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作为民族精神的发展者、推动者、承接者的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大以来确立发展与创新民族精神的指导思想,加强发展与创新民族精神的制度创新与体制建设,优化发展与创新民族精神的社会环境,积极开拓发展与创新民族精神的国际环境,不断地为民族精神的发展与创新做出途径上的新探讨。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什么时间停止了创新,那这个民族只有落后挨打,被历史的洪流远远地抛在后面。而教育是一个民族创新的源泉,课堂教学创新是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进步、发展的灵魂,是民族兴旺发达的动力,创新精神是民族和社会发展的标志。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民族兴旺发达的前提条件。而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课,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当今时代精神的核心,是一个民族取之不绝的力量源泉。江泽民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失去了创新精神的民族,会在社会历史的发展中不断萎缩渐渐灭亡,相反地,一个民族具备了创新精神.将是他们走向强大繁荣的坚实后盾。计算机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而且...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因为教育是全社会创新的先导和基础,创新需要以创新人才为主体,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依靠教育。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原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拥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才是最具发展力的民族。数学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民族,是看不到希望的民族。创新精神需要激发,创新能力需要培养,而反观传统高中化学教育对高中生的创新精神的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不仅如此,在传统教育理念下进行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行为,还对高中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起到阻碍作用。为了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振兴,我国高中化学教育教学必须进行改革,解放教育教学中的创新力量,开发高中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民族器乐艺术实践创新是民族器乐人才培育的基础,它们的是基本目标之一就是塑造民族器乐相关人才。民族器乐人才培育与教学、艺术实践相比较而言,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就目前民族器乐人才培育现状来看,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随着民族器乐教学的改革以及民族器乐艺术实践的创新,民族器乐教育的创新是必然趋势,也是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提高民族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创新人才的培养,而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论教育创新与民族创新精神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教育创新是指在教育上第一次推行新的观念和体制或方法 ,促使教育发生进步性的结果的过程。教育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基础 ,是打破文化不连续性的关键要素 ,是民族文化转型的动力。教育创新既是民族创新精神的一部分 ,又是民族创新精神之基础。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一个民族兴衰存亡的关键.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精神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纵观国家民族发展的历史,谁创新,谁就前进、就发展,谁不创新,谁就倒退、就落后,最终不打自垮.  相似文献   

12.
张伟宁 《教育》2009,(5):57-57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进步、发展的灵魂,是民族兴旺发达的动力,创新精神是民族和社会发展的标志。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民族兴旺发达的前提条件。而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课,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民族地区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是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民族地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面临挑战。与其它地区高校相比,民族地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呈现出个性化的特征。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主体创新是民族地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创新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4.
教育肩负着培育民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任,缺乏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民族是难以屹立于先进民族之林的,正如江总书记所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学习要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那么,作教学如何创新呢?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他要求全民族都要树立创新意识,发扬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展望21世纪,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已成为新时代教育的中心课题摆在了教育工作者面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民族地区由于受地域、经济、文化等条件的限制,民族学生的创新意识相对比较差,因而要全面推进民族地区的素质教育,必须在培养民族学生的创新意识上下大力气。  相似文献   

16.
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中共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加强民族精神教育,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民族精神教育的方式方法,注重民族精神教育的方法创新,突出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明确民族精神教育方法创新的指导原则;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掘民族精神教育方法创新的根本力量;加强制度建设,构建民族精神教育方法创新的长效机制;开辟新媒体宣传阵地,探索民族精神教育方法创新的新兴载体,取得了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成效.  相似文献   

17.
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正面临严重的传承危机,民族地方高校应该成为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中心。民族地方高校所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校园文化、特色学科、文化引领等条件为民族文化传承创新提供重要支撑,可通过将民族文化特色融入办学理念,加强民族文化研究,建设特色学科,开设传承班,设置选修课,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民族文化活动等方式发挥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的人才,是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是社会科技和生产力不断提高的源泉与动力,它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创新教育的实践,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成为民族发展壮大的希望所在,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性.近年来广东高考对创新试题的考察越来越多,然而,高考创新题的得分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我国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素质教育的核心。江泽民主席在1995年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难于立于世界民族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激发民族创新意识、培养民族创新精神的关键在教育,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摆在重要位置。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