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清以来,前门大街一带店铺林立、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实为当时北京最繁华的商业区.这里的店铺不但数量多,而且有名的老字号多.  相似文献   

2.
说到历史上的前门商业街杨松波在前门商业街区,位于前门大街街面上的店铺生意要比里街兴隆,著名的老店铺也多。路西有永增和钱在、月盛斋(解放后迁现址)、同丰酒店、公兴纸店等。路东有八大祥之一的瑞生祥、大北照相馆(解放后迂现址)、九龙斋鲜果店、永安堂药店、都...  相似文献   

3.
刘鹏 《北京档案》2008,(2):42-43
旧北京是一座消费的城市.元代,北京的商业区集中在西四、东单、鼓楼和前门大街,出现了许多各具特色的老字号.明清以后,北京城里的店铺逐渐增多,一些老店铺的经营形式和现在有所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4.
正前门大街元朝时叫丽正大街。明朝改称正阳门大街,俗称前门大街。明朝打破了"前朝后市"之制,在此形成新的商业区,商贾荟萃,人口剧增。在前门外大街的两侧,旅店、客栈、商号相继出现形成一条繁华的商业街市一直延续至今。美学教育家刘受益先生创作的油画《民国时期的前门外大街》取材于一组  相似文献   

5.
从六十年代初期的一组照片本栏编辑张新北京市崇文区档案馆1963年,前门大街的商业网点进行调整。为了将大街的原貌作为重要的历史资料保存下来,崇文区有关部门对前门大街东西两侧进行了拍摄。照片长10.78米,为2雨黑白胶片,共229张。底片原存于崇文区人委...  相似文献   

6.
这里公布的北京外城前门右侧会馆调查表,藏本馆民政部档案全宗,原为民政部民治司户籍科存档.光绪三十二年(1906)民政部成立,下设民治司、内外域巡警总厅等机构.民治司为了解民情,颁发了各种调查表,令各地有关衙门填写.这份会馆调查表,即为京师外城巡警总厅右厅经过调查后,对其所辖的前门大街右侧以及西至宣武门、广安门一带,所有会馆的名称、所在街道门牌号数、会馆管理人及其职务、住址一一填写而成.  相似文献   

7.
秦杰 《北京档案》2008,(12):32-33
“我爷爷小的时候,常在这里玩耍,高高的前门仿佛对着我的家……”。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在老北京,前门就是连接着皇城内外气脉的一层窗户纸,它见证了北京包括全国的许多历史。前门大街最初按照中国古代前朝后市规划而建,并非商业区。明嘉靖年间,经大运河北上的货物到达通州张家湾码头,开始在前门外集散。  相似文献   

8.
6月25日下午6点,梧州市河东区,百年一遇的洪水正在退去。南环路,这里是梧州主要的商业街,两边都是三四层的店铺,24小时前它们的一半还在水里。低于20米高程的街道还泡在水里,大约占整个河东区的70%。居民出行必须靠船。  相似文献   

9.
本报北京12月15日讯××报道以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名字命名的“老舍茶馆”今天开业。“老舍茶馆’设在前门大街新建的北京大碗茶商贸集团公司商业大楼内。它是仿照老舍先生的名著《茶馆》中场景设计的。古色古香的店堂里六角宫灯高挂,馆正中设有一个小舞台,可供演出。人们在这里可以做(坐)下来,一边品茗,一边聊天,还可以欣赏京剧清唱、曲艺和杂技。这座蕴含浓厚  相似文献   

10.
不到香港中环就不算到过香港。因为这里代表香港建筑和国际金融中心的特色,被人誉为亚洲的“华尔街”。金壁辉煌的标志型建筑如中银大厦、汇丰银行大厦、亚太金融大厦都在中环,主要街道两傍耸入云霄的大厦,多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写字楼。 香港街头巷口,最鲜明、醒目的标志大都是银行,最旺的店铺多数也是银行的营业分行。翻开香港的地图,这里许多建筑物名称就是银行。机场、车站、商场,甚至地铁内都有银行。有人开玩笑,在香港记  相似文献   

11.
中央厨房 “中央厨房”的概念来自于餐饮业,是实现餐厅工厂化管理的途径。为确保产品标准统一、出货快速和节省店铺工作人员,建立规范的中央厨房.大部产品都要经过中央厨房制成半成品,然后配送到各店铺。  相似文献   

12.
<正>“头戴盛锡福,脚蹬内联升”这句流传于北京的俗语,不仅是老北京人时尚衣着的象征,也反映了“盛锡福”帽庄作为京华老字号的影响力。盛锡福作为中国著名的老字号,不仅历经百年沉浮至今仍充满活力,更是在每次面临困境时都能化险为夷、重获新生。盛锡福于1911年初创于天津,之后在北京、上海、青岛、武汉等城市开办分号。北京的盛锡福帽庄于1936年至1938年间,分别在西单北大街、前门大街、王府井大街和沙滩开设门店,  相似文献   

13.
三交镇,位于晋陕峡谷柳林县的西南端,背依吕梁山,面临黄河,与陕北清涧县相望。明清时期这里是水旱码头,店铺林立,商业比较发达。阎锡山统治时期,为了防止陕北红军东进,沿岸筑有二十多座碉堡,派重兵把守,这里又成了军事要塞。这个偏僻的小镇,与中国红色革命有缘。1936年2月,红军  相似文献   

14.
正门牌为钉在大门外的牌子,上面标明地区或街道名称和房子号码等。门牌也是一座房子的身份证,一个城市历史的物化符号。从挂在门楣上,进入地图,直至最后消失,门牌浓缩了一个时代的特色。自北京街巷出现作坊和店铺,为招揽生意,作坊和店铺将招牌挂在墙、门、柱子上,竖立在店铺门前,或者直接撰  相似文献   

15.
零售店铺选址的层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直以来,零售店铺在为百姓日常生活提供便利、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一些零售店铺在选址过程中盲目性和随意性等现象突出,不利于零售店铺的发展。因此,零售店铺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在选址时进行一定的层次分析,才能全面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正>据《奉天通志》记载,清同治七年(1868),在小东城门外以北,顺着城墙根搭有简易的棚厦,经营干鲜海物、菜、调料等副食品。全城的官商富户都要到这里购买山珍海味。每逢年节或办喜、丧事,近百里的的乡亲们也要到这里来购买海味及干鲜菜类食品,人称为东菜行。这张照片为小东门瓮城北侧外的菜市场。从照片上看,菜市场已颇具规模,店铺林立,商贩坐于其间叫卖。车夫似在等待满载而归的顾客。右侧圆柱牌上书有"小东关大街"字样。法国斯蒂芬·帕瑟(Stephane Passet)摄于1912年6月  相似文献   

17.
据媒体报道,前门大街两侧52个单体建筑中80%已完成整体结构和市政设施建设.路中间近3米宽的向石御道和青条石道巳铺设到最南端.  相似文献   

18.
12月15日,对于北京大碗茶商贸集团公司的人们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拥有3000多平方米营业面积的新的商业大楼在北京前门大街建成开张。它将集中大碗茶公司主要的经营项目和经营特长,使这个公司成为名副其实的“托拉斯”,从而实现10年来的又一次飞跃。在这个商业大楼中,有一个根据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名著《茶馆》中场景建成的北京大茶馆。茶馆以老舍的名字命名。人们在这里坐下来一边喝茶,一边聊天,并欣赏演出。茶馆挂着六角宫灯,  相似文献   

19.
2009年1月1日上午,时隔42年,首辆载满乘客的"铛铛车""前门一号"从改建后的五牌楼站缓缓驶出,悦耳的铃声回荡在有600年历史的前门大街.  相似文献   

20.
清末北京外城寺庙调查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民政部成立,下设民治、鲁政等机构,开始对地方民政事务进行详细调查。现刊发的这组调查表,为京师外城巡警右厅所造投,反映了其辖区(从前门大街右侧以及西亚宣武门、广安门一带)所有寺庙的具体情形,可供研究北京史参考。清末北京外城寺庙调查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