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高中物理第一册(试验修订本.必修)P74有这样一句话:“一个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我们称这个物体处于转动平衡状态。”笔者认为这句话是不完整的。 我们知道作用在物体上的几个力的合力矩为零的情况叫做力矩的平衡。由此不难得到:一个可以绕固定转动轴转动的物体,如果受到的合力矩为零,必处于转动平衡状态,那么物体除了可能静止外还应当有匀速转动的情况。比如风扇  相似文献   

2.
在学生分组实验“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中,我们做了小小的改进,效果尚可。现将我们的做法简略的介绍于后。首先组织学生认真做好“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的实验,通过实验器材的组合、观察、记录、分析计算、总结归纳出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条件;是使物体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的力矩之和,等于使物体向反时针方向转动的力矩之和。显然,若设α、  相似文献   

3.
徐荣华 《物理教师》2002,23(9):37-38
本刊 2 0 0 2年第 3期《新教材中值得商榷的力矩平衡条件》一文 (以下简称原文 )作者认为 :高中物理教材(试验修订本·必修 )第 1册第 4章“有固定转轴物体的平衡”一节所述“如果把使物体向逆时针方向的转动的力矩定为正力矩 ,把使物体向顺时针方向的转动的力矩定为负力矩 ,则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力矩的代数和为零 ,即M1+M2 +M3+M4 +… =0”的内容有讨论的必要 ;而且原作者还说 :“众所周知 ,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力矩平衡条件是力矩的矢量和为零 .高中课本中使用的是力矩的代数和为零 ,是有其适用范围的 ,即仅适用共面力的…  相似文献   

4.
邓明富 《物理教师》2002,23(3):41-42
在高中《物理》(试验修订本·必修 )第 1册第 4章“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一节中 ,教材明确给出 :如果把物体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的力矩定为正力矩 ,使物体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的力矩定为负力矩 ,则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力矩的代数和等于零 ,即M1+M2 +M3 +… =0 . ( 1 )或者M合 =0 .对于这种表述 ,笔者认为有讨论的必要 .众所周知 :力矩 (M =r×F)是矢量 ,力矩的方向是垂直r和F决定的平面并按右手螺旋法则规定的 ,它的合成遵守平行四边形法则 ,因此 ,一般来说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力矩平衡条件是力矩的矢量和等于零(即∑M …  相似文献   

5.
物体的平衡是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匀速转动.有两基本的种类型:一是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其平衡的条件是合力等于零即sum from F=0或sum from F_x=0,sum from F_y=0.二是有固定转动轴时物体绕固定转轴匀速转动处于平衡,其平衡条件是合力矩等干零即sum from M=0或sum from M_顺=sum from M_逆.正确的受力分析,灵活地应用物理模型,采用适当的方法才能迅速解决物体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6.
有人认为,物体只有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才处于平衡状态。这样就否定了绕固定轴作匀速转动的物体也处于平衡状态。其理由是作匀速转动的物体的各部分都有向心加速度,即受到向心力的作用,所以匀速转动的物体做的是变加速运动。他们认为,作变加速运动的物体就不处于平衡状态。我  相似文献   

7.
新编高中物理(乙种本)上册第31页中有这样一段叙述:“房屋的门、窗,工厂的砂轮,柴油机的飞轮,电动机的转子等等,都能够绕着一个固定的轴转动,这样的物体如果保持静止或者匀速转动(即在相等时间内转过相等的角度),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历年出版的物理课本中也是类似说法。我认为上述这种说法是不严密的。  相似文献   

8.
物体在受力平衡条件下,可以是静止的,也可以是匀速直线运动或匀速转动,还有的耪体虽然在运动中受力不平衡,但过程进行得很“缓慢”也可以认为运动中的每个状态是受力平衡的,这样就能够按受力平衡来处理。总的来看,物体受力平衡时,应该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合力为零,二是合力矩为零。而在不同的特殊条件下,又有一些各自具体的特点及规律,下面就对几种特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第六章物体的平衡这一章讲述力学的基本知识,重点是讲述两个平衡条件: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要求学生掌握这两个平衡条件,并能把它们运用一些实际问题中。教材一开始就明确指出什么是平衡状态和平衡条件,为以后的讲解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0.
从运动现象上阐述平衡是指物体处于静止、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匀速转动状态;从动力学的角度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对于刚体转动力矩为零).依据实际场景将平衡分为“固定型”平衡、动态平衡和临界状态的平衡三种.  相似文献   

11.
在中学物理中,通常把平衡问题分为三种情形: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和一般受力物体的平衡。常规的解题方法是: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采用力平衡条件处理,有固定转动轴  相似文献   

12.
<正> 高中物理课本(甲种本)第六章“物体的平衡”里(194页),有这样一段叙述:“如果一个物体既不做平动,也不做转动,即保持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或匀速转动,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翻开其他书籍也有类似的说法.例如,在《大学物理学》(第一册,[美]F.W.SEARS等著,郭泰运等译)的23页上写道:“……在  相似文献   

13.
一些参考资料上常常把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归纳为三种情形:(1)保持静止;(2)作匀速直线运动;(3)作匀速转动.笔者以为把匀速转动作为甲衡状态的一种情形欠妥.因为一个物体乎衡的条件是:同时满足F合=0和M合=0.(1)、(2)两种情形能够同时满足两个平衡条件.因此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但第三种情形一般不能满足F合=0这一条件.因此通常并不处于平衡状态.下面通过一个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4.
一、力矩平衡应注意的问题 应用力矩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研究对象不能简化为质点,而是具有一定形状的刚性物体; ②物体可以绕一个固定的转动轴转动(转动轴有时是虚拟的); ③分析研究对象受力时,不能将所有的力平移至物体的重心,而应保持力矩不变;常不分析转动轴受力;  相似文献   

15.
一、学会选择适当的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以另外一个物体作为怀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就叫参照物。判断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如果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有位置变化,我们就说它是运动的,如果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变化,我们就说它是静止的。例  相似文献   

16.
在初中物理教材的“简单机械和功”这一章中,我们学习了有关杠杆的一些知识,知道了在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时,符合杠杆的平衡条件,  相似文献   

17.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物体的加速度为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的平衡条件是所受合外力为零.即F合=0.这一结论是我们解决物体平衡问题的基本依据.在这个结论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推导出一些“推论”,掌握这些“推论”,对加深理解概念和解答问题会带来很多方便.  相似文献   

18.
王晔 《物理教师》2004,25(2):60-61
物理竞赛中常常会遇到几个相互作用又处于平衡的物体系.处理这类平衡问题时,有时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求解,有时用绕固定转动轴的平衡条件求解,有时则同时用两个平衡条件求解.  相似文献   

19.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物体的加速度为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的平衡条件是所受合外力为零,即F合=0.这一结论是我们解决物体平衡问题的基本依据.在这个结论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推导出一些“推论”,掌握这些“推论”,对加深理解概念和解答问题会带来很多方便.  相似文献   

20.
在中学物理中通常把平衡问题分为三种情形: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和一般受力物体的平衡.常规的解题方法是: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采用力平衡关系处理,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采用力矩平衡关系处理,而一般受力物体的平衡常常要同时运用力平衡关系和力矩平衡关系才能处理.这种常规的解题方法往往使某些问题变得复杂化,而且不利于能力的培养,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力平衡关系和力矩平衡关系是处理各种平衡问题的两种手段,不管哪种形式的平衡都同时满足这两种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