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是推进历史前进的巨大动力,也是国家和民族不断进步的源泉,从这个意义上言之,中华民族的历史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一部改革史。在新课程历史教学中。“改革史”也受到高度重视.“新课程高中历史选修教材《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回眸》更是选修模块的‘排头兵'”(刘波:《高中新课程“改革史”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新课程研究》2010...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8,(61):148-149
江苏省历史学科新课程高考已历十年,试卷的结构、模式、理念等都已经趋于稳定。只有了解当下高考历史试卷的命题特征才能对我们的教学有所帮助。本文就近三年以来江苏高考历史卷选修内容的考查谈一谈命题的特点和针对性的复习建议,希望能够对我们广大教师在历史选修内容的教学上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高中新课程必修“化学1、化学2”和选修“化学反应原理”是高考化学必考模块。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文新课程单元检测(人教版·选修)》以训练题的形式出现,帮助同学们学习所选修的教材。训练题以“依托教材。对接高考”为编写原则,遵循课标,紧扣大纲。依托教材,力求知识与能力并重,设题规范严谨,训练系统全面。《高中语文新课程单元检测(人教版·选修)》不但适合于开设选修的教材时配套使用。也适用于高考复习检测。  相似文献   

5.
开设多样化选修课程、实施走班制是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的需要,是贯彻实施新课程选择性理念的具体体现。根据浙江省第一阶段新课程实验有关文件精神和新课程高考方案,学生高中毕业至少要完成四大学习领域选修Ⅲ课程中6个模块的学习任务,并获得相对应12个学分。参加新课程高考的第一类大学的文理考生,必须参加“自选综合”学科考试,选做“自选综合”试卷中四大学习领域9门学科中6个模块所对应的6道题目。  相似文献   

6.
开设多样化选修课程、实施走班制是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的需要,是贯彻实施新课程选择性理念的具体体现。根据浙江省第一阶段新课程实验有关文件精神和新课程高考方案,学生高中毕业至少要完成四大学习领域选修Ⅲ课程中6个模块的学习任务,并获得相对应12个学分。参加新课程高考的第一类大学的文理考生,必须参加“自选综合”学科考试,选做“自选综合”试卷中四大学习领域9门学科中6个模块所对应的6道题目。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高中历史选修教材《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是选修模块的"排头兵",所有参加课程改革的省份都将其列入了高考考查的内容,是选修中的"必修",教学地位非常重要。要搞好新课程改革史教学,就应重点注意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改革的"特性",创新比较改革的异同,理性评判改革的成败。  相似文献   

8.
一、考纲解读 作为新课程实施后的第一年高考,《2010届高考湖南卷考试说明·语文》与往年的高考卷相比在命题依据、能力要求、考查内容和试卷结构上均有变化。尤其新增的“选考内容”,积极回应新课标要求,直接呼应选修课程的设置,  相似文献   

9.
2009年是江苏省实行新课程改革高考方案的第二年,对选修学科而言也是江苏高考招生方案大改革的重要一年。2009年的高考历史江苏卷在继承上择尽精华、推陈出新,发展上与时俱进、另辟蹊径。纵观全卷严谨大气,求真创新,形成了鲜明的苏派风格。但其难度陡然上升,给今后的历史高考教学带来新课题。  相似文献   

10.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新课程的各个学习专题之间是“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自2007年以来陆续亮相的各省区新课程高考历史试题尤其是主观题的命制.已经明显渗透新课程倡导的这一理念。例如2009年安徽文综卷第35题“明显属于必修的经济模块.联系选修的改革模块,  相似文献   

11.
从2007年开始,为适应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课改区高考各科目在试卷形式和考试内容上有所变动,广东高考语文科试卷变化最大的地方是设置了“选做题”。设置选做题的目的是好的,因为在目前高中的新课程中,学生选修不同的内容和模块,高考根据学生选学的不同内容来设置选做题,体现了高考的公平原则。  相似文献   

12.
纵观近四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新课程历史高考之非选择题,均为材料解析题,且分值较高(必修和选修总计约52分),故材料解析题的回答直接影响考生的考试水平。要想获得理想的高考成绩,考生就得了解材料解析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13.
自2004年开始实施高中化学新课程至今,新课程的高考一直是教师、学生、家长等各方面人士关注的热点。面对新课程课程结构的变化,人们关心“新课程高考支持课程结构的选择性吗?在试题中如何体现选择性?”面对新课程课程目标的变化,人们关心“在纸笔测验中,能考察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吗?如何考察实验探究?”面对新课程课程内容的变化,人们关心“在高考中,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能够分出层次吗?  相似文献   

14.
语文选修模块内容进入高考试卷是新课程高考改革的重要成果。考察其进入方式,大抵是两个路径。进入“阅读”板块是显性形式(试卷单设了“选考题”,有标目),而进入“表达”(写作)则是隐性形式(必修、选修打通,未单设标目)。本文只谈阅读部分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正>众所周知,新课改下的高考历史采取的是"3+1"的模式,即除了三本必修(分别介绍政治制度史、经济史和思想文化史)外,再从四本选修教材中由学生任选一本教材进行考试。在高考指挥棒下高中历史教学对选修教材的处理往往是选择其中的两本教材进行学习,让学生在考试中有更多的选择空间。我通过近几年对选修教材的接触和钻研,发现新人教版历史选修一的教材《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本文试图  相似文献   

16.
分析近年新课程高考选修模块的命题特点,从选修模块《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模块内容的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的能力、必修、选修模块间的知识联系、新史观统领教学、模块规律性认识等方面对高三选修模块复习教学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分析近年新课程高考选修模块的命题特点,从选修模块《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模块内容的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的能力、必修、选修模块间的知识联系、新史观统领教学、模块规律性认识等方面对高三选修模块复习教学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自从全面实施新课程以来,江苏高考历史在内容上采用了必修加上选修的考查方式,很多老师在高三历史选修部分的复习中深感很难处理好这一关系。笔者根据近几年高三教学经验和对江苏历史高考在选修部分特点的研究,提出以下一些建议,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一、试卷评价1.试卷总体评价2010年全国新课程高考文科综合试卷地理试题,继2007~2009年之后的最大改变是增加了选修二"旅游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和选修六"环境保护"3个模块的选考试题,更好地反映了高考考试大纲和新课程地理学科教学测试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全国新课程高考实施以来,广大高三教师对历史必修内容已有较多的研究和探讨,并积累了很多成功的复习经验和应考策略。但对选修内容的复习备考则显得十分困惑和棘手。原因有二:一是选修在高考试卷中所占的分值较少,部分师生功利主义态度明显:二是选修内容繁多,而高三复习时间紧,任务重。一些师生认为有得不偿失之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