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四库全书总目·诗类序》是《总目》对所著录与存目书籍所作的一个总体评述,虽然简明扼要,但已经抓住研究《诗经》流变的基本特点,其中还表露出《总目》总的态度和治诗的方法,对于我们研究《诗经》极具文献学价值。  相似文献   

2.
《四库全书总目》"诗类"共收《诗经》书目147部。在提要中,四库馆臣强调《诗经》的经学地位,反对删改《诗经》,主张在研究《诗经》时兼收并蓄,消除门户之见,同时强烈反对从文学角度解读《诗经》。  相似文献   

3.
《四库全书总目》中的《诗经》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诗类”与“诗类存目”共收《诗经》研究著作 1 47部 ,对于从两汉至清乾隆时期《诗经》研究的特征进行了总结 ,尤其对宋、明两代的研究进行了批评。在批评思想上 ,《总目》坚持汉学正统观念 ,坚持“发乎情 ,止乎礼义”的批评原则 ,反对明代竟陵派诗学理论对《诗经》研究的影响 ,推崇以意逆志的批评方法。  相似文献   

4.
《四库全书总目》不仅是一部目录学著作,它还具有多方面的价值,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微观上对《总目》诗类的著录情况进行了分析,就此可窥一斑而知全豹,对《总目》的体例、价值和不足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从而对《总目》的全面深入研究和对《诗经》学史的研究都会提供一定的便利和帮助。  相似文献   

5.
以诗评诗是《诗经》评点中的常用手法,其具体表现形式是以后世具体诗篇或诗句来阐发《诗经》中的诗篇或诗句,从而直观地揭示诗旨、品味意境、指出创作手法、并说明其对后世诗歌创作的影响。本文试以所见明末诸家诗经评点中以诗评《诗》之处作一粗略统计与论述,初步揭示《诗经》评点中以诗评《诗》的面貌。  相似文献   

6.
孔子对《诗经》的评论历来是《诗经》及古诗论研究中的热门话题,但由于孔子所论过简,后人理解分歧很大,故本文试做集成式研究:以《论语》为主,尽可能全地勾稽孔子《诗》说;分类研究,认为孔子主要论及《诗经》的性质、功用、用诗方法及审美标准;本意考辨,尽可能全地勾稽历史上对孔子《诗》说的不同理解,考辨孔子《诗》说本意;考镜源流,孔子发展了前人零星片断的见解,又直接影响了汉儒的《诗》学观念及儒家功利主义诗论。  相似文献   

7.
《左传》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诗经》又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由于二者在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而具有密切关联。先秦文献有关引《诗》的文献中,《左传》最具有代表性。已有众多学者对《左传》引《诗》的原由和引《诗》方法做了大量研究。试就其引用《诗经》的篇目、次数和引用的特点而言,对引《诗》情况作全面的考证和分析,为研究《左传》和《诗经》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诗经》是一部古老的文化典籍,《诗经》的编纂与流传,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有关《诗》与史、与政教的关系,在前人的著述中不下百十种。《诗》可以说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周代的礼教文化制'度和社会政治生活。《诗经》中的许多篇章。保存了用人生活的各个画面,成为后人研究周代历史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9.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对我国文学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故而很多学者对其诗篇深究不已,对《诗经》的解释,一是以礼说《诗经》,一是以诗释《诗经》,这里谈谈以诗释《诗经》。以诗释《诗经》就是视《诗经》为文学作品,如同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一样,它是既要谈其诗的思想性,又要感悟诗的艺术美。而与之相应的是以礼说《诗经》,即是用礼仪礼制解释《诗经》中相关的诗篇,用产生《诗经》的那个时代的礼仪制诠释《诗经》中含礼之诗,这对于诗的解释来说似乎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狭隘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以诗释《诗经》似乎显得合乎规范和常理,解…  相似文献   

10.
孔子与《诗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论语》记载他整理《诗》,切磋《诗》,雅言《诗》;《史记》本传记载他删选《诗》,弦歌《诗》,传授《诗》;先秦两汉其他文献记载他品评《诗》,征引《诗》,以《诗》为据而证言证行,议人议事,等等。孔子对于《诗经》这种情有独钟的态度及其发表的诸多  相似文献   

11.
《诗经》农事诗研究历来为《诗经》研究重点,学者对农事诗定义与篇目众说纷纭,各成一家。农事诗研究以五四为界,五四前农事研究以训释义理为主,五四后多以整体目光看待农事诗。论文试图梳理历来农事诗研究的成果,以期找到更好的研究农事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水汶 《铜仁学院学报》2010,12(5):42-44,78
近年来,以周代礼乐文化为背景对《诗经》进行研究,是《诗经》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诗经》的美,是浸润着礼乐文化精神的理想美。《诗经》祭祖诗是《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一段时期以来,却往往被人忽视。事实上,《诗经》祭祖诗是礼乐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及丰富的礼学内涵。本文拟在考察《诗经》祭祖诗的基础上,试对其礼学内涵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3.
王船山是清代第一个把《诗经》当作经典文学作品来研究的学者,在《诗经》的文学和训诂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论文从两个方面分析王船山的《诗》学研究方法,文学方面:提出兴观群怨之间的关联性,重视情、意、景、理、事五要素,挖掘《诗》中虚实相济的艺术表现方式;经学方面:分别从古训、物理、习俗、史实和礼制角度阐释诗义,王船山的《诗经》研究理念和方法对当今的训诂学、美学以及文学批评仍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阮籍之诗,源于《诗经》。本文主要采用列图表的方法对阮籍五言《咏怀诗》八十二首和四言《咏怀诗》十三首中源于《诗经》的诗句进行分类、对比,分析其特点及在表达形式和措辞用语上对《诗经》的学习情况,对五言《咏怀诗》和四言《咏怀诗》在表达上的区别以及四言《咏怀诗》与《诗经》相比所具有的特点,进行解释和说明。  相似文献   

15.
赵念 《华章》2013,(17)
龚橙的《诗本谊》是清代一部关于《诗经》研究小而美的作品。了解龚橙的《诗本谊》,对于丰富和完善《诗经》研究工作提供借鉴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汉代帝王多习《诗》,甚至部分帝王兼习数家《诗》。他们也提倡通《诗》致用,即依据《诗经》或其经学阐释来制定各种政策或采取各种政治行为等。在他们的影响下,汉人改变了先秦《诗经》"不切于世用"的特征,而广泛用《诗》;同时,这也促进了汉代《诗经》与政治的结合,促进了《诗经》阐释的政治化。  相似文献   

17.
焦琳《诗蠲》是清末民国时期重要的一部《诗经》研究著作.以文学性的思想来研究《诗》学是《诗蠲》的一大特点,焦琳《诗蠲》的文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文本为主、以情论诗、以意逆志、以诗释《诗》上,以文学思想解读《诗经》打破了文学与经学的藩篱,使《诗》脱离了圣人之义的窠臼,重新焕发出文学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8.
《四库全书总目》由古文经学立场,判定《韩诗外传》无关诗义。《韩诗外传》断章取义的解诗模式是先秦儒家孔、孟、荀通经致用、弘扬诗教的正脉。《韩诗外传》的编撰目的、编排体例、解释立场都是围绕儒家诗教的宗旨而展开,《四库全书总目》对《韩诗外传》无关诗义的误判应该从今古文斗争与政治发展的历史脉络去理解。  相似文献   

19.
阮籍之诗,源于《诗经》。本文主要采用列图表的方法对阮籍五言《咏怀诗》八十二首和四言《咏怀诗》十三首中源于《诗经》的诗句进行分类、对比,分析其特点及在表达形式和措辞用语上对《诗经》的学习情况,对五言《咏怀诗》和四言《咏怀诗》在表达上的区别以及四言《咏怀诗》与《诗经》相比所具有的特点,进行解释和说明。  相似文献   

20.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与《诗经》有关的简帛古籍在楚地大量出现,这些出土《诗》学文献或在荀子时代稍前,或与之同时,或稍后,为我们研究荀子与《诗》的关系又增添了文献上的依据。出土文献和《荀子》中都有一定数量的逸诗,这说明荀子所依据的《诗经》版本与今传《毛诗》的不同,而对《诗经》之外的逸诗进行搜集、整理、研究似是当时学者的共同兴趣。荀子从"性"、"情"出发,强调《诗经》的道德功能和政治作用,事实上把《诗经》推向了经典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