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真实是习作的生命!《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为文求真"。一、对接生活,觅真源让习作走进生活。习作走进生活,"源头之水"就充盈了。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通过观形、察色、品味、闻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生命需要和生命过程,走真实的写作之路。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提前指导,延展"真我"习作之长度;限时作文,增强"真我"习作之效率;范读评改,提升"真我"习作之档次,让学生用自由之笔,写自得之见,抒自然之情,表自在之趣,彰显真实个性。  相似文献   

3.
习作评改要从"真"开始,要让习作评改的"真"主体回归,还学生的习作评改权;习作评改要基于学生的"真"生活,让学生真观察、真体验、真感受;习作评改要根据学生实际进行"真"指导,让学生学会评改习作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4.
周雪莉 《辽宁教育》2012,(15):71-72
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学生运用失真的语言,来表现着对失真生活的"感受"和对失真情感的体验。《语文课程标准》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对学生习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写自己想说的话","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凸现一个"真"字!可见,学生认"真"习作,"反映新思维、新体验","面向生活,自由表达",是作文教学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当前的小学生习作,存在种种“被习作”现象,我们期待“学生心灵在场的‘真’倾吐”,期待学生不吐不快、“我要写”的主动习作。为此,习作教学中,教师应当打破习作与生活之间的“厚墙壁”,挖掘生活中的习作源泉;营造习作的情境,激发习作兴趣,丰富习作素材;在命题作文及自由命题作文方面,都要留有一方遐思的天空。  相似文献   

6.
现在,很多小学生的作文存在胡编乱造的现象,这与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习作教学理念是不相符的。只有让学生写真实的作文,才能促进他们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基于此,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真实"素材;指导学生用心表达,抒发真情实感;借助赏识评价,提升学生的习作热情。  相似文献   

7.
真实是习作的生命!《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为文求真。一、对接生活,觅真源让习作走进生活。习作走进生活,源头之水就充盈了。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通过观形、察色、品味、闻  相似文献   

8.
生活即教育,教育来源于生活,"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缺乏生活素材的积累,其关注局限于语文课堂与家庭生活,忽视社会生活中生活经验与语文习作的联系。基于"生活教育"思想,作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积累习作素材,从而真正达到"教学做合一"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9.
<正>《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在写作中学会写作"。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体会到在评价习作时,要珍视学生习作中闪烁着的个性光彩和富有时代特征的"亮点",要努力弘扬学生的个性体验,有效地促进习作评价的改革。一、互相欣赏,给学生少些批评1.欣赏与摘录相结合,在欣赏与摘录中品评。每个人都期待被认同、被肯定,学生尤其如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贴在"作文展示栏"上,引导其他同学互相欣赏、互相评价、互相寻找作文中的  相似文献   

10.
吴灵燕 《文教资料》2012,(24):62-64
学生写着"难",教师教着"烦",是多年来语文教育界对习作教学的共识,反映出习作教学的无可奈何。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作者认为,可以通过"习作适应学生基础"、"习作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习作评价激励学生发展"、"多元展示激发习作热情"等方法,激发学生习作的主体积极性,从而让孩子在起步阶段就爱上作文。  相似文献   

11.
在现实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习作存在的很大一个问题是"失真",即失真的语言、失真的生活感受和失真的情感体验,其根源在于他们缺少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的条件和环境。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要加强习作与生活的联系,重观察、重思考、重真情实感,要求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提倡多写观察日记、生活笔记、书信和随感。如何让学生写出真心话、真体验、真情感的作文呢?一、体验"真"生活,丰富习作素材如今大多数学生,特别是城里孩子过着"笼中鸟"一般  相似文献   

12.
习作是儿童表情达意、书写真我、洋溢灵性、激发悟性、张扬个性的生命活动。《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故作为儿童作文的教学者,要努力让小学生习作教学回归儿童本位,彰显学生作文的儿童天性。一、让习作与生活无缝链接回归儿童本位的习作课堂,就必须努力做到关注儿童生活,尊重每一个能够激发儿童表现欲望的  相似文献   

13.
根据我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学生之所以怕写作文,是因为平时积累的素材太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见,积累生活素材对提高学生习作水平和习作能力是很重要的。因此,我平时比较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积累习作素材。一、采撷自然,积累身边的美"生活处处皆学问,一枝一叶总关情",从一棵小草上,  相似文献   

14.
习作教学应融入生活,走好"生活化"之路,让学生轻松写作文,快乐写作文。教学实践中,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积累生活素材;突破课堂时空,链接学生生活;巧设习作内容,力展学生身手。  相似文献   

15.
“生活化”习作,就是以“生活”为学生习作素材,以“学生需要”为习作目的,并把习作过程“演化”为实现某种生活需要过程的习作形式。这里,“演化”是“生活化”习作研究的中介和关键,我以为应包括两个环节的“转化”: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学生运用失真的语言,来表现着对失真生活的"感受"和对失真情感的体验。《语文课程标准》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对学生习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写自己想说的话","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凸现一个"真"字!可见,学生认"真"习作,"反映新思维、新体验","面向生活,自由表达",是作文教学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会发现老师和学生感到头疼的就是习作,无话可说,空话、假话、大话在学生的习作中屡见不鲜。我觉得出现这种状况可能是由于学生没有将习作和生活联系起来.没有意识到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正好班里要调位,我借机把习作训练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从习作实践中感受到习作不是为了“应付差事”,而是生活的需要。原本打算只进行一次习作训练——《关于选择同桌的申请》,但随着活动的深入,出现了我未曾预料的情况。于是.我又安排了一次习作训练。  相似文献   

18.
作为教师,应该让习作教学与学生的生活自然地结合,丰富学生生活,激发文心,使学生发现并积累写作素材,进行有效的习作讲评,继而在反复的修改后,让学生体验作品发表的成功与喜悦,从而主动"吞食"课外书籍,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相似文献   

19.
宗伟 《教育现代化》2005,(10):50-50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习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写自己想说的话”、“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凸现一个“真”字!  相似文献   

20.
应试教育导致习作指导功利化。学生作文看似语言华美,立意深邃,实质是走向了迷途,遗失了习作的核心——"真"。因此,教师要正确指导,引导学生写真事,谈实感,表真情,吐真言,让学生习作返璞归真,健康发展,还习作教学一片洁净的天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