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泽东教育伦理思想的基本观点构成毛泽东教育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我国教育伦理建设和教育实践的理论基础。本文从五个方面概括了毛泽东教育伦理思想的基本观点;革命教育观;大众教育观;全面发展观;尊师重教观;终身学习观。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的学习观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对学习观的传承和发展。分析与研究毛泽东学习观的基本内容、历史意义、现代价值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的青年观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青年观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关于正确评价青年,充分相信青年,注重教育和培养青年.按照青年特点做好青年工作,主动赢得青年等等,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仍然要以毛泽东关于青年的一系列论述为指导,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以及当代青年的实际,认真做好青年工作  相似文献   

4.
略论毛泽东伦理思想产生的必然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毛泽东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毛泽东伦理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起过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学习、研究和践行毛泽东伦理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毛泽东伦理思想的产生是人民革命斗争和共和国建设的需要,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必然产物。本文就毛泽东伦理思想产生的必然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社会发展观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的社会发展观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为主要依据,提出了以社会统筹发展为基础的整体发展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人本观、以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为动力的协调发展观.深入研究和深刻领会毛泽东的社会发展观,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宝库中,蕴藏着丰富的美学原理与美学艺术。实事求是观是毛泽东政治美学的理论基础;社会实践观是毛泽东制定和执行政策政治审美的依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观是毛泽东执政美学的灵魂;人民观是毛泽东政治美学的核心;群众观是毛泽东政治美学的生命基因。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的劳动观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的劳动观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在政治上,强调干部是普通劳动者,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在经济上,强调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军事上,强调人民军队既是战斗队,又是生产队;在教育上,强调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毛泽东劳动观的产生有特定的时空背景,其劳动观是沿着由教育到军事,再到经济与政治的思想轨迹发展的.探讨毛泽东的劳动观,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极大.  相似文献   

8.
研究毛泽东的"阶级斗争"观点,就要首先弄清毛泽东的阶级观。本文从阶级分析的首要性、阶级存在的长期性、阶级之间的特殊性、阶级斗争的纲领性和阶级立场的原则性等五个方面,探讨毛泽东的阶级观,以期对毛泽东思想研究进行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征途中,与广大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形成了内容极其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民众现。本文对毛泽东民众观的形成条件、毛泽东民众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人民主体观、人民至上观、人民主权观、群众路线观以及亲民作风观等)和毛泽东民众观的深远影响进行了探索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面对当今世界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建设学习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动力之源,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必然途径,是从容应对新的机遇和挑战的迫切需要。毛泽东一生勤于学习并善于学习,他的学习观精辟实用、特色鲜明,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学习观的继承和发展,充分展示了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全过程,是毛泽东人生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研究毛泽东的学习观,对于我们建设学习型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伦理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分析了它的主要理论来源、实践来源,它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遗产的关系以及与毛泽东个人主观条件的关系。同时指出,毛泽东伦理思想不仅在过去半个多世纪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起了极大促进作用,而且对于今天人们的道德实践活动,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的人民观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历史地看,毛泽东的人民观经历了一个从初步提出到成熟完善的过程:"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肯定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中央苏区时期,确信"良好的群众基础是红色政权存在的重要原因";抗日战争时期,指出兵民是胜利之本;解放战争时期,主张把党的政策变为群众的行动;新中国成立初期,将工农群众作...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学术界对于毛泽东农民观的比较研究主要集中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党的三代领导人之间的农民观比较,毛泽东农民观与梁漱溟的农民观的比较,以及与孙中山、瞿秋白的农民观的比较这三个方面。学者们在分析比较的过程中阐述了毛泽东农民观的创新性和局限性,从而得出其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深远影响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论述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中国国情的基本特点、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矛盾、中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国际环境等国情观的基理内容,认为毛泽东的国情观对社会主义建设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错误并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研究是世界范围的重要课题,海外学者开展毛泽东研究已有近90年的历史.海外学者高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他们认为毛泽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是中国的民族英雄;毛泽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式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毛泽东领导的中国革命对第三世界国家有着重大影响.海外学者认为毛泽东在多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影响了中国几代人.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过程中,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原理,同时又结合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政治观,并对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推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政治观的形成、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在萌芽阶段,毛泽东初步树立了阶级分析的思想,尤其具有比较牢固的人民群众主导国家政治生活的观念;其后,毛泽东对于国家政权的组成、功能有了正确认识,特别是对于民主与专政之间的辩证关系有了清醒认识与把握,表明其政治观进入形成阶段;在成熟阶段,围绕民族解放运动的现实,毛泽东深化了其早已有的阶级观,并对于未来中国国体有了崭新的思考和分析,其人民观也更加巩固和明晰,集中反映在提升了群众路线的政治意义;在解放战争及其以后一段时间里,毛泽东的政治观获得进一步发展,其国家观、人民观、民主观等诸方面,都已经达到了现代认识水平,其阐述也更加完整、完善。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的人民观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基础 ,结合中国民本思想的精华 ,在长期的革命和实践中逐步形成和确立的。它主要包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观 ;人民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观。毛泽东的人民观在今天仍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毛泽东在带领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公正思想,结合中国的建设实际,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形成了其富有时代特色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正观.分析和探讨毛泽东社会主义公正观对中国共产党现阶段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的时候 ,重新学习和阐释他的科学的国情观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因为 ,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科学地认识中国的特殊国情 ,从而建构起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理论 ,这既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鲜明特征 ,也是毛泽东思想能够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根本。在我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 ,正确认识我国国情的现实 ,对于科学把握我们党的思想理论及其教育工作的实践导向而言 ,毛泽东的国情观依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辉。一、毛泽东国情思想的历史形成在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变…  相似文献   

20.
青年毛泽东的日本观是毛泽东早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赞美、钦佩近代日本的崛起和以日本的先进人物为榜样;坚决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中日必战,联美制日,中国必胜。全面考察青年毛泽东的日本观,对于进一步研究毛泽东早期思想及其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