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任何一种体育项目都离不开竞赛,而在竞赛当中的胜负是由诸多因素所决定的。由于皮划艇运动的特点决定了运动员在比赛期间要承受很大的精神负荷,为了使运动员适应瞬息万变的比赛形式,培养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控能力,本人通过10年的运动训练、比赛的体会和对其他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心理状态的调查,经过认真分析研究认为运动员在比赛中始终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和心理素质是战胜对手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举重、摔跤、散打等运动项目以运动员的体重分比赛级别,使比赛更为合理和精彩,体重决定了运动员参与比赛的级别,运动员都希望能够与低级别的对手进行比赛,由此就产生了控制和降体重的问题。适当地降低体重。尤其是在一定范围内降低体重,有利于运动员运动能力的提高。然而盲目地大幅度地降低体重,尤其是瘦体重,必然降低运动员的运动能力,甚至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3.
<正> 散打是用武术的踢、打、摔、拿等技击方法进行实战比赛的对抗性运动项目。随着散打比赛的迅猛发展,散打的各种问题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和研究。比赛场上常有这种现象:一个身体素质好、平时训练中技术熟练的运动员在激烈的比赛中却一反常态,与平时判若两人,出乎意料地输给对手,这种现象说明要在比赛中战胜对手,不但需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熟练的运动技术和高超的运动技能而且还需要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心理训练就是使运动员掌握调节自己心理状态的各种方法,有目的、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施加影响,以获得最佳的心理状态,投入训练和比賽,从而创造出优异的成绩。乒乓球运动项目的特点,在技术战术上表现为速度快、技巧性强、变化快而复杂。比赛方式又是以一对一的比赛为主,比赛气氛的紧张程度,比赛对手和打法的不同,比赛中的领先与落后,比赛后的胜利与失败等,这些条件的变化都很容易使运动员出现各种不同的心理障碍,使运动员情绪的稳定性受到很大的影响。大量的事实已经说明,在体力、技术战术水平相当的比赛中,其胜负往往取决于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水平,取决于能否最大限度地去动员人体各种积极的心理因素,使运动员精神饱满、情绪稳定、斗志旺盛地投入比赛。因此,大力加强对运动员的心理训练,迅速提高心理素质水平,已成为训练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类生活的不断发展,残疾人以及残疾人体育运动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和人们的广泛关注,而冰壶运动作为冰上器械的体育项目对于残疾人运动员的心理而言更是一大挑战.研究和分析了残疾人冰壶运动员心理素质具体的表现、判断的方法以及提升运动员心理素质的手段,并针对性地提出正确认识对手与自己的实力,形成运动竞赛专项心理素质,进行自我暗示,形成良好比赛心理状态,正确认识比赛,防止过度兴奋和临赛淡漠,强调运动员的自身修养,完善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等多种心理素质提升与减压的手段、方法,为残疾人冰壶运动员心理素质的提升与减压的提高理论性参考.  相似文献   

6.
冰球比赛要求运动员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男子冰球运动员对不同对手比赛的心理状态的分析研究,找出影响冰球比赛成绩的几种心理因素,这对培养冰球运动员赛前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在比赛中技、战术的发挥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赛前强化训练对于中长跑运动员增强其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提高比赛成绩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搞好赛前强化训练,达到预期目的,首先要对参加训练的运动员了解摸底,从思想状况、心理素质、身体素质、运动基础、意志品质等方面了解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而后针对每个运动员的实际情况进行四定:定任务,定指标,定  相似文献   

8.
孙波 《中华武术》2008,(12):4-5
一、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田径比赛中调整好最佳状态的重要因素 现代竞技体育竞争异常激烈,要想战胜对手取得胜利,不仅是运动技术、运动实力的较量,更是运动员心理承受能力的较量。运动员不仅要有强健的身体和完善的运动技术,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快速适应比赛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正>跆拳道是一项强调速度、力量和技巧的运动。身体协调能力是指身体各部位在运动中保持协调和平衡的一种能力,它是跆拳道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技术、战术和心理素质的基础。在跆拳道比赛中,运动员需要快速、准确地做出各种技术动作,如踢、拳、肘、膝,同时需要灵活应对对手的攻击和防守。因此,培养运动员的身体协调能力对于提高他们的竞技水平和比赛成绩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身体协调能力也是运动员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和预防运动损伤的关键因素,通过加强对身体协调能力的训练,能降低运动损伤风险,优化运动员的运动表现。  相似文献   

10.
乒乓球运动员心理训练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好坏,对比赛结果的直接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乒乓球运动速度快、技巧性强、精确度高、变化快而复杂,比赛方式以一对一为主,比赛气氛紧张激烈,比赛对手的打法各不相同,比赛中领先、相持、落后频繁交替,这些特点很容易使运动出现各种不同的心理障碍,因此,它要求运动员具备积极而稳定的情感,勇敢、顽强的意志,机智果断的品质和高水平的自我控制能力等.所以,不仅要对运动员进行一般的心理训练,而且必须加强赛前的专项心理训练,才能适应专项训练和比赛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研究在对运动员、教练员访谈的基础上,设计运动员受伤后心理反应问卷。在北京队和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系、竞技体校10个项目、76人实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运动员受伤后经常会生产以下心理反应对运动能力能否恢复到受伤前水平表示怀疑;情绪波动大、着急、易怒、沮丧;更希望能得到教练、亲人、朋友的理解和帮助。本文教练员和康复工作者将运动员心理问题的解决纳入康复计划,以求运动员尽早恢复训练。  相似文献   

12.
田径运动不是一项简单的运动,想要参加一项田径运动并且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需要的是综合能力,综合能力不仅包括田径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的运动天赋、各种运动技巧、高超的战术、超越普通人的运动体能,还需要田径运动员拥有常人不能比拟的坚不可摧的心理素质,而这种独特的心理素质是需要平时的一次次比赛的历练、一次次科学的训练,总结失败,总结经验才能促就的。当运动员站在国际的舞台上参加比赛,他们代表的就不仅仅是个人,而是一个国家的荣誉。当2个运动员的水平是处在相同的情况下,他们竞争的关键就是心理素质。因此,心理素质的训练对一个运动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上海体育学院大学生运动员的心理竞技能力特征与社会技能的调查统计,发现与探寻大学生运动员的心理特征和社会技能的相关关系,分析大学生运动员的性别差异,运动成绩差异等各因子之间的关联性,为大学生运动员将来的身心发展等提供科学依据与建议.研究结果推测,心理竞技能力较高的运动选手比起心理竞技能力较低的运动选手来说,社会技能也相对较高.研究结果表明,心理竞技能力与社会技能之间有非常紧密的关联性.因此,对于大学生运动员毕业后走向社会的前景来说,心理竞技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影响要因.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学生上体育课时常见的几种心理特征去研究体育教学策略:探讨建立良好体育课氛围是推动教学策略顺利实施的首要条件,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进行分析得出项目动作特点和竞赛规则决定了心理素质可以通过表象、注意力、自控与应变能力、自信心的训练加强该项目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对运动员比赛动作成功率和竞技水平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民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上培育的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就业市场日益严峻,伴随竞争压力与日俱增,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话题。而大学生的心理资本状况对其可就业能力的影响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研究认为要提升大学生的可就业能力还需从其自身能力及综合实践能力方面拓展,才能够在就业市场中获得优势。因此,本文研究以体育专业大学生将来的可就业能力和心理资本之间的关系为出发点,探索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可就业能力的总体水平并研究两者之间的各因子间的联系以帮助提升其实际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武东海  尚瑞花  刘思华 《精武》2013,(24):126-127,129
培养运动员心理过程稳定性,发展其在极端紧张的状况下控制自己心理状态的能力,形成参加训练和比赛的适宜心理状态对竞技水平的发挥与运动成绩的取得都有重要的作用。所以,运动员及教练员都需认识到赛前心理训练的重要性,并应学会调节自己的心里状态。旨在调查赛前心理训练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改善广州市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盲人足球运动的状况,对上海市盲人足球队、江西省盲人学校选拔的足球初学者及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生进行盲人运动员的心理特征和训练方法的实验研究。探索盲人足球运动员心理问题的训练方法,有助于盲人足球运动员改善不良的心态与行为,为盲人足球心理训练提供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蹦床运动员的赛前心理训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蹦床运动是一项对运动员的技术性和稳定性要求很高的竞技项目。由于蹦床项目运动和竞赛特点,稳定性对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取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稳定性与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良好的心理状态是运动员完成动作稳定性的保证。对蹦床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分析与研究,加强运动员心理训练,帮助运动员调整自我控制能力,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参加比赛,取得优异成绩,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竞速、竞距、竞重项群运动员身体训练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能是竞速、竞距、竞重运动员创造优异运动成绩的主导竞技能力,本文将三个项群运动员的身体训练,在训练结构、能量代谢、运动素质和机能能力训练、训练方法特征上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三项群的身体训练结构具有共一性,但不同的能量供应来源决定了竞速、竞距、竞重运动员身体训练成分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