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体育旅游是近几年兴起的现代旅游方式,并已成为旅游业的一个新亮点,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甘肃省,借助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如何利用“丝绸之路”甘肃段赋存的旅游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以及国内外体育旅游大发展的良好机遇,开展体育旅游,推动甘肃省体育产业的发展,对全省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全面论证了甘肃省体育旅游资源现状后,提出全面开发各类体育旅游产品,拓宽甘肃省体育旅游市场开发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以“丝绸之路”甘肃段赋存的旅游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为依托,以北京2008申奥成功为契机,借助国内外体育旅游大发展的良好机遇以及甘肃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的商机,全面论证了在全民健身计划深入实施、大众体育消费逐年增加的背景下,甘肃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提出全面开发体育旅游产品,拓宽甘肃省体育旅游市场开发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从三峡库区特殊的地表河流资源及蓄水成库后的特征入手,结合库区旅游资源的优势及分布特点,提出了构建三峡库区"两江四岸"体育旅游长廊的设想.三峡库区一方面具有构建这一新模式的良好资源、区位和旅游基础等优势,但也存在市场需求与供给不足、人才缺乏与管理混乱并存的劣势;一方面面临国际旅游热与健康热并趋、旺盛的旅游需求和良好的政策环境等机遇,但也面临体育旅游产品与目的地开发不足、生态环境受到威胁等的挑战.提出了整合资源、开发特色体育旅游模块、加强外生机制建设等策略,以促进库区体育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1.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及其基础理论(1)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内容:开发和发掘体育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景点或风景区的具体规划与设计;提高旅游地的可进入性;建设和完善旅游配套设施;体育旅游资源的整修;人员培训。(2)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理论:旅游经济学理论与体育旅游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运用统计学原理,对南岳衡山体育旅游的前景进行分析,提出南岳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要以产业市场发展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据,并完善"体育+旅游"模式,建立新的开发模式,充分挖掘体育与旅游两大产业优势,全方位,多角度实施对南岳衡山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6.
基于"文化广西"建设下的广西民族体育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钟学思 《体育科技》2005,26(4):11-13
广西有着文化底蕴深厚的民族体育旅游资源,民族具有开发特色体育旅游产业的资源条件与比较优势.民族体育旅游作为"构建和谐广西"战略中"文化广西"建设的一种重要开发内容,既是弘扬、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又是推动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广西"建设必将给我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广西应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大力发展自己的民族体育旅游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有着丰富的自然体育旅游资源和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文体育旅游资源,可开发观光型、探险型、健身型、竞赛型、度假疗养型、极限型和拓展型体育旅游项目。在甘肃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整体宣传力度和营销能力不足,开发利用程度低;品种单调,模式单一,重复性高,规模小等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相应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体育旅游资源综合开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旅游资源规划学相关理论,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实地考察、归纳分析法等,对湖北省体育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展开研究.湖北省体育旅游资源以水域景观、山岳景观、民俗体育和体育节事最具开发价值和前景;规划开发大武汉都市体育旅游带、鄂西北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带和鄂西南生态体育旅游带;在体育旅游发展的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地域开发模式和资源类开发模式;具体开发对策为资源普查与统筹规划相结合,政府与社会共同开发,突出特色与精品,加强合作扩大开发,加快人才培养提高开发质量和效益等.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走访调查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黑龙江省体育旅游业的发展进行了剖析,针对目前各市县已开发的旅游资源和体育资源分布、未开发的旅游资源和各区域民族民俗资源情况以及省政府对旅游产业的重点开发、整体发展的思路,构建了"四圈两区"体育旅游区域发展模式.并通过对四个旅游圈和两个旅游区的旅游资源优势进行了分析,指出该模式的可行性以及推行策略.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中部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中部地区体育旅游市场的发展与其丰富的区位、资源、交通优势很不相称。收入偏低、认知不足、环境污染、宣传不够是制约我国中部地区体育旅游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我国中部地区体育旅游资源的构成及优势分析,结合体育旅游市场发展环境提出了六省联动发展,形成中部地区体育旅游"六圈七轴"多中心、网络化、开敞性的开发格局,培育体育旅游的"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缔创内陆腹地高融聚态、大辐射面、深和谐度、强竞争力的区域体育旅游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试论构建"环东湖体育圈"的基础条件、发展战略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环东湖体育圈”这一概念集中体现了现代旅游和体育观念。认为应充分整合体育、旅游的产业优势,联结上下游相关产业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并对“环东湖体育圈”构建所需的基础条件,发展的战略构想及对策提出了有关见解。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发展体育旅游的前景分析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7  
韩纪光 《体育与科学》2004,25(1):35-37,46
体育旅游是近几年兴起的现代旅游方式,并已成为旅游业的一个新亮点我国拥有丰富的体育旅游自然资源和体育旅游人文资源,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加上大众体育的开展及2008年奥运会申办的成功,使其发展体育旅游具有可行性,开展体育旅游对我国的旅游业、体育产业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种目繁多的旅游门类中体育旅游的崛起,是旅游行业中的一个新亮点。富春江——新安江风景名胜区(简称“两江一湖”风景区)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国家重点风号名胜区。开发体育旅游。逐步把“两江一湖”建设成集观光、度假、娱乐、体育运动、运动竞赛、运动康复等体育旅游基地或中心,无疑对“两江一湖”旅游业的繁荣.以及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体育旅游业是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交叉渗透产生的一个新的经济领域,是我国体育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山东省在发展体育旅游业上具有经济、政策、独特的体育旅游资源优势,已形成区域特色.本研究对山东省体育旅游区域特征进行分析、整合,提出体育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构想,并针对此提出发展体育旅游业的建议,希望能为振兴山东旅游业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民俗体育旅游作为旅游业和体育产业的交叉行业,成为当前旅游业的一个热点,同时也是体育产业的一个亮点。本文分析了开发山西省民俗体育旅游的基础,以保护性、效益性、组合性、独特性、文化性原则出发,从政策、资金、合作与竞争、宣传等方面论述了山西省民俗体育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条件。为山西省民俗体育旅游研究领域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河北省体育与旅游产业的发展与的现状进行详细调查分析,深入探讨河北省体育旅游的发展基础,提出河北省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必要性。方法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结果和结论产业融合已经成为现代全球经济发展的新潮流,是21世纪经济增长的新趋势。我国的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分别在各自的领域中向好的方向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这两个产业的不断融合也在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河北省地处环京津优势旅游资源商圈,体育旅游作为旅游经济当中近些年出现的新兴产业,为河北省的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拓展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7.
张钦 《湖北体育科技》2011,30(3):273-274
通过对体育产业中各个行业产值对我国经济的贡献分析,提出在当今经济低谷中,重点发展体育健身业、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用品销售业和体育培训业;扶持体育媒体业、体育旅游业及体育保险业等;适度发展体育用品制造业和体育彩票业等来发展体育产业的建议,同时配以必要的货币政策和经济政策,中国经济必能继续平稳增长,给我国经济的增长作出应有...  相似文献   

18.
开发苏州太湖体育旅游资源优势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钟华 《体育与科学》2007,28(6):62-64
体育旅游是旅游的一个子系统,已逐渐成为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2005年环太湖体育圈已经启动。苏州是环太湖的主要城市之一,占太湖面积的2/3之多。苏州的旅游产业位居全国前列,体育旅游产业资源丰富,大型体育赛事频繁,为开发苏州太湖体育旅游资源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针对苏州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优势,对苏州太湖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进行可行性分析,并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