这个都不知道,还写书呢!  相似文献   

8.
提起金兀术(zhú),很多人想到的就是岳飞的手下败将,专横自负的金朝将领。这个形象的塑造,主要归功于清人钱彩的《说岳全传》和今人刘兰芳讲的《岳飞传》。事实上,《说岳全传》只是历史小说,虽然依托历史上真实的人物,但很多故事情节来自虚构,因此,我们从小说中认识的金兀术和历史上真实的金兀术有很大的出入。  相似文献   

9.
当西方管理理论成为全球企业管理的主流,并迅速风靡中国之际,中国人也重新拾起老祖宗的经典史籍,萃取出适合中国文化的管理哲学,向古人学管理悄然流行。而在众多的中国历史人物中,曾国藩是被研究最多的一个。本文将从曾国藩入手,谈本科职业教育浪潮中,现代职业经理人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颜之推和曾国藩二者的家训中都蕴含着深刻的家庭伦理教育思想。比较《颜氏家训》与曾国藩家教伦理思想的异同,研究家训的发展及其变革,对了解我国封建社会的家庭教育,并为今天的家庭教育和道德建设服务,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李洁琼 《科教文汇》2011,(19):30-31
颜之推和曾国藩二者的家训中都蕴含着深刻的家庭伦理教育思想。比较《颜氏家训》与曾国藩家教伦理思想的异同,研究家训的发展及其变革,对了解我国封建社会的家庭教育,并为今天的家庭教育和道德建设服务,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自古就重视成人这个问题,并习惯通过一套完整的礼仪活动,实现对成人身份的确认,这就是成年礼,古时称为冠礼. 上溯历史我们会发现,冠礼的历史非常早,而且文献中的相关记载也较为丰富.先秦礼仪文献《仪礼》中就有《士冠礼》篇,对冠礼的程序进行了明确记载;同时,另外一部礼仪文献《礼记》中还有专门的《冠义》篇,阐明了冠礼的文化内涵,足见当时社会对冠礼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13.
高雅 《科教文汇》2014,(32):66-67
《黄心大师》作为施蛰存历史小说的代表作,其中的人格冲突以评传的方式展现,贯穿其冲突的在于“恼”这一字。若将作品深入分析,挖掘其内在意蕴,可以发现主人公黄心大师的恼,是因内心欲望与儒家文化和佛文化的冲突。  相似文献   

14.
丁晓 《中国科技纵横》2010,(22):238-238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大学》里的“八条目”,同时也是儒家提倡的修身之道。本文通过“八条目”联系曾国藩这位历史名臣,阐释做人的方式、准则,供现代人作参考。  相似文献   

15.
陈光岳 《知识窗》2006,(7):10-10
大清名臣曾国藩故居“富厚堂”内的藏书多达30多万卷,是当之无愧的近代私人藏书第一楼。在这30余万卷藏书中。一部叫《二十三史》的书具有非常特别的意义,它是曾国藩进京考试返乡途中典衣买回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中,对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特别重视。我国古老的经典《周易》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贲·彖辞》)意思是说,观察人类文明的进展,就能用人文精神来教化天下。可见我们的老祖宗已经非常重视用人文精神来进行教化了。所谓人文教化就是用人文精神教化人。那么人文精神从何而来?照《周易》看,它是在人类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在我国的长期历史发展中积累了许多人文精神对人们进行教化的宝贵经验,这些无疑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应当珍视,例如我国  相似文献   

17.
谢国渊 《知识窗》2010,(12):56-56
道光十七年,27岁的曾国藩进京会试却名落孙山,只得怏快返乡。途经金陵时,他在书店无意发现了一套梦寐以求的《明史》。一问书价,他又喜又忧。喜的是,袋里的银子正好和书价相等;忧的是,买了《明史》便无钱回家。  相似文献   

18.
"经典"是人类文化中的精粹。阅读经典和以经典为载体的教育在提升现代人的知识智慧和道德修养等方面往往能发挥异常重要的作用。通过阅读曾国藩的经典著作曾国藩家书,作者发现曾国藩家书作为经典中的经典,其所倡导的敬恕之念、勤俭之道、有恒之心都蕴含着深刻的道德教育的价值,值得我们终身实践。重视经典在德育中的价值对道德教育的开展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魏月梅 《内江科技》2012,(10):204+206
《英美概况》介绍了英美国家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针对该课程信息量多、词汇量大、历史事件错综复杂等现象,本文就如何有效运用对比教学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曾国藩幕中三圣七贤中,有位先生,自称高蹈,贤自标榜,自夸人品齐天,人格超众。他写了一篇自白,叫《不动心说》,呈曾国藩,夫子自道品行说:“使置吾于妙曼娥眉之侧,问吾动好色心否?日不动:又使置吾红蓝大顶之旁,问吾动高爵厚禄之心否?日不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