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苏轼的《石钟山记》一文,因其对前人关于石钟山命名的说法的质疑和他敢于夜泊绝壁之下实地考察而成为千古名篇,苏轼也因而倍受世人敬仰。文中的多处质疑,同样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庄骏 《语文学习》2024,(3):46-48
<正>《石钟山记》最后一句,东坡道:“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一“叹”一“笑”所及,即使千年而逝,李渤形象之鄙陋肤浅似乎已板上钉钉,再无他议了。李渤和郦道元一样,都是石钟山“以声得名”说的持有者。郦道元为《水经》作注,出于物理经验和想象推断提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的说法。可潭下到底是怎样的状况,却语焉不详,因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相似文献   

3.
吴永福 《现代语文》2014,(9):146-147
散文中,多有叙议结合的写法。比如苏轼的《石钟山记》先从石钟山的得名说起,并提出疑问。接着再写实地考察,即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对山川景物多有描绘。继而转入议论,并相应地提出观点:“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也是这样,先写游历,再转而议论。  相似文献   

4.
《石钟山记》是传统的教学篇目,在教学实践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我感到有两方面的背景情况需要向学生介绍。第一,苏轼在第二段中对于景物的描写为什么那么阴森可怕;第二,苏轼自己说:"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而苏轼也应在士大夫之列,他何以竟"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呢? 关于第一点,需要介绍石钟山的地理环境特点。笔者曾经生活在石钟山附近,对那里的地理环境比较熟悉。石钟山地处长江和鄱阳湖交汇处,山虽不高,但面临地势低平的长江鄱阳湖边的一面山体,是非常陡峭的石壁,湖边山脚处的泥土早已被冲刷殆尽,而山…  相似文献   

5.
[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如《师说》:“士大夫之族,日师日弟子者,则群聚而笑之。”《石钟山记》:“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训俭示康》:“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五人墓碑记》:“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相似文献   

6.
景曦红 《中学文科》2009,(13):92-92
《石钟山记》是一篇考辨性质的游记,东坡先生夜泊绝壁之下,通过实地考察,探究出石钟山得名的原由,对“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的虚妄行为表示了鄙视,并对“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的轻率行为提出了批评,体现出东坡先生的惟实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但文章的结尾东坡先生这样写道:“郦道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相似文献   

7.
《石钟山记》是一篇考辨性质的游记,东坡先生夜泊绝壁之下,通过实地考察,探究出石钟山得名的原由,对“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的虚妄行为表示了鄙视,并对“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的轻率行为提出了批评,体现出东坡先生的惟实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但文章的结尾东坡先生这样写道:“郦道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相似文献   

8.
《游褒禅山记》和《石钟山记》是列入职高语文课本的文言文名篇,文章分别是北宋时期具有“唐宋八大家”之称的王安石和苏轼的名作。它们与一般的游记的不同,就是不只注重山川景物、风俗人情的叙述和描写,还重在说理,使文章带有浓厚的议论文味道;但它们又与一般议论文不同,而是通过记游来说明事理。《游褒禅山记》的作者王安石写游褒禅山的经过,但又不多描写景物,而是尽量就游览后的感触大发议论,也就是明写游山,而喻写治学,得出了治学“要深思而慎取”和“要有志”的结论;《石钟山记》作者苏轼通过自己“夜泊绝壁之下”的实地考…  相似文献   

9.
(一)石钟山概况石钟山,位于鄱阳湖口东面湖口镇的两侧,北面峙于大江之边的叫下钟山,南面滨临鄱阳湖的叫上钟山。两山相距湖口镇一华里左右。《石钟山志》上合称为“双钟山”,又叫“双石”。在地质构造上,双钟山均为低矮的石质小山,海拔约七十米上下,相对高度约五十米至五十五米,下钟山面积约零点二平方公里,上钟山面积约零点三四平方公里。两山外貌都上尖下圆,状如伏钟。由于滨湖临江,两山之间构成了小小的新月形江湾,湾头形成一块小小的冲击平原,湖口镇就座落在这块平原上。上下钟山相较,下钟山山势较为奇峭,又滨临大江,故号称“江湖锁钥”,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太平天国革命军在此驻守了近五年(公元1853—1857)与曾国藩的湘军激战多次。曾大败湘军水师,逼得曾国藩投水自杀,几平丧命。 (二)关于苏轼和石钟山苏轼曾三次来到湖口,第一次是元丰七年六月九日(公元一○八四年七月十四日),其夜乘小舟夜泊下钟山绝壁之下,写了有名的《石  相似文献   

10.
高中语文二册《石钟山记》一课中有这样的一段文字:“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课文注解将文中的“舟人”释为“船夫”,我们认为是不符合课文原意的。对照上下文,这里的“舟人”应当注解为“船上的人”方比较合适。先看上文。作者夜游石钟山,“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说明“小舟”中坐着三人:作者  相似文献   

11.
苏轼在他的《石钟山记》中,以自己的目见耳闻,肯定了郦道元关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见解,否定了李勃的意见。苏轼在总结此次考察时,把“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作为石钟山得名由来未能流传下来的原因之一。这里,苏轼完全是以己度人,渔工水师根本就不可能“知”。首先,作为长期生活在石钟山的寺僧,应是民间懂得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权威,连寺僧也只是“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可见李勃之说深入人心,渔工水师根本就不可能想到石钟山还会有别的得名由来。第二,从第二段来看,渔工水师根本就不可能在夜晚驾小舟“至绝壁下”,因为“大石侧立…  相似文献   

12.
笔者做过统计,在10年高考的22套试题中“,以”字的考查共出现了17次,成了虚词考查的重点,所以有必要对“以”字的用法进行归纳,以便学生备考之用。一、介词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1)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2)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石钟山记》)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1)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3)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3.表示处置的对象。译为:把。(1)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1)余以乾…  相似文献   

13.
“双石”不是“上、下石钟山”四川丰都师范曾平东江有志同志在《(石钟山记)中的“双石”究竟指什么?》(《中学语文教学》93·2期)一文中认为“双石”就是“上、下石钟山”。这一看法是错误的。我们从《衰字记》所载李渤的文章中摘引有关“双石”的部分如下:“予...  相似文献   

14.
张学飞 《学语文》2010,(2):14-15
自从苏轼的《石钟山记》问世以来,“形说”和“声说”就成了石钟山命名的争论话题。游历过石钟山的人都知道,从外形上看,石钟山并不像“钟”。至于“山中空,形如钟”之说,则更站不住脚。山之有钟形溶洞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相似文献   

15.
秋临石钟山     
在浩瀚的长江与鄱阳湖衔口处,一座山崖拔江而起,雄奇险峻,傲视大江,这就是脍炙人口的石钟山。说起石钟山,很少有人不知的。石钟山因苏轼的《石钟山记》而闻名遐迩。我国不少历史名胜古迹都是因文而名的。姑苏寒山寺因唐朝张继的《枫桥夜泊》声名鹊起;南昌的滕王阁以唐代王勃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序别》而声名远播;武汉的黄鹤楼也由唐代崔灏的诗而驰名中外;石钟山亦由苏轼的《石钟山记》而饮誉世界。其实,石钟山面积不过一平方公里,高度不过海拔57米,与比邻的庐山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但由于石钟山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与其深蕴的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16.
“双石”辨     
“双石”辨河南省杞县平城高中刘世海《石钟山记》说李渤“得双石于潭上”,“双石”到底是个什么情形呢?有人认为,“双石”就是两块石头,一南一北,“且这南、北之间的距离绝非只有咫尺”(见《中学语文教学》1981年第5期,唐天永《(石钟山记)教学质疑》)。课...  相似文献   

17.
<正>《中学语文教学》1993年第2期登载了四川省机械工业学校江有志先生《〈石钟山记〉中的“双石”究竟指什么?》一文,文章认为《石钟山记》(苏拭)“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中的“双石”应是两座山,即上、下石钟山,依据有三:其一,课文文首在注解①中提到“在现在江西湖口县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在县城南边的叫上钟山,在县城北边的叫下钟山.”  相似文献   

18.
《石钟山记》是苏轼写的带有考察性质的游记,在这篇游记中,对于石钟山的命名,苏轼主张“风水如钟”说,而反对“石声如钟”说。  相似文献   

19.
《石钟山记》(中师《文选和写作》第四册)是苏轼散文名篇,长期作为中等学校的传统教材。《石钟山记》是一篇具有考察性质的游记。在考察过程中和文章的结尾作者一连用了三个“笑”字。这三个“笑”字笔者认为各有妙用,是值得研究的。第一“笑”是作者和同游者初到石钟山访问寺僧时出现的。文中写道:“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在此之前,对石钟山命名主要有两说:一是北魏郦道元的“水石相  相似文献   

20.
苏轼《石钟山记》中分析世上没能流传下来“石钟山命名”的由来时,其中提到:“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中语教参》将这句译为:“渔人(和)船工虽然知道(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却不能(用文字)表达出来。”其中“虽”释为“虽然”。这样解释,貌似可通,联系全篇,却有碍文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