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洪方煜 《考试》2003,(6):6-8
一、借景抒情诗借景抒情诗,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作。诗人在诗中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带上感情色彩。诗人带着有情之眼去观察景物,以有情之笔去描写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浸染上感情,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无隔。  相似文献   

2.
借景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传统手法,在刘三姐歌圩中借景得到了巧妙的运用。从歌圩借景的可能性、位置的选择性、借景对象的多样性以及借景效果的显著性等几方面分析借景艺术对歌圩审美景观和审关意境生成的重要意义,对我们思考现代景观的建构无疑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借景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传统手法,在刘三姐歌圩中借景得到了巧妙的运用.从歌圩借景的可能性、位置的选择性、借景对象的多样性以及借景效果的显著性等几方面分析借景艺术对歌圩审美景现和审美意境生成的重要意义,对我们思考现代景观的建构无疑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借景是园林景观中必要的一种造园手法,它可以将园林空间延伸,丰富园景。主要有借自然景物、借人为景物和借无形景物(声色香)等方面,通过对丰富的借景内容、灵活的借景方法和一些优秀的实例进行分析,探讨借景在造园中的一些可行方法,旨在探索如何能够利用借景手法,既符合经济原则,又能使得园林各景相互因借,达到更佳的造园目的和赏景效果。  相似文献   

5.
语言文字网     
刘玥 《现代语文》2010,(1):35-35
杜牧的代表作《江南春绝句》,不仅以他神奇之笔写出了色彩鲜明的江南春色,而且在画面中亦饱含诗人特有的吊古伤今的感慨。本文对《江南春绝句》诗中有画和借景传情的艺术特色进行了简要论述,指出这首诗是清新的景色描写与淡淡的怀古之情完美统一的、包含对现实社会讽喻意义的作品。  相似文献   

6.
杜牧的代表作《江南春绝句》,不仅以他神奇之笔写出了色彩鲜明的江南春色,而且在画面中亦饱含诗人特有的吊古伤今的感慨。本文对《江南春绝句》诗中有画和借景传情的艺术特色进行了简要论述,指出这首诗是清新的景色描写与淡淡的怀古之情完美统一的、包含对现实社会讽喻意义的作品。  相似文献   

7.
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七绝小诗,作者是大名鼎鼎的晚唐诗人杜牧。这首诗曾在上世纪90年代被香港文化机构评选为"十佳"唐诗之一,而且名列第二。诗人杜牧用优美生动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活灵活现的雨中问路图。  相似文献   

8.
盛世剧变的晚唐,诗人的心态发生了巨大变化。诗人杜牧的心态堪称晚唐诗人的典型。纵观杜牧的山水题材诗歌,整体上呈现出较为浓郁的援道入儒心态。横向考察整个晚唐诗人群体,具有这种同样的心态,这种心态的变化对晚唐文学有着比较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杜牧是晚唐最著名的诗人之一,曾有“晚唐翘楚”之誉。本文试图用色彩来分析诗人的世界观和内心情感流程,并从诗人色彩的运用入手,用一种全新的视点走进诗人最隐秘的潜意识中,挖掘他灵魂深处的情感经历。  相似文献   

10.
盛世剧变的晚唐,诗人的心态发生了巨大变化。杜牧的心态堪称晚唐诗人的典型。纵观杜牧的咏史题材诗歌。整体上呈现出较为浓郁的怀旧伤时心态。这种浓重的感伤心态对晚唐文学产生了比较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王安石曾在<钟山即事>中将王籍的名句"鸟鸣山更幽"点化成"一鸟不鸣山更幽",为此,从古到今,不断有人讽其"点金成铁".这里,涉及到一条重要的艺术原则.其实,作诗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而是借景以传情怀,所以不论写出"鸟鸣山更幽"的清静优雅的美景,还是写出"一鸟不鸣山更幽"的死寒冷凄的丑景,只要能传达出相应的情怀,都应是好诗好句.王安石正是用后者,恰到好处地传达出了改革失败后,退居钟山,门可罗雀的失落感,因而是好诗好句,绝非点金成铁.  相似文献   

12.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句诗被大多数评者视为写景佳句,这是从字面意义理解诗句的。本文作者认为它写景是虚.实则是借景寓理.意在揭示对立之中有统一的一种自然规律,从而表达出漂泊他乡的游子,对故乡的思恋之情。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唐代诗人杜牧写的多篇诗文,如《阿房宫赋》、《山行》、《赤壁》、《泊秦淮》等,但学生对杜牧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了解甚少,下面结合具体的课文作些分析。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人(今陕西西安),宰相杜佑之孙,唐文宗太和二年(828年)进士,为弘文馆校书郎,历任监察御  相似文献   

14.
杜牧是晚唐重要的诗人,除了绝句以外,他的七言律诗也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本文从"俊爽"和"拗峭"两方面具体论述了杜牧七言律诗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5.
杜牧是晚唐著名的诗人,不同于晚唐柔糜的文风,他的诗立意高远,跌宕豪放,高丽健朗。“拗帩”是其律诗的主要特色。本文将从杜牧的一首律诗入手来研究杜牧“拗帩”诗风的表现,然后再从杜牧的身世经历、文学思想等几个方面来研究形成这种诗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杜牧(公元803年——853年)是晚唐一位颇具特色的诗人。明代胡应麟(《诗歌》中有“俊爽若牧之”之语,清代刘熙载谓“杜樊川诗雄姿英发。”(《艺概》56页)这些对杜牧诗歌的形象概括揭示了其风格特征,也代表了以往传统文学批评模式研究杜牧诗歌风格的成果。象对任何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一样,对杜牧诗歌风格的研究也可以有不同的评价。现代文学心理学认为:“作家的个性外观于作品的风格;从作品的风格又可以窥见作家的个性心理。”“风格即人”是布封的名言。毫无疑问,作为区别诗人风格的特征应当从诗人个性心理方面探究其生成机制;而过去以传统文学批评模式对杜牧诗歌风格以至所有诗歌风格  相似文献   

17.
从晚唐诗人杜牧诗歌和生平思想的分析中 ,可以看出其诗歌中存在鲜明的喜秋意识。这种喜秋意识的形成 ,与杜牧的襟怀抱负、心性气质和家世等因素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8.
就杜牧极具个人风格的诗歌,采用理论分析,从色彩绚烂、形象清丽、意旨高远三个方面论述了杜牧诗歌的意象,以期窥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命、追求生命价值的实现、渴望建功立业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9.
唐代诗人、书法家自创作品的仅存墨迹--杜牧的<张好好诗并序>,是一个以书法形式呈现的诗歌作品.杜牧通过书法来呈现个人才情,利用诗歌来抒发个人怀抱,二者的完美结合堪称唐代书法与诗歌的典范,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杜牧利用诗歌与书法的曼妙组合,表达出自己强烈的创作目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20.
溶溶漾漾白鸥飞,绿净春深好染衣;南去北来人自老,夕阳长送钓船归。———杜牧《汉江》这首诗,是诗人杜牧写他在一个暮春的傍晚行经汉江时的所见所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