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编者同志: 我建议编写出版一部《中国出版史》。我们应了解和研究过去的历史、传统经验;应为培养出版干部提供教材;同时“出版史”又是革命史、文化史、科技史的组成部分。把这一部书编出来有重要意义。具体搞法,我认为可以分三个步骤: (1)从组织编写革命出版回忆录、出版大事记等着手,为编写出版史作好准备。这些出版史料,可分辑陆续出版,内部发行。 (2)革命出版史是中国出版史的重要组成部份,可将《中国革命出版  相似文献   

2.
我国出版事业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而好的出版史研究著作,可以"总结过去,指导当前,教育后人",具有重要的意义.最近我看到的齐峰、李雪峰的新著<山西革命根据地出版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就是一项可喜的收获.  相似文献   

3.
毛主席的光辉著作《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指示要编写近百年的经济史、政治史、军事史、文化史,教导我们要认真研究我国的历史。本刊第九期中文之冈同志建议编写《中国出版史》,我表示积极响应。编写《中国出版史》是应该做而且有条件可以做到的。而《中国出版史》的能够编写完成,也就是中国政治史、文化史的组成部分。我想提供一点建议和一些有关文化出版资料: 一点建议是关于请文化出版界人士撰写资料。当代从事于文化出版工作的老前辈老同志,大多还健在,他们都是亲身经历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对国民党反动派进行过针锋相对的斗争,掌握第一手文化出版史料。有必要请  相似文献   

4.
一、中国出版史和出版工作的性质中国出版史是中国文化史的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史中的专业史,它专门研究中国出版工作和出版事业(包括出版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历史。中国文化的主要部分是中国的学术。一个国家的学术文化,离不开历史上的主要人物和主要图书。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中国是指南针、火药、雕版印刷和造纸四大发明的国家,是世界文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也是一个有着悠久出版历史的泱泱大国。鉴于历史的原因,至今还没有一部为世人公认的权威性的《中国出版通史》,这不仅和我国的国际地位不相称,也和当今出版事业的繁荣发展不相适应。伴随着出版事业的发展,这几年对出版史的研究已引起出版界的广泛重视。早在20年之前,叶再生先生已着手这方面的潜心研  相似文献   

6.
刘光裕 《出版科学》2008,16(3):83-87
中国古代的出版概念,是复制和发行两要素说。编辑并非出版诞生的标志,它是出版成熟或趋于成熟的标志。没有编辑的出版活动普遍存在于古代。出版史的研究对象是历史上以公众传播为宗旨,以作者为起点、读者为终点的书籍传播。出版史的研究范围大致是历史上书籍传播过程与在这过程中出现的重要人物、重要事件,以及影响、制约书籍传播的社会历史环境。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宋原放在上海创办<出版史料>,我清教他的刊物为何称"史料",不称"研究"?他说:"史料搞不清楚,怎么搞出版史?中国出版史如何,一切要等搞清资料以后再说,要凭资料说话."我相信宋原放的话是对的.出版史是一门新兴学科,必须从史料人手才行,否则欲速则不达.不过,搜集史料要钻故纸堆,要坐冷板凳,远水不解近渴,这件事常常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简单.  相似文献   

8.
出版史是对出版历史进行总结归纳的学科。作为世界上最早发明造纸和印刷术的国度,中国具有悠久的出版历史。对中国出版史的研究,一直是海内外的学术热点之一。海外的中国出版史研究,是指域外人士用英、日等文种出版的研究著述。由于外文的语种很多,本文主要介绍以英文为主的撰述,兼及其他语种。从1925年美国出版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印刷史的著作至今,海外的中国出版史研究已经有了八十余年的历史。根据这八十年来的研究情况,我们可以将它分为早期、中期和近期三个阶段。一、海外早期的中国出版史研究海外早期对中国出版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  相似文献   

9.
出版史学的研究对象 一、关于出版史研究对象的论述 尽管我们对出版史的研究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历史,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并没有关注出版史到底应该研究哪些对象这样一个基本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最近,中央部署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这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笔者认为,作为党史的重要内容,学习和研究党的出版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中国出版史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调查大量资料基础上,对2006-2010年中国出版史研究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重点概述出版史料、出版通史、断代出版史、出版专题史、革命出版史、地区出版史六个方面的成绩与进展:并就进一步加强出版学和出版史的基本理论研究,加强出版史料的搜集、整理和刊行,加强政府对出版史研究的扶持,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2.
在任何一门新兴学科中,理论、实务和历史三大板块都是密不可分的.历史是学科理论的学术基座和发展脉络;理论是历史发展规律凝聚而成的观念结晶,这个晶体的灵光又是照亮历史航程的灯塔;实务交织于理论和历史之间,是理论的源泉和历史的素材.要学习和掌握出版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实务,首先需要学习和了解出版史.作为编辑出版学与历史学交叉学科的出版史,是中国文化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属专门史范畴.  相似文献   

13.
牢记出版工作的神圣使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出版工作的神圣使命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一)历史的变迁出版工作的使命,有自己的历史变迁。在革命战争年代,为人民夺取政权服务,是革命出版工作的历史使命。新中国成立以后,创立了社会主义出版事业。可是前进的道路出现了曲折。由于种种原因,长期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政治运动连续不断。当时出版工作的使命就是跟着政治运动转。这一点,在“文化大革命”当中走到了极  相似文献   

14.
出版作也要讲政治晓丹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届五中全会召集人会议上关于“一定要讲政治”的阐述,全面深刻,高屋建颔,对于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出版工作,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出版体制,繁荣社会主义出版事业,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丰富的现实意义。学习总...  相似文献   

15.
盘点2004年的出版史学研究,我们发现,不仅有许多学术论文发表,还有不少研究专著问世,为出版科学研究平添几许光彩.2004年是中国出版业改革的关键性一年.出版产业和出版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许多新问题和新情况,需要从以往的历史中获得启示.这种迫切的现实诉求,推动学术界和出版界在史料收集、史实考证的基础上,分析、探讨出版活动在社会历史文化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揭示出版事业发生、发展的机制和规律,为当代出版业之前瞻性、规律性和发展的战略性研究提供重要的借鉴.简单地讲,2004年的中国出版史研究虽冷尤热.  相似文献   

16.
1986年10月24日,延安清凉山新闻出版革命纪念馆落成开幕。这是我国第一个专业性的新闻与出版纪念馆。它对于我们学习研究继承和发扬党的革命出版工作的光荣传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出版事业是党的事业的一部分,党中央对出版事业十分重视。各个革命历史时期,党的出版工作为党的宣传教育工作都作出过光辉的贡献。党中央到了延安,党的出版事业也在延安艰苦  相似文献   

17.
1905年(续) 4月25日张赛等在上海创办中国图书有限公司。其宗旨是“巩固我国教育权,驱策文明之进步,杜绝外人之凯靓,消洱后来之祸患”。内设编译、印刷、发行与收支四部。 ▲本月,《最新中等西洋历史教科书》(四册)由上海南洋官书局出版。 ▲本月,《云南杂志》在日本东京创刊。该刊是在孙中山的直接关怀下创办的,初为月刊,后改为双月刊,是清末以省区命名的革命刊物中历史较长的一种,以宣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反对法、英帝国主义侵略云南为主要宗旨,在清末反帝和民主革命运动中有一定影响。 ▲本月,《雁来红丛报》在苏州创刊。每月四期。该刊…  相似文献   

18.
出版史学是出版学的分支,也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关于出版发展过程的学问,它包括对于出版历史的记录、对于出版历史经验的总结及对出版历史规律的探讨.出版史研究的历史就像出版的历史一样久远,但是出版史论著的出现却仅有100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9.
商务印书馆汪家熔同志的出版史研究文集《商务印书馆史及其他》最近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汪家熔同志多年热心研究商务印书馆历史,整理、辑集有《张元济日记》《张元济书札》《张元济文诗》等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师范大学万安伦教授的新作《中外出版史》在付梓出版前夕,他嘱我为书作序.我因曾长期在北师大编辑出版专业为研究生授课,也算和他是同事,不好推辞,只好答应下来了.为朋友的书写序其实是一个苦差使,但也是逼着你读新书、长新知的好机会.以我之见,该书至少有这么几个创新点,值得关注和称道. 一、按载体不同将整个人类出版历史划分成“硬质出版…“软质出版…“虚拟出版”三大阶段,符合历史科学中的生产力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