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生初读课文后)师:这一课的题目告诉我们,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呀?生:(齐)称象。师:(指课题)“称”字用什么办法记住它呢?生:“你”字单人旁换上“禾”旁就是“称象”的“称”。生:写“禾”字旁时,第5笔“捺”要改成“点”。师:我们来书写“称”———(师生书写)师:小朋友知道怎么用秤称东西吗?师:(指一生)噢,你会称,你上来做给大家看。(生上讲台,先作用秤钩钩起所称之物状,次作提秤状,再作移动秤锤状,后作审视所称之物斤两状)师:(笑)你做得真像。你怎么会称秤的?生:我妈妈下岗后在菜场摆摊卖菜,星期天我也去帮忙。师:课文里说了几种称象…  相似文献   

2.
(课前组织男女生赛诗)师 :从刚才同学们的赛诗可看出 ,大家的积累相当丰富。今天 ,我们一起学习宋朝苏轼写的《题西林壁》。请同学们伸出手在桌面上与教师一起写课题。(师生同写课题)师 :自己把课题读一次 ,看看哪个字的意思不明白?生 :“题”是什么意思?生 :“西林”指什么?师 :真会思考 ,请同学们打开书看书中的注释。生齐 :“题”是书写。“西林”指西林寺。师 :把每个字的意思连起来 ,自己说一次。(生练说)谁来说给大家听?生 :在西林寺的墙壁上写诗。生 :题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师 :学古诗一定要看书中的注释。注释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  相似文献   

3.
窦桂梅:《林冲棒打洪教头》的课眼是“打”。这“打”体现的是一生充满矛盾的林冲的性格的缩影。作为教者,只有走到林冲的心里,方能“打”出味道,“打”出力量,“打”出性格,进而“打”出教学的风格。设置冲突,激发需要,建构话题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林冲棒打洪教头》这一课。大家齐读课题。(生齐读)太规矩,没有野性。再读!(生齐读,声音响亮了许多)请我们班的好汉读一读。(生读课题。很有味道)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写了几个人?他们在干什么?生:写了林冲,还有洪教头、柴进。生:写了林冲和洪教头打架,还有柴进。师:他们在打架,是…  相似文献   

4.
[案例一]第一次执教<清贫乐·村居>片段 师:这首词主要写了什么? 生:写了一家人各自都在做什么. 师:这一家都有哪些人呢? 生:翁媪、大儿、中儿、小儿.(师板书) 师:哪一句是在描写翁媪? 生:第二句"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相似文献   

5.
师 :这节课 ,我们学习第十三课《十六年前的回忆》 (板书课题 )。看到这个题目 ,同学们会想一些什么问题 ?生 :“十六年前”指的是哪一年 ?生 :是谁写的回忆 ?回忆了些什么 ?生 :都十六年了 ,为什么还要回忆 ?……师 :(把学生们提的主要问题写在黑板右边 )以上这些问题提得很好。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学课文 ,在课文或其他参考书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学生自学课文 ,查找有关资料 ,同桌相互交流 )师 :(大约过了10分钟 )好了。现在 ,谁能回答刚才大家提出的这些问题 ?(学生纷纷举手回答 )师 :刚才 ,同学们通过自己提问、自己学习和互相讨…  相似文献   

6.
课例:《军神》,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师:同学们初读了课文,老师问你们一个问题:“军神”这个词是从哪里来的?(学生迅速翻看课文)师:(指一生)找到啦?是从哪里来的?生:是从沃克医生口中说出来的。师:请你把沃克医生说的话念一念。(屏幕出示沃克讲的话,生读)生:沃克医生不禁失声喊道:“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师:(指屏幕)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师生齐读)师:沃克医生讲了几句话?生:四句。师:(摇头)数一数有几个感叹号。每用一个感叹号就是一句,几句?生:三句。师:各自轻声朗读这三句话,体会体会应该怎样…  相似文献   

7.
正【课例】师:上节课我们读了一个故事,名字叫——生:(齐说课题)会走路的树。师:(板书课题)“路”字我不会写,谁来帮帮我?生:是足字旁的路。师:为什么是足字旁?生:因为走路要用脚走。师:怪不得有人说:千里之行——(生接:始于足下),敢问路在何方?(生接:路在脚下)师:树也没有脚,怎么会走路呢?是谁糊里糊涂把它当成树了?生:是小鸟!  相似文献   

8.
第一课时师■们,在第四册教材中。我们学习了《黄山奇石》一课。谁能说出黄山有哪些奇石呢? 生:有“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 师:还有哪些? 生:还有“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金鸡叫天都”。 师:刚才同学所说的“天都”是指“天都峰”。今天我们学习的课  相似文献   

9.
(课程将结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课文讲述的“周围一切都在起变化”的道理。)师:可以,按你们的意见写(板书“周围一切在变化”),那么我们讲课的这间屋子里,从讲课开始到现在起了什么变化呢?生:这一段时间我们快把这一课书学完了。(笑声)师:说得对!大家在这一段时间里又长了不少知识。生:上课时太阳正好晒着我,现在不晒了,晒他去了!(指另一生,笑声。)生:听课的老师也有变化。刚开始都有座位,现在有不少老师都站在过道里,窗户外面也有人趴着看。(大笑)生:您现在比刚上课时老了!师:你怎么看出我这么一会儿就老了?生:我不是看出来的,我是想应该老…  相似文献   

10.
案例片断一:谈话导入,铺垫揭题师:(板书“小”字)这个字,念——生:小。师:(擦去“小”的钩,用红色粉笔,在“小”字底下,添写“隹”用红粉笔写的这个字,读什么?生念不出。师注音:zhui师:这个“隹”字,指的是“短尾巴的鸟”。“小”和“隹”俩字合起来,念——生:雀。师:雀字,从“  相似文献   

11.
师:根据课下注释判断,这首诗采用的最典型的手法是什么?生:用典。师:几处用典的意图高度一致,用一个关键词来概括,是什么?生:追求贤才。师:填写以下表格。师:“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原典出自哪里?生:《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原典指女子思念情人,这里指曹操对贤才的向往。师:请翻译。  相似文献   

12.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8课第一篇文章,题目是—— 生(齐):蝉. 师:咱们班的同学谁的字写得好? (生举手.) 师:那就你来写一下课题.还有谁的字也写得好?不敢举手了吗? (生举手.) 师:好,你俩比比看. (生先后上黑板写课题.) 师:好,请回.哪个课题写得好? 生:右边的.  相似文献   

13.
复习词语,指导书写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石榴》.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榴”是个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个——(生:木字旁)注意木字旁的点稍微向下;右边是个——(生:留)写“留”的时候,要注意上宽下窄,两边略微向里收一些.谁把课题完整地读一遍? 生:石榴. (“榴”读成了第二声) 师:“榴”在这个词里应读轻声.一起来读! 生:(齐)石榴.  相似文献   

14.
一、导入师: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美丽的神话。师:看课题,你知道写谁的?生:普罗米修斯。师:有点拖音了,再读一遍。(生再读,还有点拖音。师范读,生再读。)师:写他什么事?生:盗火。  相似文献   

15.
一、谈话导入,铺垫揭题师(:板书:小)这个字,念——生:xiǎo。师(:擦去“小”的钩,用红色粉笔在“小”字底下添写“隹”)用红粉笔写的这个字,读什么?(生念不出。师注音:zhuī)师:这个“隹”字,指的是“短尾巴的鸟”“。小”和“隹”俩字合起来,念——生:què。师:雀字,从“小”,从“隹”,可见,雀是一种怎样的鸟?生:小鸟。生:一种短尾巴的小鸟。师:对。这个“雀”,我们一般指的就是麻雀。麻雀,我们大家都看到过吧?在你的印象里,麻雀是一种怎样的鸟?(师在黑板上添“看”字。师生讨论对麻雀的印象,最后引出课题)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生自由读…  相似文献   

16.
(一)(联系电视剧导入新课,生自读自悟)师:请一位同学上来给大家解释一下课题表达的意思。生:这题目告诉我们,课文写的是刘备和关羽、张飞第三次到隆中草舍去拜访隐居在那里的诸葛亮的故事。师“:茅庐”怎么讲?生:茅草盖的房子,就是草舍的意思。师“:顾”呢?生:拜访。师:题目里的“三”,究竟解释为第三次呢,还是理解为前后一共去了三次?讨论一下。(生讨论探究)生:课文写的就是刘备他们第三次拜访诸葛亮的情景,题目里的“三”应该指第三次。生:我不同意。课文第1自然段明明写的是他们一、二两次去没有见着。生:我觉得应该这么理解:题目里的“…  相似文献   

17.
师:现在咱们上课。知道学哪篇课文吗﹖生:齐《圆明园的毁灭》。师:课前同学们读了几遍﹖生:两遍。师:有读三遍的吗﹖生:我。三五个举手师:好,请放下手。有超过他们的吗﹖一生举手回答:四遍你读了四遍,很好。读一遍两遍就不错了,读四遍更不得了。请同学们把右手抬起来,咱们一起写课题好不好﹖边板书边指导。学生书空“圆”,写得潇洒一点;“的”,上齐下不齐;“毁”,注意笔顺;“灭”,上面一横长一点。请大家读一读。生齐读课题师:大家打开书本把课文默读一遍。读书要学会做记号,留下你思考的痕迹。写得特别好的地方,感受特别深的地方,还有不懂…  相似文献   

18.
郑百苗 《湖南教育》2005,(19):36-37
片断一(黑龙江苗鸿爱老师执教)仅仅是夸赞白杨树吗?师:作者要写白杨树,为什么开篇写这荒凉的大戈壁?我们通过“解词析句”不仅要知道作者写了什么,怎么写的,还要懂得为什么这样写。生:这是告诉我们白杨树所生长的环境很恶劣。生:这里用恶劣的环境烘托白杨树的高大形象。师:我们平时描写参天树木,常用哪些词语?生:高大挺立、高大挺直、高大挺拔……师:请同学们看课文中作者描写戈壁滩上的白杨树用了哪个词?生:高大挺秀。师:谁能说说“秀”是什么意思?生:“秀”就是不俗气,很高雅。生:“秀”就是美而秀气、秀丽,很漂亮的意思。师:作者为什么不…  相似文献   

19.
片断一:引入师:请同学们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然后想一想,每个分数表示什么意思?图1图2图3师:好,哪位同学说说这道题表示什么意思?生:图1表示39,图2表示96,图3表示99。师:观察这三个分数,你发现了什么?生:分母都是9。师:为什么分母都是9呢?生:因为都有9个小方格。生:因为都是同样大的小方格。生:因为全都是把一个同样大的正方形平均分成9份。师:(指图1)那么,39是什么意思?生: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9份,表示其中的3份。反思:“看图写分数”这一知识点是本节课的基础,通过三个分数的比较,让学生直观感知分数表示的意义。片断二:展开师:(指图1)想…  相似文献   

20.
记得 上 小 学 时,校 园里 曾 流 传 着 这 样 一 句 顺 口 溜 :“ 学 习不 怕苦 ,就 怕 星期 五”。为什 么呢 ?因为 每到 星 期五 这 天 ,老 师 都要 布 置 写 作文 ,怕 星 期 五 实 际 上 就 是 怕写 作文 。现 在的 学 生依 然如 此 。为 什么 学 生怕 写作 文 且近 乎“ 遇 之色 变 ”呢 ? 问 卷调 查 结 果 显 示 ,大 部 分 学 生回 答:“ 没什 么可 写 ”、“ 不会 写 ”。 病 因 已明 ,如 何对 症下 药 呢?作文 教 学主 要是 训 练学 生书 面 语言 的表 达 能力 。新《课 标》指 出 :“ 语文 是 实践 性 很 强的 课 程 ,应 着 重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