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的至纯至美微分几何之父、世界级数学大师陈省身说,他一生只会做一件事,就是数学。天下美妙的事情不多,数学就是这样美妙的事之一。所以陈先生制作的向公众普及数学知识的挂历就取名为“数学之美”。1975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杨振宁在领悟了陈省身—韦伊定理后,在内心深处产生了触电般的感觉,客观的宇宙奥秘与纯粹用优美这一价值观念发展出来的数学观念竟然完全吻合,那真是令人感到悚然。这种感受恐怕和最高的宗教感是相同的吧。因为杨振宁与陈省身在不同的科学领域研究了二十多年,最后在结论上竟然天下归一。对此,杨振宁到陈省身家当面…  相似文献   

2.
微分几何之父、世界级数学大师陈省身说.他一生只会做一件事,就是数学。天下美妙的事情不多.数学就是这样美妙的事之一。所以陈先生制作的向公众普及数学知识的挂历就取名为“数学之美”。  相似文献   

3.
笔者曾经作了一个调查:在中学所学的科目中,数学排在"最不喜欢的学科"的榜首。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了努力:一、营造轻松、生活化的环境,让学生感受数学的至纯至美从表面上看,数学知识是一些纯理论的枯燥的演绎与推理。但是,如果把这些纯粹的理论与公式放到现实中  相似文献   

4.
去年12月3日,数学大师陈省身逝世,走完了93岁的人生。我从纪念他的文章中知道,他有一信条:“一生只做一件事。”他对人说:自己只会做一件事,就是数学。他爱数学,有一个原因是:数学简单,只要一张白纸和一枝铅笔就行。他说他不喜欢复杂的人际关系,他也不会处理这些关系。  相似文献   

5.
欣赏,是教育的一部分,英国数理学家罗素认为:"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有至高的美."但是传统的数学教育在做题中缺少欣赏,往往使学生兴趣淡漠,畏难情绪严重.如果把欣赏数学文化和数学思维的真善美融入到初中数学的教学中,会使许多不喜欢数学,认为数学枯燥的学生领略到数学中蕴含的奇趣与美妙,从而对数学感兴趣,提高数学素养,也能克服一部分学生的畏难情绪.  相似文献   

6.
孔令东 《教师博览》2005,(11):22-22
去年12月3日,数学大师陈省身逝世,走完了93岁的人生。我从纪念他的章中知道,他有一信条:“一生只做一件事。”他时人说.自己只会做一件事,就是数学。他爱数学,有一个原因是。数学简单,只要一张白纸和一枝铅笔就行。他说他不喜欢复杂的人际关系,也不会处理这些关系.  相似文献   

7.
正有绝大多数的人想到数学就会想到单调、枯燥、做题这些词,其实有这些想法的人大多数没有真正懂得数学的内在美、内在价值。"数学,如果正确的看待,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是一种冷而严肃的美,是一种与绘画或华丽的装饰有所区别的特殊  相似文献   

8.
不要妄想一下子做很大的事。一个人如果想20年堆起一座喜马拉雅山,那是不可能实现的,那也会很痛苦。 在生活中,我发现,痛苦当中也有美,而且,这种美更真实、更深刻。 人如果只会从一个角度看问题那就会很容易钻牛角尖。历经坷坎与磨难,我学会了多方面看问题。 三毛是勇敢的,她想像中她的“天国”特别大,她去了,不愿意像我一样做一粒沙子。  相似文献   

9.
数学特别体现了简单性、对称和谐性和奇异性,而这些正是数学美的主要形式。英国著名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罗素曾说过:“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宛如雕刻美,是一种冷峻而严肃的美。”《高等数学》在一些人看来是深奥的、抽象的和枯燥的,其实,也无  相似文献   

10.
薛丽莉  李俊 《数学教学》2007,(11):47-48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了解一件事的人不如喜欢一件事的人,喜欢一件事的人不如以视这件事为乐趣的人.有的人领悟一个美妙的数学证明之后会由衷地赞美它的美,有的人为了攻克一个难题可以达到忘我的境界,乐此不疲.应该说,能从做数学和学数学中获得乐趣的人是数学的"知音",他们学习和研究数学的驱动力最强大、最持久.但在"应试"教育的"题海战役"中,师生们常常疲劳作战,已经  相似文献   

11.
一堂音乐课,如果能做到愉悦教学,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去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这样学生就会在美妙的音乐中流连忘返,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12.
<正>怎样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变单调、枯燥的数学问题为活生生的生活情境,将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并让学生都喜欢学习数学呢?一、寻找生活中的原型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大部份都能从生活中找到原型,在教学这些内容时,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原型,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喜欢学习数学。如我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先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小纸箱,讲清"表面积"的含义后,就让学生自己测量、计算小纸箱的表面积,交流计算方法后,又领着学生去测量、计算学校的一个空水池的表面积(这个水池没有顶)。  相似文献   

13.
人们常说,如果遇到这样的事就会交好运,如果碰上那样的事愿望就会实现。还有人讲,如果在大年初一的早上遇到一个好人来做客,那这一年就一定会喜事不断。但是,我所知道的,比这些都神奇。那就是,如果在1月1日那一天,你捡到了一枚跟自己出生年份一样的先令,那你就能实现三个愿望。也许这么说,你还不相信,可我,的的确确是遇上了。  相似文献   

14.
王永杰 《考试周刊》2012,(11):143-144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也就是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把学和思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高效学习。然而这只是学习的第一阶段,只是对于所学知识进行了必要的储备,如果将这些知识长期储存而不加以利用,它们就会转入睡眠状态从而成为死知识,这就是为学而学。那么如何让所学知识一直处于激活状态为我所用呢?对于所学知识就要及时运用。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所强调的一个理念是: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其中也就包括了数学阅读能力、数学应用能力和数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这些要求,构成了数学阅读教学的理论基础。由此可见,阅读并不只是语文教学的事。但在过去,一谈及阅读,一些数学老师往往认为与数学教学无关,单纯地认为数学教学就是解题教学,让学生阅读会浪费时间,不如我多讲几个例题。有时虽然有加强学生阅读的想法,也是由教师自己阅读、剖析代替了。而这些做法忽略了培养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其结果导致学生数学阅读能力低下,对数学的学习没把握住本质。为了改变这些现状,就得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6.
教学与艺术     
教学中有艺术.艺术的真谛是美,艺术的生命就在于美.艺术创造,就是美的创造,因为艺术生产是按照美的规律而从事的一种精神生产.因此,教学如果不只是对艺术这一美称的牵强附会的借用,或只当作一种譬喻,那么,它就该自觉地与美的原则建立广泛而深入的联系.也就是说,要全面深入地研究教学,就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技巧的总结上,而应该进一步从美学的高度去探讨.只有这样,才能将教学改革的研究推向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对于初中生来说,上好每一门课都非常重要,特别是数学课.如果当孩子只是学习到了数学中的知识,而没有真正地喜欢上数学课,那么最后孩子们也只会对数学失去兴趣,甚至会排斥数学,到那个时候,再想办法改变,也是弥补不回来的;如果当孩子只是学习到了数学中的知识,而不会真正地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也是很可悲的.所以,好的教学方法,要将知识、态度、运用等结合在一起.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初中生的数学教学工作进行分析,来说明数学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论美     
如果问一只雄癞蛤蟆美是什么,绝对的美是什么?它就会回答说是它的雌癞蛤蟆,因为它的小小的头上有两只凸出的又大又圆的眼睛,有一只又大又平的鼻子,并有黄色的肚皮和褐色的后背。如果问一个来自几内亚的黑人美是什么?他便会说,美就是黑得油亮的皮肤,深陷的眼睛和一个扁平的鼻子。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中几何的学习中。几何图形的变换是我们学习的难点也是亮点.往往在图形的巧妙变化中.在解决这些变化的思考过程和美妙体验中,蕴涵其中的数学技巧和方法才会逐步显现其真面目,同时数学经验才会得到升华,数学之美才会得以充分展现.下面我们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20.
朱运清 《成长》2005,(3):28-29
初恋似乎已经离我很远,只是独处的时候偶尔会想起那么一个模糊的身影。事实上那是发生在高中时候的事惰,算起来也就是四五年前。那是一段美妙的回忆,清澈、甘甜如深山里的溪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