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天举 《钓鱼》2008,(12):20-21
鲈鱼又称青鲈、花鲈、青寨、花寨。鲈鱼肉质肥嫩鲜美,海鲈、淡水鲈产量均高,为我国主要经济鱼类之一。近年来,我国各地相继引进了美国加州鲈鱼,此鱼适应性强、杂食性、少疾病、速生长,为我国鲈鱼家族增加了新品种和产量。鲈鱼个体普遍较大,成鱼多为数千克,大者可达10-20千克,上钩后的抗争力很强,是钓鱼人过钓瘾的主要对象鱼之一。  相似文献   

2.
鲈鱼     
王长工 《钓鱼》2014,(5):25-25
在中文里,一共有四种鱼类是可以被称为鲈鱼的,分别是海鲈鱼(学名日本真鲈,分布于近海及河口海水淡水交汇处)、松汀鲈鱼(也称四鳃鲈鱼,降海型涸游鱼类,最为著名)、大口黑鲈(也称加州鲈鱼,  相似文献   

3.
马铁  任重摄影 《钓鱼》2013,(21):56-57
在钓鲈爱好者的武器库中,摇摆路亚以其栩栩如生的外形而受到广泛的应用。,在外形、色彩以及移动状态上,摇摆路亚都完全模拟鲈鱼所喜食生物——从龙虾到太阳鱼。正是因为鲈鱼一年四季都以龙虾、太阳鱼等生物为食,故而摇摆路亚一年四季也能够不断地钓获鲈鱼。下面是四位美国钓鲈精英系列赛选手就摇摆路亚的季节应用所谈的心得。  相似文献   

4.
一、花脸简介 花脸,因其背部和背鳍长有众多黑色斑点而得名。也叫花脸寨、花寨、寨花、花鲈、鲈板、鲈子鱼、四肋鱼、鲈鲛等等。学名叫鲈鱼。体延长,侧扁,口大,下颌突出,银灰色。栖息于近海,也可进入淡水生息。早春在咸淡水交界的河口产卵,以鱼虾为食,秋末冬初可长至1斤以上。深冬潜入较深海域。我国沿海均有分布,为常见的食用鱼类之一...  相似文献   

5.
鲈鱼是鱼类中的大家族,鲈形目是鱼类分类学上的最大目,属世界性鱼类。妒鱼类本属海洋鱼类,但多数洄游于河曰、沿岸及近海海域,有的向淡水水域迁移后,不再游向海洋而成为纯淡水鱼类,所以人们常把鲈鱼视作淡水鱼。全世界的鲈鱼类约有二百多种。在中国沿海各海区及江河都有鲈鱼类分布,除了长江、珠江的花鲈,上海松江的四鳃鲈、华南沿海的尖吻鲈等较有代表性之外,还有常见的塘鲤鱼、虎鱼、梅童鱼、白姑鱼、石斑鱼、金线鱼。攀鲈等,种类繁多,不胜枚举。花妒,又称七星梦、青妒、妒板,是中国护鱼的代表种,在分类学上属脂科(或真护科…  相似文献   

6.
鲈鱼在北方有的地方又叫花寨,它的分布地域极广。我国大陆的沿海及海南、台湾岛的周围都有它的踪迹。分布在厦门水域的鲈鱼都是七星鲈,虽然鲈鱼也属于洄游性鱼类,但是在厦门岛周围,一年到头基本上都能看到它漂亮的身影。 鲈鱼是珍贵的高等鱼,是产妇及病患者的高级滋补品,所以在市场上鲈鱼的价格不亚于加吉鱼(红鲷)及黄翅鱼(黄鲷)。而厦门鲈鱼中的极品是生长于九龙江江东桥水域中的淡水七星鲈,但近年由于水质污染及人为的破坏等种种原因,几乎很难看得到了。  相似文献   

7.
杨天举 《中国钓鱼》2012,(10):22-23
鲈鱼,又称鲈板、花鲈、青寨、系鲈属鳍科鱼,属咸淡水的洄游性鱼类。它生长于江河人海口的浅海中,也能生活在淡水中。鲈鱼凶猛丑陋,眼大身宽,身体上部青灰色,侧线下部灰白色,体侧和背部有黑斑,背鳍长且硬如骨刺。别看鲈鱼挺着黝黑的脊背,瞪着小眼睛,一副凶巴巴的样子,它可是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得很哪!  相似文献   

8.
到2007年底为止,用拟饵路亚鱼形饵从我国沿海连云港海区钓上最大的鲈鱼,体长为1.1米,重量13千克。创纪录人谢飞是连云港赣榆县人。钓获地点是秦山岛海区。产于连云港海区最常见的鲈鱼叫花鲈,(鱼旨)科,花鲈属,当地人又叫它七星鲈,因它背鳍膜中部有7颗黄褐色斑纹而得名。它身体修长,背部散布许多黑色花斑,下颌长于  相似文献   

9.
一、四鳃鲈八生火锅 俗话说:‘牡丹虽好,也要绿叶扶’,烧‘四鳃鲈八生火锅’也离不开鸡、鸭、蛋、肉。八生火锅的做法是:先在火锅内放上鸡汤和火腿、香菇、冬笋等煮沸后,逐一放入八种生片,然后将洗净的四鳃鲈放入火锅(鲈鱼要不去肝脏,因为它的肝脏肥而鲜)。再沸时,加入  相似文献   

10.
松江鲈鱼     
王长工 《钓鱼》2013,(19):13-13
松江鲈鱼,又称“四鳃鲈”,俗称“花鼓鱼”。在海水和淡水均可钓到的鱼种之一。杜父鱼科。松江鲈鱼体延长,呈圆亚筒形,长12厘米左右。头及体前段平扁,向后逐渐变细而侧扁,头大,口大,吻短。上下颌和锄骨上有绒毛状细齿,舌宽厚,鳃空大。无鳞,有许多小突起或皮褶。体背部灰褐色,背头部和各鳍上有黑褐色小斑点。因其盛产于上海市松江,故而得名“松江鲈鱼”。又因鱼体鳃膜上有两条橙红色的斜条,恰如四片鳃叶外露,故又名“四鳃鲈”。  相似文献   

11.
柳明 《钓鱼》2007,(22)
海钓之鲈鱼篇简介鲈鱼,又名鲁鱼、花鲈、鲈板、花寨、鲈子、大板、中板。其体延长而侧扁,一般在30至40厘米长,体重400至1000克。口大,下颌长于上颌,吻尖,牙细小,在两颌、犁骨及胯骨上排列成绒毛状牙带。前鳃盖骨  相似文献   

12.
春钓鲈鱼     
早春钓大鲈早春是钓取大鲈的绝佳季节。春季,处于产卵期的鲈鱼因为本能的趋势,会从深水区向浅水区游动,以便产卵。当大鲈移动到浅水区时,它们很容易被钓获,这是因为钓手在浅水区要比深水区能够更好地操控路亚,使其发挥高效。机会就在眼前,但哪里适合钓取鲈鱼,又该如何去钓取鲈鱼呢?总是能够看到一群人,年复一年地钓  相似文献   

13.
比鲈非彼鲈     
《垂钓》2010,(6):1-1
鲈鱼正在成为中国钓鱼人的新宠。 在鱼类学中,鲈和鲈鱼并非一个概念。鲈一般是指鲈形目,这是硬骨鱼纲中最大的一个家族,在全世界有九千多种,仅中国就有一千多种。  相似文献   

14.
杨天举  张小张 《钓鱼》2012,(15):54-55
鲈鱼,又称鲈板、花鲈、青寨,属咸淡水的洄游性鱼类。它既可生长在江河入海口的浅海中,也能生活在淡水中。鲈鱼凶猛丑陋,眼大身宽,身体上部青灰色,侧线下部灰白色,体侧和背部有黑斑,背鳍长且硬如骨刺。别小看鲈鱼挺着黝黑的脊背、瞪着小眼睛一副凶巴巴的样子,它是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得很哪!  相似文献   

15.
刘彤 《垂钓》2008,8(9):87-88
史蒂夫·施奈德在船头大喊:“让你那条鱼在水里多待一会儿,我先把这条鱼嘴上的钩摘下来,它总是乱动。”这群孔雀鲈简直比饿狼还要凶猛,一条约有四磅重的鲈鱼不断试图从我们正与之搏斗的鲈鱼嘴里抢食路亚饵。  相似文献   

16.
习性:不同种类的鲈鱼栖息的环境各不相同,丸鲈鱼喜欢在外海洋中的岩礁群中栖息,更喜欢在温暖海水中,平鲈鱼除了喜欢在荒凉的岩礁群中栖息外,其余的习性都与丸鲈鱼相同。海钓平鲈  相似文献   

17.
九鲈出苏山     
邵进成 《垂钓》2008,(1):75-78
也许正是有了这斑斑黑手才能擒获这九条鲈鱼?天意啊,不出黑手,怎得大鲈?黑手一出,鲈鱼心惊……  相似文献   

18.
王磊 《钓鱼》2013,(10):58-58
多年来,我和各种钓鱼人一起同船出钓。在与他们出钓的过程中,我亲眼目睹了这些普通钓鲈爱好者们是如何为没有钓上鱼来而心情烦闷,以及又是如何为钓获大鱼而兴奋异常。我注意到钓鲈爱好者常犯的错误,很多都是因为在平日里缺乏持之以恒、精神集中的练习。在与鲈鱼的博弈过程中,想要鲈鱼吞饵是颇为简单的事情,但如果鲈鱼的动作变得迟缓,那钓  相似文献   

19.
王者路亚  梁子 《垂钓》2010,(9):78-78
搏鲈有必然的客观难度,首先鲈鱼钓点一般位于流水较急的礁质区,其次鲈鱼逃生技能较强,另外拟饵中鱼的挂牢程度有着随意性。  相似文献   

20.
闽江钓鲈     
林志强  刘荣胜 《垂钓》2001,(5):50-50
鲈鱼,俗称花鲈、鲈板,是一种生活在近海水域的鱼类。它适应性强,能作长距离的洄游,溯河进入半咸淡水流域捕食。闽江横穿福州而过,外通东海,淮安以下河段属明显的感潮河段。每年盛夏至初冬季节,该段流域除了有溯潮而上的鲈鱼外,还有一种淡水鲈出没其间,为广大榕城钓友喜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