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初二学习了声音的知识之后,我们老师组织我们利用所学的知识,测量声音传播的速度.老师让我们三人一组. 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我们测量速度只有v=s/t一个公式,然而声速很大,传播所需时间极短,不易测得.因而,我们选用较精确的数字式秒表和较长的距离.  相似文献   

2.
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机械波匀速传播,若Δt时间内波传播的距离为Δx,则Δx=vΔt.当Δt =T时,公式变形为λ=vT.例1如图1所示,a是一列沿 x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作出t=(1/4)T和t=(3/8)T两个时刻的波形.分析当Δt=(1/4)T时,Δx=(1/4)λ,将a的波  相似文献   

3.
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各种资料上从330米/秒到350米/秒都有,差别甚大,是何原因? 原来声速与气温关系很大,气温反映了气体分子运动剧烈情况(平均平动动能),直接影响声波传播速度,声速与空气温度T间的关系为:v=331.4(T/(273.15))~(1/2)米/秒。当T=273K(0℃)时, v=331米/秒;当t=20℃(293K)时,v=343米/秒,这个声速数值经常用来作为常温下的声速值。  相似文献   

4.
画波形图有以下两种方法:1.传播平移法.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是匀速的,已知某时刻的波形图,画出在Δt时间前后的波形图,可采用以下方法,先算出经时间Δt波传播的距离Δx=v△t,再把波形顺着或逆着传播方向平移Δx.由于波图象的重复性,若已知波的波长为λ,当波形平移Δx=nλ(n为正整数)则波形不变:当Δx=nλ+x时,可采用去整留零的方法,只须平移x即  相似文献   

5.
一、应用速度公式v=s/t及变形公式s=vt、t= s/v分别求速度、路程和时间这类题关键是找出三个物理量的对应关系,然后直接用公式求解. 例1 1999年11月20日凌晨,我国第一艘试验"神舟"号飞船发射升空.设飞船在距离地面390km的高空绕地心做圆周运动,经过21h 运行了14圈.已知地球半径为6400km,则飞船绕地球运行的平均速度为__km/h,合__m/s. 解:已知t=21h,飞船在21h内转过的弧长  相似文献   

6.
典型错误之一:盲目地套用公式计算"汽车"刹车的位移.例1飞机着陆做匀减速运动可获得a=6m/s2的加速度,飞机着陆时的速度v0=60m/s,求它着陆后t=12s内滑行的距离.错解:将t=12s代入位移公式,得s=v0t-21at2=288m.分析纠错:解决本问题时应先计算飞机能运动多长时间,才能判断着  相似文献   

7.
1.波速的两种计算方法(1)利用ν=λ/T.(2)利用ν=s/Δt. ν=s/Δt是根据波在同一均匀介质中匀速传播得出的.求波在△t时间内传播的距离(或波形平移的距离)s时,要注意波的双向性、周期性和重复性. 2.波速计算的常见题型 (1)已知波的图象和某一质点的振动图象求  相似文献   

8.
路程总是包含三项变量,即路程(s)、时间(t)、速度(v).其基本关系式为v=s/t.这三项变量中,如已知两项,即可求得另一项.由于路程、时间可分段,速度有  相似文献   

9.
分析 质点由平衡位置运动到最大位移处历时四分之一周期,所以这列波的周期为0.4s.波在四分之一周期时间内传播的距离为四分之一波长,故波长为2m.根据波长、波速和周期的关系可知波速v=λ/T=5m/s,波在1.6s内传播的距离为s=vt=8m.选(D).  相似文献   

10.
魏喜武 《物理教师》2006,27(11):52-52
题目:天空有近似等高的浓云层.为了测量云层的高度,在水平地面上与观测者的距离为d=3.0km处进行一次爆炸,观测者听到由空气直接传来的爆炸声和云层反射来的爆炸声时间相差Δt=6.0s.试估算云层下表面的高度.已知空气中的声速v=13km/s.解答:如图1,A表示爆炸处,O表示观测者所在处,  相似文献   

11.
波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形式,其实质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机械波按同一值匀速率传播,若Δt时间内波传播的距离为Δx,根据运动学公式可得Δx=vΔt.对于既复杂又很抽象的机械波.若我们能够抓住波动的实质,应用此公式可以简便、高效地解答很多波动问题.  相似文献   

12.
1.以10m/s的速度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后加速度的大小为2m/s2,求刹车后6.0s末的速度和位移 错解 vt=v0+at=10m/s+(-2)m/s2×6s=-2m/s. s=v0t+1/2at2=10m/s×6s+1/2×(-2)m/s2×(6s)2 =24m. 分析这种解法错在盲目用题给时间6秒去套用公式.本题中汽车从刹车到停止不要6秒时间,只要5秒时间,有1秒钟是停在原地不动的,解这类题目的一般步骤是: (1)根据公式t停=0-v0/a=-v0/a计算出停车所需时间; (2)比较题目所给时间t与停车时间t停的大小; (3)根据t与t停的大小,确定用下面哪种方法进  相似文献   

13.
力、位移、时间都与功率相联系,这种联系在技术上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物体沿位移方向上受到的力是F,从计时开始到时刻t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为s,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则在这段时间内力F做功的功率为P=W/t=Fs/t=Fv.  相似文献   

14.
一、以日常生活为背景例1 (2006年全国卷)天空有近似等高的浓云层.为了测量云层的高度,在水平地面上与观测者的距离为d:3.0 km处进行一次爆炸,观测者听到由空气直接传来的爆炸声和由云层反射来的爆炸声时间上相差△t=6.0s.试估算云层下表面的高度.已知空气中的声速v =1/3km/s.  相似文献   

15.
知识点回顾1.匀变速直线运动常用公式有以下四个:vt=v0 at s=v0t 21at2vt2-v02=2as s=v02 vtt(1)以上四个公式中共有五个物理量:s、t、a、v0、vt,这五个物理量中只有三个是独立的,可以任意选定.只要其中三个物理量确定之后,另外两个就唯一确定了.每个公式中只有其中的四个物理量,当已知某三个而要求另一个时,往往选定一个公式就可以了.如果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有三个物理量对应相等,那么另外的两个物理量也一定对应相等.(2)以上五个物理量中,除时间t外,s、v0、vt、a均为矢量.一般以v0的方向为正方向,以t=0时刻的位移为零,这时s、vt和a的正负…  相似文献   

16.
[2006年高考理综卷1第23题16分]天空有近似等高的浓云层.为了测量云层的高度,在水平地面上与观测者的距离为d=3.0km处进行一次爆炸,观测者听到由空气直接传来的爆炸声和由云层反射来的爆炸声时间上相差△t=6.0s.试估算云层下表面的高度.已知空气中的声速v=1/3km/s。[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一、选择题(至少有一个正确选项)1.一个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加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为x=(5 2t3)m,它的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为v=6t2m/s,该质点在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和t=2s到t=3s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12m/s,39m/s B.8m/s,38m/sC.12m/s,19.5m/s  相似文献   

18.
解物理题时,若通过巧妙地构造一种辅助措施,往往可以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其方法新颖有趣,启迪思维.1.构造数值例1甲、乙两人从跑道一端前往另一端,甲在全程内,一半时间跑,另一半时间走,乙在全程内,一半路程跑,另一半路程走,若甲乙走的速度相同,跑的速度也相同,则()(A)甲先到终点(B)乙先到终点(C)甲乙同时到终点(D)无法判断解析:构造跑道长s=100米,跑的速度v1=8米/秒,走的速度v2=2米/秒,设甲用时间t甲,乙用时间t乙,则甲:s=v1·t甲2+v2·t甲2,即:t甲=2sv1+v2=2×1008+2=20(秒).乙:t乙=s/2v1+s/2v2=s(v1+v2)2v1v2=100×(8+2)2×8×2=31.25(秒…  相似文献   

19.
在均匀媒质中,机械波随时间向前传播时,具有时空上的周期性。当波源振动一个周期T时,波就向前传播一个波长λ,如果波源振动经过t时间,波向前传播x距离,则有:T/T=x/λ=n+△n,不妨称之为波的周期律,其中n=0,1,2,3  相似文献   

20.
一、逆向思维法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1=v0 at,位移公式s=v0t 1/2at2,以及重要推论v2t-v20=2as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最基本的公式.一般来说,利用这三个基本公式可以求解所有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以上公式中涉及的五个物理量,每个公式中各缺一个,解题时,题目中不要求或不涉及哪个物理量,就选用缺这个物理量的公式,这样可少走弯路.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三个公式都是矢量式,如果物体不是做单方向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而是做加速度不变的往复运动,由于加速度的方向始终和速度方向相反,此种情况下,完全可以把整个过程作为一个匀减速直线运动处理,将各物理量直接代入公式进行计算.这样解题比分段考虑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