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有效"发问"是学生创新思维的起点.培养学生有针对性地发问,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第一步,也是真正体现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关键.然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发问"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停留在教师启发和提问、学生回答的层次上,学生很少或几乎不会主动向教师提出问题,更没有学生执着地追着老师问问题.数学课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勇于并善于发问.然而,阻碍学生主动"发问"和有效"发问"的因素还很多.  相似文献   

2.
一个美国网友问我,美国学生和中国学生有什么不同?我当时不知道怎么回答他,但后来仔细想想,美国学生和中国学生之间还真的有很多差别。1、考上大学。美国学生为了能从大学毕业,上了大学才开始认真学习。中国学生为了能考上大学拼命学习,上了大学就不再认真学习。(注:美国大学是“宽进严出”,中国大学是“严进宽出”。)2、向老师发问。在课堂上,美国学生为了装懂故意向老师发问,美国学生认为坐得横七竖八才能更好地与老师进行交流。中国学生则为装懂而不向老师提出问题,中国学生还认为坐得端端正正是出于对老师的尊敬。3、解题方法。如果老师…  相似文献   

3.
美国学生和中国学生有什么不同?我仔细想想,美国学生和中国学生之间还真的有很多差别。1.考上大学美国学生为了能从大学毕业,上了大学才开始认真学习。中国学生为了能考上大学拼命学习,上了大学就不再认真学习。(注:美国大学是“宽进严出”,中国大学是“严进宽出”。)2.向老师发问在课堂上,美国学生为了装懂故意向老师发问,美国学生认为坐得横七竖八才能更好地与老师进行交流。中国学生则为装懂而不向老师提出问题,中国学生还认为坐得端端正正是出于对老师的尊敬。3.解题方法如果老师给出同一道题目:国学生都是数学天才,口算心算水平一流。…  相似文献   

4.
春晖 《班主任》2004,(5):48-48
络老师把我带到远离教室门口的楼梯处,一无表情地向我发问:"这节课你听得怎么样?"我躲避着她的目光,无言以对.不算明亮的楼道里匆匆走来一个大个头学生,我看出是陶满香.她刚要迈上楼梯就被络老师叫住了:"40号,你先过来一下!"陶满香站过来,不由地垂下了头.上课回答问题时她答得驴唇不对马嘴,料知要挨斥儿了.  相似文献   

5.
当前的初中语文课堂中存在许多的问题。学问,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发问,解问,提升。而现在的语文课堂中,俨然就是老师讲,学生听,最主要的是,没有学生向老师提问。本问就具体讨论一下,中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不愿意向老师提问的原因,以及激发中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当中提问老师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6.
美国学生和中国学生之间还真的有很多差别,至少我能想到的就有以下10点——1.考上大学美国学生为了能从大学毕业,上了大学才开始认真学习。中国学生为了能考上大学拼命学习,上了大学就不再认真学习。(注:美国的大学是“宽进严出”,中国的大学是“严进宽出”。)2.向老师发问在课堂上,美国学生为了装懂故意向老师发问,美国学生还认为坐得横七竖八才能更好地与老师进行交流。中国学生则为装懂而不向老师提出问题,中国学生还认为坐得端端正正是出于对老师的尊敬。3.解题方法如果老师给出同一道题目:“现在是12点整,时针和分针刚好重合在一起。请…  相似文献   

7.
《初中生学习》2010,(4):9-9
在小学的课堂上,大家都喜欢争先恐后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可是升人初中后,课堂气氛越来越死气沉沉,在课堂上向老师发问的现象也越来越少见。有的同学宁愿下了课追在老师身后问这问那,也不愿在课堂上“抛头露面”。  相似文献   

8.
正他是全美"最著名的广播电视记者",他被称作新闻"巨人",他用"华莱士式提问"塑造了一个属于他的时代。4月8日这一天,他停止了向世界发问。迈克·华莱士在93岁时停止向世界发问。过去半个世纪里,他的名字一度让骗子和流氓头疼。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中,老师提问,学生发问,都是很正常的,谁也不会规定只准教师提问而不准学生发问,教师也大可不必以"你怎么有这么多的怪问题"来压制、束缚学生.青少年学生好奇心特别强烈,对新奇事物总是具有一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这是十分可贵的,应当予以保护.  相似文献   

10.
校务会结束后,我坐在办公室小憩。忽然,门被推开,一位老师走进来。"哦,是A老师,请坐!"我热情让座,迎面却射来连珠炮似的发问:"校长,你说我工作尽不尽力啊?我还算不算是一名优秀教师啊?我们还有什么机会当优秀哪……"因为激动,她全然没有了平时的沉稳温和。串串发问让我蒙住了——倾听片刻,我终于明白个中缘由。本学年,为了强化  相似文献   

11.
[情景再现] 在一次组际赛课活动中,一位老师在讲授"面积和面积单位"时,刚开课就向学生抛出了一连串的问题:什么叫面积?什么叫面积单位?面积与面积单位有什么关系……接着,该教师在出示一些物体后,连续向学生发问:这些物体的表面在哪里?他们的表面积相同吗?对这些物体的表面有什么感觉……同时,"你同意吗"、"他说对了吗"、"对不对"、"是不是"、"会不会"之类的话语反复出现在课堂中.我粗略统计了一下,该老师在这堂课中共提出了88个问题,平均一分钟2个.  相似文献   

12.
李凯 《中国教师》2011,(8):53-54
<正>《论语·八佾》载,林放问孔子什么是礼的根本,孔子回答说:"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孔子鼓励学生发问,就是鼓励学生把学与思结合起来,让学生的思想与老师的思想碰撞。学生不发问,怎能体现出师生交流的过程呢?  相似文献   

13.
一、启问所谓启问就是启发学生怎样发问。这一步是在教师的诱导下完成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提出带有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去学习去探究 ,这样不仅培养学生爱动脑筋的习惯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且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时间长了也能使学生知道怎样发问———就是不能随便提问题 ,问题一定要有针对性 ,要有价值。所以教师在新课改中要给学生创造提问的机会 ,让学生之间提问或学生向老师提问 ,做到每事多问 ,每题多问 ,这样时间长了学生就知道怎样发问了。二、自问所谓“自问”是指学生自己学习或做事时向自己发问。古人曰 :…  相似文献   

14.
初中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解答问题,学生被动的接受老师的发问.新课程改革中强调教学要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可以说,任何一个教师都会遇到学生问问题的现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问题意识".在这里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就是学生所问的"问题"的背  相似文献   

15.
"余老师,请问如何才能写好作文呢?写好作文到底有没有捷径或秘诀呢?"上完文学社的辅导课,同学们就像一群小麻雀叽叽喳喳地围住我发问.  相似文献   

16.
一节好课,老师常用"设谜--探谜--解谜"的方法,以达到培训创新精神之目的.例如<磁铁游戏>是这样设计的: 1 设谜 上课开始,老师手拿鸡蛋问学生,谁能将鸡蛋放到银幕上而不掉下来?几乎全班学生举起了小手,都想试一下,老师挑选了三名学生分别试来试去无法放到上面.不少学生又举起了手,提问:"老师您放吧!"老师微笑着接过鸡蛋,在银幕上绕了几圈,惊奇出现了,鸡蛋纹丝不动地放在了上面.此时,全班同学愣住了,老师抓住时机,向学生发问:"为什么鸡蛋掉不下来?谁来猜一猜?"顿时学生纷纷举起小手,有的说:"鸡蛋粘在上面";有的说:"鸡蛋扎在针上";还有的说:"鸡蛋被什么东西吸住了".老师话锋一转说:"这节课我们一起做<磁铁游戏>后就知道谁猜对了."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的1.独立理解发问在求知、明理、创造中的重要性。2.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把所学的论证方法迁移到写作中去。老师:同学们,据我了解,我们这个班的同学思维很活跃,课上课下总要向老师提出问题,直至把老师问住了还不罢休(同学们得意地窃笑),但是,同学们...  相似文献   

18.
"丁铃铃……"踏着急促的铃声,郭老师走进了教室。我们一看老师,不禁纳闷极了:平时老师的手里总是拿着语文教科书,今天怎么"摇身一变",成了一大包试验用品了?更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郭老师在黑板上写出了"40+40=?"的算式,同学们满脸狐疑:咦,这节是语文课,怎么冒出来一个数学算式呢?再说了,"40+40"不就等于80吗,这有何难呢?我举起手发问  相似文献   

19.
“明明,今天老师教了什么儿歌,念给我听听。” “昕昕,今天老师有没有给你们讲故事,能讲给妈妈听吗?” 每天放学的时候,当家长拉着自己的孩子走出园门时,总会听到这样的发问。有时候,有的家长也会向老师反映:“回家问他在幼儿园学了什么东西,他就是说学了新  相似文献   

20.
回答别人的提问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水平,向人发问同样能表现出自己的水平。作为中学生,我们也常常要发问,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你有没有想过:应该怎样发问,才能体现自己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