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企业能够赚钱,有两大因素:一是它创造了有用的价值;二是它能有效地符合经济效益,把价值转交给客户使用,并完成交易.前面一个我们通常称为研发与制造,后者我们称之为管理与销售.研发制造人员努力集中企业资源,创造价值,是企业的厨房,它必须做出好菜,客人才会上门.而管理销售人员则努力推销并把产品送到客户手上,让客户享受到产品带来的完整价值.完成这两项工作,利润就接踵而来.至于股东的回报率,除了上两项工作创造利润之外,资金的组合也可以为股东创造更大的回报,这就是为了提高回报,利用金融市场上的游资,向银行贷款,减轻股东的负担.只要投资回报率远大于银行所要求的利息,那么贷款就是一个合理的融资行为.……  相似文献   

2.
选择合适的客户并对其推荐合适的产品成为企业提高交叉销售业绩、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方面.本文以某商业银行的18515位个人客户的历史交易数据为研究对象,构建序列模型,利用逻辑回归分析的方法在仅利用银行现有数据的基础上来预测客户下次购买不同产品的概率.实证结果显示,本模型对每种产品的预测准确率达到72%以上,这样不仅能帮助银行提高客户经理在产品推荐时的准确性,而且可以使银行的营销决策更有针对性,从而给银行带来更大的收益.  相似文献   

3.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研究消费者信心指数对个体消费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以金融银行业为基础,实证分析了消费者信心指教对不同细分市场客户交易频率的影响.通过对国内某商业银行的客户交易资料研究发现,消费者信心指数对高端客户交易频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中、低端客户交易频率的影响则不显著.研究结论对银行业的客户关系管理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阅 《中国科技纵横》2011,(11):366-367
数据挖掘技术在客户关系管理中应用广泛,分析客户的需求、行为、风险和成本等,可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本文以零售银行为例,阐述银行零售业务客户营销管理中应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分析客户历史交易记录,挖掘目标客户群的商品购买模式,以进行交叉销售与提升销售,提高客户价值。  相似文献   

5.
客户全生命周期利润预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陈明亮 《科研管理》2003,24(4):102-109
客户全生命周期利润(CLP)是判别客户对公司价值大小的标准,但如何预测CLP是一个至今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依据客户历史利润与以往客户利润曲线案例的拟合情况来预测客户未来利润模式,进而预测CLP的拟合法。该方法基于交易数据进行预测,克服了现有客户事件法预测结果过多依赖于预测者主观判断的缺陷;可评估每个客户对公司的价值并据此分配公司资源,克服了现有Dwyer法只能按组预测而不能在客户级上预测CLP的缺陷。本文详细讨论了拟合法预测CLP的原理和数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随着银行的不断发展,很多银行拓展了业务,为用户推出了较多的个人金融业务,而高端客户是银行推出的各项个人金融业务的主要利润来源,所以,为了提高银行的经营利润,银行的管理人员应认识到高端客户对银行零售业务的影响,还要制定出促进银行经营利润增长的规划方案。银行之间的竞争比较激烈,为了提高竞争力,银行的管理人员应不断的拓展市场,还要对高端客户的需求特征进行分析,了解客户的金融需求,促进银行个人业务更好的发展,从而为银行谋取更大的利润空间。  相似文献   

7.
国有商业银行手机银行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机银行的使用突破了时间及空间的限制,提高了对客户的服务质量及服务的便利性,真正实现了"3A"服务(Anytime、Anywhere、Anyhow),给予银行客户全新的业务体验与感受,与其他金融服务渠道相比,手机银行的优势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8.
基于Petri网的双重数字签名建模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支付已成为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中的瓶颈,通过对双重数字签名原理的研究.利用Petri网描述了双重签名在网络交易中的实现过程,保证了商家、客户和银行各方的安全.该模型是对传统商业交易的一个模拟,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杨阳 《百科知识》2013,(17):23-24
网络时代,手机早已不只是可移动的通话工具,而是集上网、娱乐、购物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个人应用工具。随着手机和生活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手机银行也逐渐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选择通过手机银行进行支付交易的人日渐增多,手机银行俨然已成为电子银行业务的"新宠"。  相似文献   

10.
银行业关联交易是伴随着银行业机构产权关系的复杂化而出现的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客观现象。关联交易具有二重性,在给银行带来利润回报的同时,也给整个银行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在对银行业关联交易进行科学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银行业关联交易中存在的诸多风险,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规范关联交易行为的风险防范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