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人家说:“买与卖是两种不同的身份。”号称“细村公主”的我一大早起来,就跟着奶奶到细村综合市场办年货。这里可是人山人海啊!仿佛大家买东西不用花钱,狂买,狂卖。  相似文献   

2.
一得集     
我班有的幼儿分不清“卖”“买”的发音和词义,常常把“卖”说成“买”,把“买”又说成“卖”。我就有意识地组织幼儿做《开商店》的游戏,请发音不清或不懂词义的幼儿做营业员。游戏时,“顾客”要讲清我买什么,“营业员”也要讲清我把什么卖给你。通过游戏反覆练习,全班幼儿都分清了“买”和“卖”的发  相似文献   

3.
在大森林里,黑熊妈妈生了一对双胞胎,哥哥叫“卖”熊,弟弟叫“买”熊。黑熊妈妈自己是语言博士,然而她的儿子“卖和买”双胞胎经常被人认错。  相似文献   

4.
套圈·圈套     
“套圈,套圈,1毛一个,套中什么拿什么,快过来呀!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了!”广场边卖套圈老头阵阵高声诱惑的吆喝声,立刻引来许多行人,我也挤进了被人们围得水泄不通的套圈场地。站在这里,我才看清,套圈场上摆放着香烟、玩具等奖品。许多人正在这里购买套圈,跃跃欲试,准备发个小财。“快套呀!1毛一个,准能套中。”老头充满诱惑的声音重又响起。“我买1元的套圈。”“我买2元的套圈。”“我买3元的套圈。”……眨眼间,钱像流水般流进了卖套圈老头的腰包。付了钱的人们得到2了几个轻飘飘的小竹圈,按要求站在离奖品3米远处,往这些奖品上扔套圈。…  相似文献   

5.
如果把滑雪爱好者分为雪迷、雪痴、雪狂三等的话,我绝对是雪狂,你问狂到什么程度?狂到把单元房卖了入股到自己喜欢的滑雪场:狂到春、夏、秋只在租来的小平房里住,而整个冬季都泡在雪山上。滑雪圈里流传的“滑雪滑成股东”说的就是我!  相似文献   

6.
买“喊蛋”     
一天,外婆上街买咸蛋。买的人很多,外婆就耐心地等着。轮到她了,外婆突然看到咸蛋摊的牌子上写着“喊蛋五角一只”。外婆就悄悄地把“喊”的口字旁擦掉了。那位卖咸蛋的婆婆看见了,就问外婆:“你干什么?”外婆开玩笑地说:“你卖‘喊蛋’,那你为什么不喊?既然‘口’用不着,我就把‘口’擦掉了,你卖咸蛋吧!”  相似文献   

7.
一举多得     
户外活动时,我发现有几个孩子头上直冒汗,示意他们脱衣服,息一下。没有想到好多小朋友都脱下衣服,往我的手里塞。我抱了一大堆衣服,一边往活动室里走去,一边对他们说:“这么多衣服,我要去卖掉它了。”小朋友们也一个个伸手说:“我卖一件”、“我也卖一件”……显然,他们把“买”字念成了“卖”,“卖”“买”不分。我灵机一动说:“好呀,就卖给你们。可是这么乱七八糟的衣服。谁要呀?”“不要!”孩子们都摆摆手。我说:“你们先把衣服加工整理好,再送到服装店里来,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卖和买、祖宗田和祖宗言、传统和现代等问题上,从字形、字音、字义等方面,对客家人的历史和现状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认为在当今的世界潮流中,客家人应变被动迁徙为主动迁徙,其价值取向也应从坚持“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转变为“能卖祖宗田,能买祖宗田;不卖祖宗言,怎保祖宗言?”  相似文献   

9.
双城故事     
如果我在深夜里写作业,就必定会去楼下买所谓的“夜宵”。楼下有一个只有早点可卖的店子,却一直开到夜深。 而且,又只有一种早点可卖:假冒的“东北煎饺”。 每个星期我总有五天时间会在深夜12点端着瓷碗下楼去买饺子。那种饺子皮厚、肉少、菜多。哎在口里是生的,看起来却像熟透了似的。 其实大可不必在楼下买那种煎饼,“大排档”、“稻花香”、“富源”里  相似文献   

10.
花狐狸卖米     
今天是数学城的集市。一大早,花狐狸挑着一担大米去集市 上卖。花狐狸刚把担子放在摊位上,小黑猪就来买米了。 “花狐狸,我要买米。”小黑猪说。 “小黑猪,买多少呀?”  相似文献   

11.
二、三十年代的中国。一些地域存在着买妻、卖妻的恶俗。被买、被卖的“妻子”们在漫漫暗夜里苦苦前行。笔试从阶级压迫及其女性自身性格特点分析这一恶俗产生的本质,探寻妇女解放之路。  相似文献   

12.
卖梦的怪人     
“再见!”“拜拜!“明天见!”……终于放学了,我像一只出笼的小鸟,快活地朝家“飞”去。咦,前面围着一堆人在干什么?我加快了脚步,想去看个究竟。“快买!快买!各种梦都有,不买不知道,一买吓一跳!”什么,卖梦?我没听错吧?“小朋友,买个梦吧?十块钱一个,买啥梦就做啥梦,灵着呢!”我摸摸口袋,糟糕,没带钱。我灵机一动,想出一个办法。“我凭什么相信这是真的?”“是呀?”“就是!”周围的人议论纷纷,卖梦的人一时没有言语。过了一会儿,他狠下心来对我说:“小朋友,你先拿个梦回去,试一试。明天再来告诉大家。”于是,我在他的口袋里挑了一个甜蜜的梦,高高兴兴地回家了。晚上,我照例做作业、练琴。只一  相似文献   

13.
简化字中有一些字的声旁是“卖(卖)”,实际上应该是“”这是隶变后字形相溷造成的。经传中多不见“”字,而常见“儥”字,实则二者为一字之分化,“”字后以假借字形“鬻”或“粥”行,“儥”字则仅见于经传中且鲜用,他们所代表的字义逐渐被“买”和“卖”取代,这是因应社会发展而产生的必然现象。  相似文献   

14.
秀才买柴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2014,(7):F0002-F0002
一秀才买柴,曰:“荷薪者过来!”卖柴者因“过来”二字明白,担到面前。问曰:“其价几何?”因“价”字明白,说了价钱。秀才曰:“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卖柴者不知说甚,荷的去了。  相似文献   

15.
简化字中有一些字的声旁是“卖(卖)”,实际上应该是“”这是隶变后字形相溷造成的。经传中多不见“”字,而常见“儥”字,实则二者为一字之分化,“”字后以假借字形“鬻”或“粥”行,“儥”字则仅见于经传中且鲜用,他们所代表的字义逐渐被“买”和“卖”取代,这是因应社会发展而产生的必然现象。  相似文献   

16.
葛根会你吃过葛根吗?味道是那样的朴素,苦凉中有一种粉粉的甜你还听说过葛根的节日吗?那是在大理,一个叫“文笔村”的白族小村子,每年的正月初五,也就过年那几天,村里都要举办“葛根会”。不是葛根们在一起开会,是四村八寨的人到这里来卖葛根,买葛根,吃葛根,一个名副其实的“葛根节”。这个有趣的节日,据说远在  相似文献   

17.
这天,两个孙女正在玩买东西的游戏。 “卖抹布了,上等的丝绸抹布!”  相似文献   

18.
赶集     
放寒假了。天气非常冷,爸爸妈妈要带我去赶集。我兴奋极了,恨不得一步就走到集市上去。到集市上赶集的人可真不少,他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有的已经买完了东西往回走,有的人刚刚来到集口,有的人正跟小贩讨价还价。“多给一根黄瓜吧,买了这么多……”“不行,给你我就赔了!”走近了再看,摊位上有各种各样的蔬菜、水果、服装……小贩们在摊位前吆喝着,“卖苹果、卖梨啦,快来买!”“黄瓜便宜了,不买就没了……”我赶紧对爸爸妈妈说:“快,咱们也进去买吧!”  相似文献   

19.
讨价还价     
“这龟怎么卖啊?”想买乌龟的叔叔问摊主。“你真有眼光,这是我们这里最好的龟,叫‘金钱龟’,30块钱一个!”摊主老伯笑着说。“20块一个吧,我买你两个。”买龟的  相似文献   

20.
“快来买啦!大减价、大甩卖了啊!这个玩具原价5块,现在只卖1块钱。大家快来买啊!”听!高个子刘典又在那儿喊了。教室前面的黑板上写着几个醒目的大字“红领巾超市”,超市虽没有“家润多”“新一佳”那么豪华,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