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经济新闻的写人,有其独特的写作技巧,概括地说,这就是:(一)着力于点化,切忌繁杂。经济新闻的写人,就像古人说的;“嫩绿枝头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它仅是新闻人物一时一地、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地展示,既不是纵深的描写,更不是文学人物性格的刻画。在经济新闻中,它只是作为一个个闪光的细节而存在的。它像新闻中的描写一样,不在多,而在准;不在细,而在精。  相似文献   

2.
新闻文摘     
经济新闻的写人,有其独特的写作技巧,概括地说,这就是:(一)着力于点化,切忌繁杂。经济新闻的写人,就像古人说的:“嫩绿枝头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它仅是新闻人物一时一地、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地展示,既不是纵深的描写,更不是文学人物性格的刻画,在经济新闻中,它只是作为一个个闪光的细节而存在的。它像新闻中的描写一样,不在多,而在准;不在细,而在精。  相似文献   

3.
经济新闻的写入,有其独特的写作技巧,概括地说,这就是: (一)着力于点化,切忌繁杂。经济新闻的写人,就像古人说的:“嫩绿枝头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它仅是新闻人物一时一地、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地展示,既不是纵深的描写,更不是文学人物性格的刻画。在经济新闻中,它只是作为一个个闪光的细节而存在的。它像新闻中的描写一样,不在多,而在  相似文献   

4.
消息是新闻报道中最常见的一种新闻体裁。它的最大特点是言简意赅,概括性强。如果不在写作的手法上和技巧上加以研究和重视,就会使人读起来或听起来感到枯燥无味。而注重描写就是写活消息不可忽视的一个手法。一个突发事件的发生、一个重要会议的召开、一个新闻人物的出现,写得生动传  相似文献   

5.
新闻人物特写,是报纸新闻体裁的一种形式。它的写作特点,主要是用描写的方法,去刻画现实中的正在发生变化的事实。要描写新闻人物所经历的事新闻人物特写,简单地说,就是用文艺笔法写成的新闻人物报道,是写新闻人物所经历的事,而不是象文学作品那样主要写人。这就要求所写的事要有新闻价值,具有时效性和真实性。真实对新闻人物特写比什么都重要,因为感人的首先不是文字,而是人物  相似文献   

6.
我们曾经谈了通讯、特写、文章等的描写问题。有人会问:新闻需要不需要描写呢?不少同志认为不需要。理由有二,一是叙述是新闻的基本手法,而描写则应归之于通讯、小说、散文等;二是新闻的重要特点是简洁,描写则会造成繁琐、冗长。其实,除了叙述这一主要手法之外,描写、议论等诸种手法也都可在写新闻时适当运用,运用得恰到好处,能够使新闻穿插有序,跌宕多姿,引人人胜。当然,这种描写必须是必要的、简洁的,对新闻主题起深化或烘托作用的,决不是铺张笔墨,喧宾夺主。  相似文献   

7.
作家孙梨说:“艺术家的特异功能不在反映,而在创造。”新闻记与作家从事的精神劳动虽有不同的特点,但应用创新思维是共同的。大量的新闻实践证明,同样一个人和一件事,在有的记眼里什么也不是,而在有的记眼里却是值得报道的好新闻;同样一个人和一件事,由这个记写出来的新闻是白开水一杯,淡而无味,而由另一个记写出来的报道却是一篇精彩的好稿。  相似文献   

8.
作家孙犁说:"艺术家的特异功能不在反映,而在创造."新闻记者与作家从事的精神劳动虽有不同的特点,但应用创新思维是共同的.大量的新闻实践证明,同样一个人和一件事,在有的记者眼里什么也不是,而在有的记者眼里却是值得报道的好新闻;同样一个人和一件事,由这个记者写出来的新闻是白开水一杯,淡而无味,而由另一个记者写出来的报道却是一篇精彩的好稿.差别就在于有无创新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9.
1.用眼睛来写现场短新闻是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用自己耳闻目睹的事实,再现于形象描写的、短小的纪实性报道。是再现式报道,不是追述性报道;是纪实性报道,不是反映式报道,更不是解释性报道。因此,我们要把现场短新闻写好,核心是“要用眼睛来写”,百闻不如一见!而用眼睛来写,须把握采访、报道、写作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10.
作家孙犁说:"艺术家的特异功能不在反映,而在创造."新闻记者与作家从事的精神劳动虽有不同的特点,但应用创新思维是共同的.大量的新闻实践证明,同样一个人和一件事,在有的记者眼里什么也不是,而在有的记者眼里却是值得报道的好新闻;同样一个人和一件事,由这个记者写出来的新闻是白开水一杯,淡而无味,而由另一个记者写出来的报道却是一篇精彩的好稿.差别就在于有无创新思维品质.优秀的记者应该是一个勇于进行创新思维的记者.  相似文献   

11.
评论不是新闻,但它却领导新闻,就像诸葛亮不会舞大刀却要指挥关羽、张飞。它在性质和档次上是根本高出一截的。众所周知,评论难写。搞评论在新闻各行中算是一种难事、苦  相似文献   

12.
漫談写景     
通讯特写需要写人、写事,有时还免不了要写景。景,怎样才写得好,这是好多搞新闻工作的同志关心的问题。当然,并没有什么现成的方法,使我们一得到这种方法,就可以笔下万紫千红。根据我个人的体会,多欣赏、揣摩一些出色的景物描写,往往要比听某些文章作法的抽象说教来得实际而有益。这里谈的,将不限于通讯特写。一般文艺作品的景物描写,只要对新闻工作有借鉴意义的,我们也必须把它当做营养来吸收。让我们先看下面一个例子吧: “在蓝湛湛的天空下,公路两旁插着一眼望不尽的红旗,迎着春風飘扬。红旗四周是数不清的人群,挥  相似文献   

13.
李颖 《记者摇篮》2010,(7):9-10
做政法记者,一个回避不了的问题就是写会议新闻多。都说会议报道难写,不像社会新闻那样有故事情节,以新、奇、特吸引人眼球,也不像经济报道那样涉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令人关注。会议报道很难写,难在哪里?难在一成不变,难在缺少新闻性,突破不了“套路化”“格式化”“生硬化”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新闻文摘     
短新闻“三抓”一、事件新闻抓本质。抓本质,就是抓主要矛盾。只有把事件的主要矛盾抓住,事件的本质揭示出来,才能使人了解事件的意义。二、人物新闻要抓特点。不能面面俱到什么都写。必须抓特点,突出有新闻价值的一个方面或一个事迹。三、动态新闻要抓住主要事实。抓住了主要事实,也就抓住了整个事实的主要方面,突出了重点。(杨国林辑)新闻写作谚语铁肩膀是压出来的,快笔头是练出来的。凸看得多,知识增加5写得多,笔下生花。面鼓不在多,一锤定音;事不在多,一例服人。th水平高低不在文长短;分量轻重不在搞大小。凸说好的不要…  相似文献   

15.
新闻写景不同于散文,它要求简洁、质朴。那么新闻写作应怎样描绘景物呢?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二、景物描写要紧扣作品主题。新闻中的写景,无论渲染气氛,还是衬托人物的行动,都要从主题需要出发,确定取景的角度。被评为全国好新闻的《邓副委员长一行在京都等地游览》一文的结尾是这样写的: 垂樱迎着春风,落樱缤纷。邓副委员长称赞说:“抬头看樱花,低头看落花,樱花花开时是美的,花落时更美。”高桥所长说:“一般人只知道樱花开花时的美,而知道落花之美,才是真正了解日本的人。”这段描写把景物描写和人物对话融合在一起,形象地再现了中日  相似文献   

16.
一篇新闻作品能不能吸引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语写得好坏。初学新闻写作的人大概都有这样的体会:写好一条导语并不比写好一篇文章更省力。两次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美联社特派记者雷奈迈·莫林,曾十一次撕毁一篇特写的导语,直到他相信自己写好了方肯罢手。新闻导语的表达形式多种多样,有人按表现手法把它分为五种,即叙述式导语、提问式导语、结论式导语、评论式导语和描写式导语。实际上,实践中  相似文献   

17.
刘智 《记者摇篮》2006,(5):70-70
通讯被称作报纸、杂志的“重型炸弹”,在宣传、教育读者方面有着其它新闻文体作品不可比拟的作用和效果。这主要取决于它总是通过事实和情节的描写为读者塑造了真实可信的动人形象。因此,要写好通讯,特别是要写好人物通讯,就应该在塑造人物形象上下功夫。把人物放在矛盾中去写,重视从矛盾冲突中深挖其内心,从而表现出他(她)有异于一般人的特征,这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这样的作品有起有伏,不像一潭死水,不是“一张面孔”令人读起来不仅感到贴近生活,真实可信,而且鲜明生动,回味无穷。恩格斯指出:“依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了细节的真…  相似文献   

18.
正细节缺失新闻苍白无力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细节描写是统领新闻作品的灵魂,是达到新闻事件取得最佳宣传效果的重要途径。但是,纵观目前的新闻作品,缺少新闻事件细节描写的现象普遍存在,要提高新闻作品的宣传质量,必须注意消除这种现象。从新闻写作的一般情况看,应该注意克服以下几种写法:布告式。从新闻作品的基本路子来看,像法院发的宣判布告,也像纪检、监察部门的通告,表现形式非常直白严肃。如:王丽萍,女,共产党员,今年43岁,家住xx县xx镇xx村,这样写平淡无味,根本不吸引人。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新闻界开始注意新闻语言表达研究,报道比原来写得生动、感人了。然而,不容忽视的是,目前仍有不少新闻作品写得枯燥乏味,陈词套话多,程式化、概念化的语育举不胜举,下面就自己在编稿过程中遇到的实例作一些分析,以引起通讯员和记者的注意。“该”字是新闻稿忌用的词“该”字是一个指示词。指上文说过的人或事物,一般多用于公文。可有的通讯员和记者在写新闻稿件时,大量使用“该”字。“该”字并不是说不能用,但在一篇新闻稿中,多处出现令人感到乏味、重复。严格来讲,“该”字它不是新闻语言。请看下面一例子:  相似文献   

20.
在消息文体这座“百花园”里,新闻素描是颇受人们欢迎的一枝奇葩!素描,是绘画术语。它主要是以单色线条和块面来塑造物体形象的。在文学中,素描是指写人写物写景但不十分渲染的作品。那么,素描冠以新闻2字,就包含了以下的意思:它是消息,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消息,而是采用若干文学手法尤其是描写的笔法写出来的现场新闻。是“现场短新闻”这一新闻报道方式的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